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 thermal management components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_因近期表现强劲将三花 A 股评级下调至中性;人形机器人预期过高、过早
2025-11-05 18:58
2 November 2025 | 3:49PM HKT Equity Research 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 (002050.SZ) Downgrade Sanhua A to Neutral on recent outperformance; expectations for humanoid robots are too high, too soon | 002050.SZ | 12m Price Target: Rmb40.90 | Price: Rmb49.93 | Downside: 18.1% | | --- | --- | --- | --- | | 2050.HK | 12m Price Target: HK$43.10 | Price: HK$40.88 | Upside: 5.4% | We downgrade Sanhua A from Buy to Neutral post recent outperformance and maintain Sanhua H at Buy. Sanhua-A/H have rallied +51%/+31% sin ...
三花智控_因近期表现强劲,将三花 A 评级下调至中性;类人机器人的预期过高、过早
2025-11-03 11:3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三花智能控制(Sanhua Intelligent Controls),A股代码002050 SZ,H股代码2050 HK [1] * 行业涉及HVAC(供暖、通风与空调)控制部件、电动汽车热管理部件以及人形机器人执行器 [44] 核心观点与论据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将三花A股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维持三花H股买入评级 [1] * 三花A股/H股12个月目标价分别为人民币40 9元/港币43 1元,意味着A股有18 1%的下行空间,H股有5 4%的上涨空间 [1] * 新的目标价基于2030年市盈率25倍,折现回2026年,资本成本为9 5% [25][27][42] 对人形机器人预期的看法 * 市场对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收入机会过于乐观,无论是收入水平还是时间点 [1] * 自2025年9月2日特斯拉发布总体规划IV以来,三花A股/H股已分别上涨51%/31%,但特斯拉在2025年10月22日的三季报电话会上进一步推迟了Optimus Gen 3的发布和量产时间表 [1] * 当前三花A股估值隐含了90万至200万台特斯拉Optimus的销量(假设执行器组装市场份额在30%-70%之间),这在未来12个月内不太可能实现,而特斯拉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00万台的销量 [1][16] * Optimus Gen 3的产品发布从之前预期的2025年底推迟至2026年第一季度(2026年2月-3月),量产时间也从2026年初推迟至2026年末 [19] 主营业务增长放缓预期 * 预计未来2-3个季度,三花的主要业务(HVAC和电动汽车部件)盈利增长将从高基数开始放缓 [1] * HVAC部件业务:由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收紧,预计增长面临压力,预测三花HVAC部件收入在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一季度/2026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2%/0%/5%,而2025年上半年/第三季度分别为+25%/+10% [20] * 电动汽车热管理业务:预计中国电动汽车产量增速将从2025年的37%放缓至2026年的19%和2027年的2%,预测三花该业务收入在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一季度/2026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12%/12%/15% [2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三花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毛利/营业利润/净利润分别为77 67亿/21 76亿/11 74亿/11 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12%/37%/44%,较预期高出2%/4%/11%/21% [36] * 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严格的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控制以及一笔6000万人民币的一次性信贷减值转回,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控制被视为可持续因素,因此将2025-2030年每股收益预测上调4-8% [2][36][41] * 毛利率/营业利润率/净利润率分别为28%/15%/15%,同比持平/提升3个百分点/提升2个百分点 [3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更新后的2025年/2026年/2027年营收预测为320 23亿/365 63亿/449 18亿人民币 [4][13] * 更新后的2025年/2026年/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1 02/1 20/1 43人民币 [4][13] * 采用分类加总估值法进行交叉检验,对核心业务应用20倍市盈率,对人形机器人执行器业务应用40倍市盈率,得出25倍的目标市盈率 [25][27] * 三花A股/H股目前分别交易于49 2倍/37倍12个月远期市盈率,高于201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一个标准差以上 [28][30] 其他业务亮点与风险 * 液冷组件是快速增长领域,2024年相关收入约为10亿人民币,公司正在评估开发用于服务器侧的冷却液分配单元和冷板的潜力 [40] * 储能业务方面,年初至今收入贡献约4亿人民币,主要来自泵、阀和热交换器 [40] * 公司指引2025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至少30%,202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至少20% [39] * 主要风险包括人形机器人收入贡献快于或慢于预期、全球电动汽车销售表现优于或差于预期、家电销售表现优于或差于预期 [35][42] * H股的额外风险在于相对A股可能存在持续折价 [34] 其他重要内容 * 三花是HVAC控制和热管理部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44] * 公司预计在2025-2030年间实现营收/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18%/18% [44] * 自2022年11月2日将三花A股评级上调至买入以来,三花A股上涨了128%,而沪深300指数上涨了28% [15] * 三花A股当前市值为2102亿人民币(295亿美元) [4]
三花智控_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液冷业务有上行潜力,且在机器人执行器领域地位稳固;上调目标价;买入
2025-09-01 00:21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Q25业绩超预期 营收达85.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 毛利润25.15亿元(同比增长25%) EBIT为14.59亿元(同比增长50%) 净利润为12.07亿元(同比增长39%)[1] * 2Q25各项利润率均超预期且同比提升 毛利率为29%(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率为17%(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为14%(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1] * 1H25整体毛利率为28.2%(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为12.4%(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7] * 公司大幅上调2025年业绩指引 将营收和净利润增速指引从年初的10-15%上调至至少15%的营收增长和20-30%的净利润增长[1][7] * 利润率显著改善主要得益于规模经济效应、严格成本控制以及产品组合向高利润商用HVAC部件倾斜 管理层强调这一改善具有可持续性 SG&A占营收比例在2Q25降至11.1%[8] * 经营现金流健康 当季现金流入达8.08亿元 相当于净利润的67%[8]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HVAC控制部件 * HVAC控制部件是核心增长驱动力 1H25该板块营收达103.89亿元(同比增长25%) 其中2Q25营收为54.29亿元(同比增长23%)[2] * 1H25该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53% 商用HVAC营收增长30% 净利润增长50%[1][7] * 增长动力来自商用HVAC需求以及欧洲、印度、非洲等低空调渗透率地区贡献的提升 数据中心需求也部分驱动了商用HVAC的增长[1][7]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AIDC液冷与数据中心 * AIDC(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液冷成为财报电话会焦点 公司长期供应相关组件(阀门、泵、热交换器、CDU)[1] * 2024年液冷相关组件营收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并且在1H25进一步加速[7] * 公司定位是组件供应商而非系统集成商 其产品营收分散在HVAC、微通道、逆变器等多个细分板块 主要通过系统集成商间接供应 使AI数据中心成为其间接客户[7] * 公司估测其全球市场份额约为10% 并认为其更多涉及数据中心机房冷却而非服务器冷却 这在中国EV/HVAC增长放缓的前景下是一个有益的缓冲[1][7] 核心业务板块分析:电动汽车热管理 * EV热管理业务展现出韧性 1H25板块营收达58.74亿元(同比增长9%) 其中2Q25营收为31.64亿元(同比增长12%)[7] * 1H25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22% 毛利率为2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 净利润率为14%(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7] * 尽管最大客户特斯拉预计2025年贡献将同比下降15% 其在该板块的营收占比从去年的35%降至30%以下 但来自小米、 Leapmotor、小鹏、理想、吉利等客户以及通用、奔驰、大众、Stellantis的新订单抵消了此负面影响[7] * 公司1H25获得了约130个新项目 生命周期价值约1900亿元人民币 海外销售占比约40%[7] * 管理层目标该板块2025年实现20%的全年增长[7] 新兴增长点:人形机器人执行器 * 管理层坚信人形机器人是最大的长期AI应用 尽管市场担忧其客户正在进行机器人重新设计带来的供应链不确定性 但公司仍保持了稳定的市场领导地位[1][6] * 公司泰国工厂计划于3Q25开始量产 产能将根据订单驱动[6] 投资观点与估值 * 投资机构给予公司A/H股买入评级 看好其在人形机器人执行器的增长潜力以及核心业务的稳固市场地位 预计2025-30年营收/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9%/19%[10] * 基于盈利前景改善和HVAC业务营收超预期 将2025-30年EPS预测上调8-11%[1] * 新的12个月目标价设定为A股32.7元人民币/H股34.4港元(原为30.4元/33.2港元) 估值基于2030年21倍市盈率贴现至2026年 所用股本成本(COE)为9.5%[1][11] 主要风险 * 关键上行风险包括:竞争定价压力缓解 在新测试领域扩张的阻力减弱 利润率超预期改善 低空经济发展快于预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