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2

搜索文档
40% AI Agent将被淘汰,投资人都在投什么?
创业邦· 2025-07-28 17:00
AI智能体赛道现状与竞争格局 - 行业热议焦点转向场景化落地能力,各公司拉上客户站台展示实际应用[2] - Manus退出中国市场引发对通用型Agent前景的讨论,朱啸虎预测大模型将吃掉90%的Agent[2] - 创业公司做通用Agent难度较大,大厂如阿里兼具模型和流量优势[3][10] Agent定义与发展趋势 - Agent被定义为能全链条、全自动解决长线程问题并通过语义对话修正的数字员工[7] - 未来大部分AI应用可能Agent化,包括个人和企业级应用[8] - 垂直类AI SaaS在法律、医疗等领域已显现明显进展,编程领域自动化工具逐步实现更多功能[10] 投资人青睐的项目特点 - 扎根垂直行业、深度了解行业生态和隐性规则的项目更受青睐[11] - 核心壁垒在于行业数据飞轮效应,依赖客户数据沉淀和产品迭代[13] - 看重团队兼顾国内外市场能力,出海能力对AI应用类项目尤为关键[14] 行业案例与失败教训 - Manus曾估值5亿美元,但核心技术依赖第三方模型,被讽刺为"AI套壳智能体"[17] - 澜码科技因融资断裂导致运营困难,寻求并购机会[18] - 阶跃星辰聚焦智能终端Agent,覆盖一半头部国产手机厂商,与吉利合作推出AI智能座舱[19] 垂直领域应用案例 - 阶跃星辰拓展金融财经、内容创作、零售等领域,与上海电信合作数字电话亭[21] - 月之暗面展出Kimi2模型,主打代码能力和Agentic任务处理[21] - 百望股份与沐曦科技联合发布跨境贸易合规智能体,瞄准"一带一路"需求[21] 行业竞争趋势 - 竞争从技术参数比拼转向场景化落地能力较量[22] - 解决具体行业痛点、实现商业闭环的项目更受青睐[22] - 消费电子、汽车、金融、制造等领域成为主要战场[1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