12 nanometer technology (with Intel cooperation)

搜索文档
UMC(UMC)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30 18: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二季度合并营收达十亿美元 毛利率为287% [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9亿新台币 每股收益071新台币 [6] - 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63%至957000片 但新台币兑美元汇率从Q1的3289升值至Q2的3081 抵消部分增长 [6][7] - 产能利用率从Q1的59%提升至Q2的76% 带动营收环比增长16% [7]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7%至十亿美元 毛利率为277% 低于2024年同期的331% [8] - 截至2025年底现金储备达1110亿新台币 总权益为3733704亿新台币 [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2纳米和28纳米制程营收占比达40% 创历史新高 [12][13] - 40纳米以下制程营收占比超过50% 其中22/28纳米占55% [10] - 按应用划分 消费电子占比下降1%至33% 通信增长1%至41% [10] - 无线通信、图像信号处理器、NAND控制器和LCD控制器是主要增长驱动力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营收占比提升至8% 亚洲市场占67% [9] - 中国市场(ICM)占比从18%微增至19% [9] - 新加坡12i晶圆厂Phase III扩建按计划推进 预计2026年投产 [13][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专注于22/28纳米差异化技术 预计在无线通信领域持续获得市场份额 [13] - 与英特尔合作开发12纳米制程进展顺利 预计2026年完成PDK 2027年量产 [22][64] - 开发25D中介层和3D晶圆堆叠技术 布局AI计算芯片封装市场 [31][32] - 通过技术差异化减少与中国大陆晶圆厂的直接价格竞争 超过50%营收来自特色工艺 [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增长低个位数 公司增速将高于行业水平 [34][55] - 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库存已恢复健康水平 汽车和工业领域库存仍偏高 [35] - 地缘政治和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短期不确定性 客户存在提前备货行为 [28][29] - 新台币汇率波动是主要风险 每升值1%将影响毛利率04-05个百分点 [67] 其他重要信息 - 2025年资本支出预算维持18亿美元不变 [16] - 折旧费用增速将从2025年的20%+降至2026年的个位数 [49] - 中国12X晶圆厂目前满负荷运转 利用率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9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ASP展望 - Q2 ASP实现低个位数增长 主要受益于22/28纳米产品占比提升 Q3预计保持稳定 [21] - 长期ASP策略聚焦技术差异化和产品组合优化 而非直接价格谈判 [38][39] 12纳米进展 - 与英特尔合作按计划推进 预计2026年完成PDK 2027年量产 [22][64] - 合作范围从研发扩展至量产准备 英特尔各部门参与度增加 [89][90] 毛利率恢复路径 - 目标恢复至30%+水平 主要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目前70%+)和优化产品组合实现 [46][48] - 折旧增速放缓(2026年降至个位数)将改善成本结构 [49][79] 中国市场动态 - 未观察到价格压力缓解 但公司通过特色工艺减少直接竞争 [70][93] - 中国晶圆厂满产运行 主要服务通信和高压器件市场 [43][94] 行业周期判断 - 当前能见度较低 传统季节性规律被宏观不确定性打破 [34][55] - 消费电子和通信库存健康 汽车/工业库存仍需消化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