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izing Lunch Wraps

搜索文档
Tims China Announces First Quarter 2025 Financial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6-24 17:34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第一季度Tims中国重新实现营收增长,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5%,公司通过优化门店经济和提高运营效率改善财务表现,削减了调整后企业EBITDA亏损,未来将继续提升运营效率、拓展业务 [3][4]。 公司管理层声明 - 第一季度推出“轻食健康午餐盒”系列产品巩固“咖啡 + 新鲜制备食品”差异化战略定位,推动营收和门店经济效益增长,该系列产品搭配咖啡或其他饮品,使用折扣卡后最低24元 [3]。 - 第一季度重新实现营收增长,系统销售额同比增长3.5%,子特许经营和零售业务贡献稳定现金流和利润,其他收入利润同比增长34.5%,调整后企业EBITDA亏损削减近50% [4]。 - 持续提升财务表现,公司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利润率和调整后企业EBITDA利润率分别提高5.9和6.1个百分点,食品和包装成本、劳动力成本、其他运营费用和营销费用占比均有下降 [4]。 - 第二季度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如优化供应链和严格控制成本,推出差异化新鲜健康食品制备模式吸引客流,优化整体门店经济效益,加速成功子特许经营业务扩张 [4]。 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结果 总体财务数据 - 总收入3.007亿元人民币(4140万美元),同比下降9.5% [6][7]。 - 系统销售额3.763亿元人民币(5190万美元),同比增长3.5% [6]。 - 净新开店铺2家(自有运营门店净关闭7家,特许经营门店净开业9家) [6]。 - 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原调整后门店EBITDA)为172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230万元人民币 [6]。 - 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利润率(原调整后门店EBITDA利润率)为6.7%,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 [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注册忠诚俱乐部会员总数达2510万人,同比增长25.7% [6]。 各项收入与成本 - 自有运营门店收入2.548亿元人民币(3510万美元),同比下降14.0%,主要因关闭部分表现不佳门店、同店销售额下降6.5%、订单数量下降14.0%和平均客单价下降1.9% [8]。 - 其他收入4600万元人民币(630万美元),同比增长28.6%,主要因特许经营业务扩张,特许经营门店数量从2024年3月31日的302家增至2025年3月31日的455家 [8]。 - 其他收入成本3150万元人民币(430万美元),同比增长26.0%,主要因特许经营业务收入增加 [8]。 - 食品和包装成本7750万元人民币(1070万美元),同比下降24.6%,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34.7%降至30.4% [8]。 - 租金和物业管理费5630万元人民币(780万美元),同比下降12.9%,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21.8%增至22.1% [8]。 - 工资和员工福利费用5000万元人民币(690万美元),同比下降23.3%,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22.0%降至19.6% [8]。 - 配送成本2700万元人民币(370万美元),同比下降1.8%,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9.3%增至10.6% [8]。 - 其他运营费用1800万元人民币(250万美元),同比下降25.6%,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8.2%降至7.1% [8]。 - 门店折旧和摊销费用2840万元人民币(390万美元),同比下降14.7%,占自有运营门店收入的比例从11.2%降至11.1% [8]。 其他费用与利润 - 营销费用1740万元人民币(240万美元),同比下降11.8%,占总收入的比例从5.9%降至5.8% [10]。 - 一般和行政费用5180万元人民币(710万美元),同比下降4.9%,调整后一般和行政费用4720万元人民币(650万美元),同比下降7.5%,占总收入的比例从15.4%增至15.7% [11]。 - 特许经营和特许权费用1390万元人民币(190万美元),同比增长5.2%,占总收入的比例从4.0%增至4.6% [12]。 - 长期资产减值损失1160万元人民币(1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900万元人民币 [13]。 - 运营亏损8530万元人民币(11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213亿元人民币 [13]。 - 调整后企业EBITDA亏损2930万元人民币(400万美元),去年同期亏损5230万元人民币,调整后企业EBITDA利润率从 - 15.8%提高至 - 9.7% [14]。 -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5890万元人民币(8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347亿元人民币,调整后净亏损6940万元人民币(96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9520万元人民币,调整后净亏损率从 - 28.7%降至 - 23.1% [15]。 - 终止经营业务净收益为零,去年同期净亏损810万元人民币 [16]。 - 净亏损5890万元人民币(81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428亿元人民币 [16]。 - 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为1.78元人民币(0.25美元),去年同期为4.48元人民币,调整后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为2.10元人民币(0.29美元),去年同期为3.00元人民币 [17]。 流动性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定期存款为2.114亿元人民币(291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42亿元人民币,主要因新增银行借款,部分被业务和门店网络扩张的现金支出抵消 [18][19]。 关键运营数据 |指标|2024年3月31日|2024年6月30日|2024年9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2025年3月31日| | ---- | ---- | ---- | ---- | ---- | ---- | |总门店数|906|907|946|1022|1024| |自有运营门店数|604|574|564|576|569| |特许经营门店数|302|333|382|446|455| |全系统同店销售额增长率|-13.6%|-14.6%|-21.7%|-13.3%|-7.8%| |自有运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率|-11.7%|-13.8%|-20.7%|-12.3%|-6.5%| |注册忠诚俱乐部会员数(千)|20009|21403|22815|24045|25150| |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千元人民币)|2289|32429|39922|12973|17154| |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利润率|0.8%|10.1%|13.3%|4.8%|6.7%|[20] 近期业务发展 - 2025年5月20日在全国推出新的“能量碗”产品,是“轻食健康午餐盒”系列的最新产品,每份含18种精选食材 [23]。 - 2025年5月21日入选2025年中国餐饮特许经营品牌百强榜单,此前还获得2024年福布斯中国消费行业年度评选影响力特许经营奖等荣誉 [24]。 非GAAP财务指标使用 - 公司使用非GAAP财务指标评估经营业绩和进行财务及运营决策,包括自有运营门店贡献、自有运营门店贡献利润率、调整后一般和行政费用、调整后企业EBITDA、调整后企业EBITDA利润率、调整后净亏损、调整后净亏损率和调整后基本和摊薄每股净亏损等,认为这些指标有助于投资者全面了解公司财务表现 [25]。 - 这些非GAAP财务指标未按美国GAAP定义和列报,有局限性且可能与其他公司不可比,公司通过将其与最近的美国GAAP业绩指标进行调节来弥补局限性 [25][26]。 关于公司 - TH国际有限公司是Tim Hortons咖啡店在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独家总特许经营商的母公司,由笛卡尔资本集团和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子公司Tim Hortons Restaurants International共同创立 [35]。 - 公司理念基于世界级执行和数据驱动决策,围绕本地化相关性、持续创新、社区参与和便利性 [36]。
Tims China Participates in Nation-wide “Weight Management Year” Campaign with New Hot & Healthy Power Bowls
Globenewswire· 2025-05-20 17: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全新Loaded Power Bowls,丰富健康午餐选择,契合健康潮流,以“咖啡 + 暖食”策略重塑咖啡馆体验 [1][9][10] 产品信息 - 全新Loaded Power Bowls今日全国上市,是轻食午餐系列新成员 [1] - 采用“2 + 8 + 8”配置,含2份优质蛋白、8种全谷物和8种蔬菜 [2] - 提供多种优质蛋白、营养谷物和蔬菜,经烤箱新鲜加热 [3][4] - 搭配咖啡或其他饮品,使用折扣卡后套餐低至30元 [5] - 有韩式泡菜牛肉能量碗、高蛋白金枪鱼能量碗、新奥尔良风味鸡腿肉能量碗三种口味 [12] 行业背景 - 2025年两会期间,体重管理成国家关注热点,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倡议 [6] 公司战略 - 公司承诺“新鲜即美味,健康源于轻盈”,为核心产品添加卡路里计数并推出饮料分级系统 [7] - 以“咖啡 + 暖食”策略开辟新路径,将咖啡馆打造成新鲜健康午餐目的地 [10] 公司介绍 - 公司是Tim Hortons中国独家运营商,由Cartesian Capital Group和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子公司创立 [13] - 公司理念基于世界级执行和数据驱动决策,注重本地化、创新、社区和便利性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