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ery packs
搜索文档
"Smart" Guanshanhu and "Green" Qingzhen -- Guiyang's Dual-Wheel Driv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Globenewswire· 2025-11-01 00:00
文章核心观点 - 贵阳市以“工业强市”战略为指引,将智能制造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观山湖区与清镇市形成“双轮驱动”模式,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1] 观山湖区产业发展 - 观山湖区以新能源汽车和数字经济为双核心驱动,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已成为其智能制造标杆 [2] - 吉利汽车自2018年落户后,通过“链主引领、链企跟进、集群发展”路径,已布局超过20家配套企业,形成覆盖电池、电机、智能网联系统的完整产业链,计划2025年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2] - 数字赋能振兴传统制造业,中安科技集团是贵州省首家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线缆企业,其“5G+AI数字孪生”工厂实现实时数据上云优化,2025年营收目标为55亿元 [3] - 贵阳山居电池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每2分钟生产一个电池包,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数字化控制,电池生产到整车装配仅需45小时,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8亿元 [4] - 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总投资135亿元,已吸引21家企业入驻,重点发展机器人、半导体等高端装备;小蓝山数字文化生态村聚集45家数字企业,获评省级数字智造产业培育园区 [5] 清镇市产业转型 - 清镇市通过铝基新材料和绿色制造突破,振兴传统产业,龙蜀轻合金技术有限公司大型铝材挤压机每小时高效挤压9吨铝基新材料,工厂集成光伏薄膜发电及储能技术实现全流程低碳运营,航空航天级铝合金月订单达3000吨,部分出口至韩国、印尼等国 [6] - “富矿精开”铝产业战略成效显著,依托中铝贵州分公司等龙头企业,推动铝加工从初级产品向汽车轻量化材料、航空航天材料升级,2024年铝及铝加工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265亿元,同比增长3829%,占贵阳市总额的7508% [7] - 配矿中心、脱硫脱硅生产线等项目加速推进,全部14座生产矿山已接入数字化系统 [8] - 绿色制造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关键词,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省首家利用工业固废生产磷石膏、水泥基材等预拌粉料的民营企业,年粉料产能120万吨,2023年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9] 贵阳市整体工业成就 - 在“十四五”期间,贵阳市坚定不移将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2023年工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4000亿元 [10] - 2024年贵阳市在中国101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27位,在西部20个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4位,目前拥有8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6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持续巩固 [10]
Murugappa doubles down on electrics, opens battery plant
MINT· 2025-09-29 00:17
公司战略与财务目标 - 公司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10亿美元营收并实现盈利的目标[1][3] - 公司正大力推动其四个电动汽车部门的业务:客运三轮车、小型商用车、电动卡车和电动拖拉机[1] - 为支持扩张,公司已从母公司、印度国家银行、Multiples Private Equity Fund等投资者处筹集300亿印度卢比[5] 生产与供应链本地化 - 公司在哈里亚纳邦Manesar开设了年产能为1.7 GWh的电池包工厂,标志着供应链本地化的重要进展[2] - 公司从原先完全从中国EVE进口电池包,转变为仅从中国采购电芯,在印度完成电池包组装[2] - 小型商用车的电池电芯由公司旗下的研发部门Jayem Automotives组装,并计划很快为三轮车业务供货[10] 产品线与销售表现 - 自2022年成立以来,公司已销售超过10,000辆三轮车和350辆电动卡车[4] - 公司推出了配备电池更换选项的新型电动卡车,并在Manesar工厂为其电动卡车设立了新的传送带[2] - 小型商用车和电动拖拉机业务的销售扩张仍处于早期阶段[4]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正投资研发以掌握关键技术的知识产权,特别是在微控制器领域[8] - 公司已设计自己的微控制器,预计在今年年底前,最复杂的电动卡车部门将使用自研微控制器[8] - 微控制器用于控制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电池管理和功率电子等功能[9] 财务状况与市场背景 - 在2025财年,公司录得营收55亿印度卢比,亏损达111.6亿印度卢比,反映出业务扩张期的投入[5] - 母集团穆鲁加帕集团总资产达390亿美元,在三年内迅速扩大了在电动汽车商业领域的版图[6] - 管理层承认快速扩张存在风险,但经过评估后认为这是正确的策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