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ade 201
icon
搜索文档
Jade Biosciences (NasdaqCM:JBIO)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11-14 05:00
Jade Biosciences (NasdaqCM:JBIO) Conference November 13, 2025 03:00 PM ET Speaker2Great. Good afternoon, everyone. Tyler Van Buren here, Senior Biotech Analyst at TD Cowe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joining TD Cowen's I&I Summit for our next session. Very excited to be hosting Jade Biosciences. It's my pleasure to introduce Andrew King, the Chief Scientific Officer of Jade, as well as Brad Dahms, 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ndrew and Brad,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joining me.Speaker1Thanks for having us.Spea ...
Jade Biosciences (NasdaqCM:JBIO)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7 02:02
**公司概况与业务** - 公司为Jade Biosciences 专注于开发自身免疫疾病疗法 成立仅一年多 基于从Paragon Therapeutics获得的三个资产建立[1][2][36] - 主要项目为抗APRIL抗体Jade 101 首适应症为IgA肾病 团队具有Chinook Therapeutics背景 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3][37] - 已完成反向并购上市 上季度末现金2.21亿美元 预计资金可支持三个项目推进至2027年[5][32][39][66] **核心产品Jade 101优势** - 设计为同类最佳抗APRIL抗体 具有飞摩尔级亲和力 KD约50飞摩尔 比sibeprenlimab高750倍 比zygelimab高2000倍[13][47] - 采用YTE修饰延长半衰期 非人灵长类半衰期达27天 预计人类半衰期进一步延长2-4倍[17][50][51] - 目标给药方案为每8周一次皮下注射 优于第一代产品每月静脉给药[3][14][37][47] - 新颖表位选择避免大免疫复合物形成 降低免疫原性风险并减轻靶向介导的药物处置限制[15][16][48][49] **IgA肾病治疗格局与市场机会** - 美国品牌药市场机会超过100亿美元[3][37] - KDIGO指南更新将要求所有患者使用证明可降低致病性IgA的药物 选择性抗APRIL疗法将成为一线治疗[7][8][41][42] - 蛋白尿阈值降至0.5克/天 理想目标为低于0.3克/天[9][42][55] - 当前标准治疗包括ACE抑制剂 ARB SGLT2抑制剂和内皮素受体拮抗剂 但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不能稳定肾功能[6][40] **临床开发策略与时间表** - 首个人体数据预计2025年上半年读出 健康志愿者研究可充分表征生物标志物反应 确定剂量和给药间隔[4][23][38][57] - 计划采用高效开发路径 可能类似Alpine的povetacicept策略 进行短期开放标签二期研究后触发关键试验[24][58] - 预计关键试验需要300-400例患者 可在现有疗法基础上进行安慰剂对照研究[26][60] - 相信蛋白尿作为替代终点仍可用于加速批准 因抗APRIL机制对蛋白尿和eGFR的影响大于首批获批药物[27][61] **竞争与差异化** - 第一代抗APRIL药物因效力限制和明显TMDD 只能通过高剂量静脉给药实现完全APRIL抑制[12][46] - Otsuka的sibeprenlimab在二期高剂量实现完全APRIL抑制 蛋白尿降低比中剂量高7% 达到临床缓解患者数量增加超过两倍 但三期转为皮下给药时选择了中剂量 可能牺牲了疗效[19][20][21][53][54] - 选择性抗APRIL优于双重APRIL/BAFF抑制剂 因BAFF抑制在IgA肾病中无额外益处 且避免长期耗竭更广泛的B细胞区室[10][11][43][44] **其他开发机会** - 计划探索其他适应症 如IgM驱动疾病 包括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变 抗MAG神经病变和冷凝集素病[28][63] - 关注Otsuka在干燥综合征亚组的研究 可能成为重要机会[29][64] - Jade 201为B细胞靶点 针对多种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预计2025年上半年启动一期试验 年底前披露靶点[30][31][65] **临床前与转化数据** - 非人灵长类模型显示 游离APRIL降低和免疫球蛋白反应与健康志愿者高度一致[17][51] - 健康志愿者PKPD与IgA肾病患者最终结果高度一致 生物标志物反应可指导剂量选择[18][52] - 完全APRIL抑制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即使高剂量感染风险也未增加[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