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stock manure
搜索文档
粪肥还田要理顺各方关系
中国环境报· 2025-08-08 16:17
政策规范 - 新的《畜禽粪肥还田技术规范》于8月1日实施 强化资源化利用导向并规定技术要求 [1] - 政策要求统筹畜禽养殖与农业种植 架设两者桥梁以实现粪肥还田理念落地 [1] 实施模式 - 田间地头布局贮肥池(塘)形成简易输配系统 养殖户将粪肥注入池中 种植户可自助取用 [1] - 该系统兼顾各方利益:养殖户获得分散堆存空间和缓冲容量 种植户节省化肥成本且取用便捷 [1] - 设计增加运输成本有限 但显著提升操作便利性和实用性 [1] 建设要求 - 贮肥池建设需以养殖户为主协商种植户 根据地形和交通条件科学布局 [2] - 需协商场地和建设费用 同时配套防渗、防臭及水肥一体化设施 [2] - 农业部门需指导粪肥施用阶段 控制用量并确保方法正确 防止二次污染 [2] 协同机制 - 需通过调研和座谈找准养殖户与种植户需求结合点 [2] - 方案需符合当地农业生产习惯和条件 实现粪污运输顺畅和粪肥高效施用 [2] - 核心目标是破解"养殖户运不出去 种植户用不上"的矛盾 [2]
种植端发力,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
中国环境报· 2025-07-23 16:29
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现状 - 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重要路径之一 但部分地区存在种养不平衡矛盾突出和资源化利用方式不科学的问题 [1] - 种植种类 土壤类型 地形和气候等因素显著影响畜禽粪污消纳量 部分地区因种植业容量不足导致粪污过量喷洒 营养物质流失严重 加速水体富营养化 [1] - 山地和丘陵地区粪污回田采用倾倒方式 形成渗坑 导致局部肥力过剩而其他地块营养不足 [1] 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进展 - 畜禽养殖技术进步使饲料及添加剂要求更严格 降低了粪污中重金属和抗生素含量 提高了资源化利用安全性 [1] - 畜禽粪污中氮 磷含量高 应优先考虑资源化利用 [1] - 种养平衡的矛盾在于畜禽养殖生产稳定 粪污产生量波动小 而农业种植具有季节性和间歇性 尤其在雨季土壤保水效果差 导致营养物质流失 [1] 提升粪污消纳能力的建议 - 建议各地基于最不利条件确定最小配套种植土地面积 并在种植端采取措施提高粪污消纳能力 [2] - 畜禽粪污可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用于种植猪饲草等作物 [2] - 就近开垦旱地种植玉米等作物 实现水肥一体化 [2] - 将粪污资源定向供应大棚蔬菜种植基地 通过精细调配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