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00

搜索文档
去年医药健康产业收入破千亿,昌平持续引金融活水助企业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13:20
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创新趋势 - 全球医药健康产业进入创新浪潮奔涌、发展范式跃迁的关键时期,创新药研发范式加速迭代、AI技术重塑研发链条、合成生物学突破产业化瓶颈 [1] - 中国市场医药健康产业加速发展,创新药领域实现从跟随者到领跑者的产业跃迁 [1] - 中国创新药研发在过去5年中明显增长,2024年新药获批上市量仅次于美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 [6] 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 北京昌平致力于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聚焦建设"生命谷",布局生命科学创新走廊,构建"投资+临床+孵化+园区"生态圈,搭建57个共性技术与公共服务平台 [1] - 过去三年昌平全区医药健康产业收入年均增速9.3%,2024年达到1040亿元,同比增长14.3% [1] - 2024年3月规模达200亿元的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在昌平设立,重点布局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领域 [1] 金融支持与投资进展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累计出资超过4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50亿元 [2] - 昌平区成立10亿元规模的生命谷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6亿元规模的合成生物制造产业科创基金,与30多只市场化子基金达成合作意向,基金规模达190亿元,投资金额165亿元 [3] - 昌平打造全国首家认股权综合服务平台,设立20多家特色科技支行,累计为政府产业基金投资企业提供授信支持78亿元 [3] 金融服务生态建设 - 昌平区发改委牵头发起成立"昌平未来创投联盟CFIA",2024年累计举办投融资路演活动90余场,服务路演企业260余家 [4] - 生命谷金融服务站正式设立,将链接银行、投资机构、券商等多元化金融资源,形成金融服务集群效应 [5] 中国创新药发展前景 - 中国医药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产业能力驱动,逐步构建"政策-研发-回报"闭环,Biotech进入原创性深度探索的"DeepSeek"时刻 [6] - 2030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持续提升 [6] - 中国需要加强靶点洞察与共建研发、全球临床设计与注册协同、商业路径共建与利益绑定,未来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医药产业决策中心 [6] AI技术在医药研发中的应用 - AI技术深度重塑医药研发各个环节,解决传统药物研发效率低、周期长、靶点和分子筛选难度大等瓶颈 [7] - 英矽智能的生成式AI平台Pharma.AI推动药物研发流程全面升级,PandaOmics平台可挖掘全新靶点,Chemistry42平台高效筛选或设计分子 [7] - 英矽智能利用AI平台发现TNIK靶点并设计出小分子Rentosertib,较传统方法节省三分之二时间 [7] - 英矽智能已建立涵盖纤维化、肿瘤、免疫等多领域的创新药物管线 [8]
阳光诺和20250708
2025-07-09 10:40
阳光诺和 20250708 摘要 阳光诺和转型创新药研发,1.1 类新药 STC007(术后镇痛、尿毒症瘙 痒)、SPC008(肿瘤恶病质)进入临床阶段,与易妙神州合作 CAR-T 疗法 ZM001(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处于临床一期,SE 幺九预计明年提 交 IND。 STC007 术后镇痛二期临床数据显著,计划启动三期,有望成全球首款 非成瘾性阿片类镇痛药,正积极推进海外申报及销售合作。NHKC 杠 1 等改良型新药临近 NDA 申报,特殊制剂凝胶贴膏即将获批。 阳光诺和引入华为大模型加速多肽药物开发,商业化团队由经验丰富的 医药代表组成,对 STC007 产品充满信心,以较高估值购买部分权益, 利于产品市场推广。 STC007 三期临床试验方案遵循指导原则,包括优效安慰剂对照和与曲 马多头对头比较,预计年内启动患者入组。瘙痒适应症二期临床预计年 底或明年初完成,同步准备海外申报及出海合作。 公司正与国内药企洽谈 STC007 瘙痒适应症产品权益合作,瘙痒适应症 BD 方案与镇痛适应症不同,将侧重肾病科能力强的团队合作。 Q&A 阳光诺和公司目前的运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关于 007 药物的瘙痒适应 ...
股指期货日度数据跟踪2025-07-08-20250708
光大期货· 2025-07-08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07月07日多个指数走势、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进行了分析 各部分总结 指数走势 - 上证综指涨跌幅0.02%,收于3473.13点,成交额4761.97亿元;深成指数涨跌幅 -0.7%,收于10435.51点,成交额7324.44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涨跌幅0.24%,成交额2648.35亿元,开盘价6305.04,收盘价6327.14,最高价6333.51,最低价6303.86 [1] - 中证500指数涨跌幅 -0.19%,成交额1657.59亿元,开盘价5901.4,收盘价5900.41,最高价5910.8,最低价5889.6 [1] - 沪深300指数涨跌幅 -0.43%,成交额2251.07亿元,开盘价3977.29,收盘价3965.17,最高价3979.75,最低价3956.57 [1] - 上证50指数涨跌幅 -0.33%,成交额566.6亿元,开盘价2736.01,收盘价2731.53,最高价2736.26,最低价2723.96 [1] 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 - 中证1000较前收盘价上涨14.94点,公用事业、计算机、基础化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中证5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1.03点,公用事业、非银金融、房地产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沪深3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7.03点,银行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上证50较前收盘价上涨 -8.91点,银行、国防军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煤炭、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 - IM00日均基差 -53.6,IM01日均基差 -131.34,IM02日均基差 -209.83,IM03日均基差 -393.64 [13] - IC00日均基差 -38.29,IC01日均基差 -95.74,IC02日均基差 -151.11,IC03日均基差 -276.72 [13] - IF00日均基差 -19.74,IF01日均基差 -37.22,IF02日均基差 -47.52,IF03日均基差 -84.05 [13] - IH00日均基差 -17.1,IH01日均基差 -22.69,IH02日均基差 -23.55,IH03日均基差 -24.24 [13] 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 - 报告给出了IM、IC、IF、IH不同合约换月点数差及折算年化成本在不同时间的具体数据 [23][25][27]
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任峰:投资者关注点回到了制药本身 AI制药企业该“交作业”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22:10
行业动态 - AI制药行业近期热度上升,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合作利用AI引擎驱动药物发现平台[1] - 投资者关注点从AI技术转向制药能力,更看重管线进度和商业模式[1][4] - 生物制药行业整体风向变化,资本更关注创新药BD交易[4][5] 公司融资与资本运作 - 英矽智能完成1.23亿美元E轮融资,超额完成目标[2] - 融资由惠理集团、浦东创投等联合领投,新老投资者共同参与[2] - 资金将用于AI平台升级和药物研发管线创新[2] - 公司第三次递表港交所,前两次申请已失效[2] 研发管线进展 - 核心候选药物Rentosertib(ISM001-055)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Ia期临床结果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3] - 该药物成为全球进展最快的AI药物,即将在中美开展III期和II期临床[3] - 公司拥有30+自研管线,计划通过早期授权合作实现收入[3] - 2024年通过项目授权转让实现8500万美元收入[3] 商业模式 - AI制药公司主要商业模式为早期临床阶段项目转让[3][5] - 公司计划完成Rentosertib关键临床验证,展示全流程能力[5] - 药物商业化可能通过转让或合作实现[5] - 行业存在三种商业模式:软件服务、AI+CRO服务、自研管线[6] 行业前景 - AI在药物发现阶段应用成熟,临床试验阶段渗透有限[7] - 单纯AI软件服务市场空间较小,深度模式需时间验证[7] - 随着资本参与和技术进步,行业有望迎来收获期[6]
AI制药,走出“死亡谷”
虎嗅· 2025-06-19 09:27
大模型浪潮下的AI制药行业现状 - AI制药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头部公司Xaira Therapeutics获10亿美元天使轮融资,Isomorphic Labs完成6亿美元融资,而2020年前后成立的创业公司面临资金紧张[1][9] - 2024年全球AI+药物研发融资达128起,总金额57.95亿美元,较2023年的104起/36.01亿美元显著提升[7] - 中国AI制药初创公司融资额仅占全球8%,15起超1亿美元融资中仅1起在中国[8] 技术应用与行业认知 - 药企更关注分子设计效果而非设计方式,AI需证明在实验中的实际推动作用[2][3] - 大模型在药物研发中提升分子生成多样性,但尚未成熟到替代精准优化与成药性预测[16] - AI正融入药物研发流程,未来可能不再强调"AI制药"标签而成为默认组成部分[18] 商业模式转型与挑战 - 行业从工具平台向自研管线转型,英矽智能31条管线中10条进入临床阶段[22] - 英矽智能2024年92.9%营收来自药物发现及管线研发,与美纳里尼达成两笔合作总金额达10.5亿美元[23] - AI制药公司面临证明AI价值的压力,药企合作时设定更明确KPI如活性数据等[27][28] 跨行业拓展与商业化 - 英矽智能将Pharma.AI平台应用扩展至先进材料、农业等领域,2024年"其他发现"贡献2.5%收入[32][33] - 晶泰科技与协鑫集团达成5年10亿元合作,相当于其2024年营收的四分之三[36] - 深势科技业务覆盖多领域,2023年获7亿元融资为当年国内最高[38] 资本市场与行业趋势 - 投资人从追求新范式故事转向关注实际交付成果,要求AI缩短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19][40] - 头部公司通过裁员、精简管线优化资源,同时探索非制药领域商业化路径[39] - 行业进入调整期,企业需证明技术能力推进管线或解决广泛科学问题[41][42]
默沙东(MRK.US)长效RSV单抗在中国拟纳入优先审评
智通财经网· 2025-06-17 14:57
产品进展 - 默沙东的Clesrovimab注射液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 适应症为预防新生儿和婴儿RSV下呼吸道感染 [1] - Clesrovimab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婴儿的单剂量RSV单抗 无论患者体重如何 [1] - 该产品6月9日刚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1] 临床试验数据 - CLEVER研究显示 Clesrovimab将需要就医的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60.5% [2] - 同一研究显示 Clesrovimab将RSV相关住院率降低84.3% [2] - SMART研究显示 Clesrovimab与帕利珠单抗在RSV相关MALRI发生率和住院率方面效果相当 [2] 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目前仅有阿斯利康/赛诺菲的尼塞维单抗获批 [3] - 默沙东的Clesrovimab已报上市 [3] - 另有泰诺麦博的TNM001和瑞阳生物的RB0026两款RSV单抗进入Ⅲ期临床 [3]
AMD 推进人工智能:MI350X 与 MI400 UALoE72、MI500 UAL256——SemiAnalysis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AMD、英伟达(Nvidia)、AWS、Meta、OpenAI、x.A、微软(Microsoft)、甲骨文(Oracle)、字节跳动(ByteDance)、台积电(TSMC) - **行业**: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AMD新产品竞争力 - **M50X/M55X**:在中⼩型LLMs推理的每TCO性能上可与英伟达HGX B200竞争,但M55X⾮机架级产品,在尖端模型推理或训练上⽆法与英伟达GB200 NVL72抗衡;M55X功耗⾼1.4倍,但TFLOPS吞吐量仅⽐M50X快不到10%,实际性能优势预计超10%;M50X和M55X在BF1/FP8/FP数据类型纸⾯规格能与HGX B200抗衡,M55X FP性能⽐B200 FP快2.2倍,但实际受功耗限制[7][11][15][16][17]。 - **M00系列**:有望在202年下半年成为与英伟达VR200 NVL1竞争的机架级解决⽅案;虽未采⽤真正UALink技术,但其基于以太⽹UALink在纵向扩展带宽上可与VR200 NVL1的NVLink竞争,且⽀持72个逻辑GPU纵向扩展规模;AMD宣布开发者云服务将M00按需定价降⾄1. 美元/⼩时/GPU,或使租⽤AMD GPU具竞争⼒[8][11][12][13]。 - **M500 UAL25**:2027年末发布,将配备25个物理/逻辑芯⽚,⽽VR00 NVL57仅1个[13]。 市场与客户 - **超⼤规模企业与AI实验室**:AMD产品总体拥有成本和每TCO性能潜⼒获超⼤规模企业和⼤型AI实验室共鸣,订单势头强劲;AWS⾸次⼤规模采购并部署AMD GPU⽤于租赁;Meta开始⽤AMD训练,参与M55X和M00项⽬;OpenAI欣赏AMD发展态势,x.A将⽤AMD系统进⾏⽣产级推理;甲骨文计划部署 万台M55X;微软少量订购M55,对M00部署持积极态度[58][59][60][61][62][64][65]。 - **Neocoud租赁市场**:专注AMD的Neocoud服务商少,导致AMD GPU租赁价格⾼,削弱成本竞争⼒;M00X和M25X需达特定租赁价格才能与英伟达H200竞争;AMD通过回租算⼒激励Neocoud支持,构建低风险商业模式;开发者云推出降低M00X租赁价格,但默认配额设置待优化[67][68][69][70][74][75][76][77]。 软件与技术 - **ROCm软件**:AMD发布专注推理性能的ROCm 7,宣称推理吞吐性能相⽐ROCm 平均提升3.5倍,服务DeepSeek R1时相⽐Nvidia B200有1. 倍优势;支持分布式推理,支持vLLM、SGLang和m - d编排框架,但m - d缺乏KVCache管理器等功能;对Triton内核编写库支持提升,对字节跳动Triton Distributed感兴趣;整合Mooncake Transfer Engine和DeepEP未开源;推出开发者云平台与积分计划及Python包“rocm”[82][83][84][86][88][89]。 - **PyTorch持续集成与测试**:AMD为M55芯⽚在PyTorch添加持续集成和⾃动化测试;英伟达积极推动开源B200 PyTorch持续集成,承诺捐赠8台B200给PyTorch Foundation;英伟达应加⼤对Backwe PyTorch持续集成投⼊,将消费级GPU纳⼊持续集成体系[91][92][93]。 - **MLPerf训练基准测试**:AMD⾸次提交单节点Lama2 70B LoRA微调和BERT训练的MLPerf训练测试结果,应参与更多实际场景训练基准测试;AMD MLPerf运⾏指南易复现,与英伟达形成对⽐[94][95][96]。 竞争与市场格局 - **英伟达DGX Lepton**:其商业战略可能推动AI计算资源商品化,使客户在不同云平台迁移推理⼯作负载,吸引关注推理和⼩规模训练的⽤⼾;但引发Neocoud不满,为AMD创造合作机会;对终端⽤⼾提升总体拥有成本效益,实现体验标准化[37][38][40][41][42][45]。 - **M55X营销话术**:AMD将M55X宣传为“机架级解决⽅案”不实,其集体性能⽐GB200 NVL72差18倍,在专家混合模型推理和训练的全对全通信及2D并⾏策略的全规约操作中性能远低于GB200 NVL72[46][47][48][49][54][5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AMD GPU分区项目**:AMD将⼤量资源浪费在GPU分区项⽬上,客户⽆此需求,客户希望AMD为多节点推理提供更好⽀持[98][99][100]。 - **M55X制造工艺**:AMD优化M55X芯粒架构,调整布局优化⼩芯⽚间通信,节省功耗与⾯积,但使D堆叠良率更重要;基础芯⽚速度升级,内存控制器支持更快HBME;计算芯⽚XCD从台积电N5制程升级⾄NP节点,启⽤计算单元数量变化,布局⽅向改变[104][105][106][107][108][109][111][112]。
中新健康丨AI制药迎新进展,能否颠覆传统研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8:40
AI制药临床进展 - AI驱动药物Rentosertib(ISM001-055)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 该药物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1][2] - 该药物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完全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 AI驱动 采用AI分析数据并生成分子结构 突破传统研发路径 [2] - IIa期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 初步验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III期验证 [2] AI制药技术优势 - AI药物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成本更经济 可同时分析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多靶点治疗 [3] - 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2022年达10 4亿美元 预计2026年近3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0% [3] - 中国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84个医疗AI细分领域 推动规范化发展 [4] 行业政策支持 - 中国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目标2030年规模以上药企全面实现数智化转型 [4] - 政策驱动下 AI在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替代传统模式的潜力 但需与基础研究形成互补关系 [3][5]
特价出售美光、博通、ON等芯片(10份料单更新)
芯世相· 2025-06-10 13:19
公司业务规模 - 芯片智能仓储基地面积达1600平米 现货库存型号超过1000种 涵盖100个品牌 [1] - 现货库存芯片总量5000万颗 总重量10吨 库存价值超过1亿元 [1] - 在深圳设有独立实验室 对所有物料进行QC质检 [1] 库存交易动态 - 当前求购需求涉及ST TDK 英飞凌 TI 村田等品牌 总数量达216K颗 [2] - 特价出售Micron Broadcom ON Infineon SUSUMU等品牌物料 库存量从558PCS至500K PCS不等 生产年份集中在2022-2024年 [3] 用户服务数据 - 累计服务用户数量达1.8万 提供打折清库存服务 最快半天可完成交易 [4] - 推出【工厂呆料】小程序解决库存匹配问题 支持电脑端网页版访问 [5][6] 行业资讯关联 - 公众号内容涵盖芯片分销商变动 供应链问题 芯片涨价等热点话题 涉及ST ADI 瑞芯微 TI等厂商动态 [7]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 年第12 期总第135期:聚焦创新主线,把握三大方向投资机遇-20250609
长城国瑞证券· 2025-06-09 17: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 3.36%,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位居第 6,跑赢沪深 300 指数(-0.21%),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居前,线下药店跌幅居前 [5][17] - 截至 2025 年 6 月 6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8.24x,估值上行但低于均值,申万三级行业中疫苗、医院、医疗设备估值前三,医药流通估值最低 [5][23] -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 38 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 11.28 亿元,其中 4 家增持 0.14 亿元,34 家减持 11.42 亿元 [5] - 近期跨国药企围绕 PD - 1/VEGF 双抗等前沿靶点的超大规模授权合作持续验证双抗/多抗平台的临床与商业价值,叠加 2025ASCO 大会中双抗药物在实体瘤领域的积极数据,行业创新趋势进一步明确,建议关注双抗/多抗技术平台型企业、临床需求未满足的适应症领域、License - out 潜力标的 [8][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 3.36%,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排第 6,跑赢沪深 300 指数,化学制剂、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居前,线下药店跌幅居前 [5][17] - 截至 2025 年 6 月 6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为 28.24x,较上期末上行,低于均值,申万三级行业中疫苗、医院、医疗设备估值前三,医药流通估值最低 [5][23] -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 38 家上市公司股东净减持 11.28 亿元,4 家增持 0.14 亿元,34 家减持 11.42 亿元 [5] 行业重要资讯 国家政策 - NMPA 发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自 2025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各级药品监管部门需强化宣传引导、加强人员培训、压实企业责任、完善监测手段、靠前指导服务 [27][31] - CDE 发布《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鼓励试点计划(星光计划)》,旨在提高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效率,申请人可通过填写提交《儿童抗肿瘤药物研发实施框架》获得指导 [32] - NMPA 再次公开征求《关于加强药品受托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意见,明确受托企业条件及各方面管理要求 [34][35] - NMPA 发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管理规定》,加强麻精药品实验研究监督管理,对相关实验研究活动申请及安全管理提出要求 [35][37]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分娩镇痛工作的通知,明确工作目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基本要求、建立产科与麻醉科协作机制、完善分娩镇痛服务流程 [37][38] 注册上市 - 爱尔康干眼病药物“Tryptyr(Acoltremon 滴眼液)”获美国 FDA 批准上市,为全球首款,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在美国推出 [39] - 万泰生物九价 HPV 疫苗获 NMPA 批准上市,该疫苗还在开展多项 III 期临床试验 [40][42] - 翰森制药第三代 EGFR - TKI“阿美替尼”在英国获批上市,为首款在海外获批上市的国产 EGFR - TKI [42] - BMS“罗特西普”获 NMPA 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较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 20 年来首款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创新药物 [44] - 艾伯维“乌帕替尼”获 NMPA 批准用于治疗巨细胞动脉炎,为国内首款获批治疗 GCA 的 JAK 抑制剂 [47] 其他 - 石药集团有望达成三项潜在交易,合计达 50 亿美元,其中一项目前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 2025 年 6 月完成 [49][50] - BMS/BioNTech 针对 PD - L1/VEGF“BNT327(收购自普米斯)”双抗达成合作,首付款 15 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76 亿美元 [51] - 赛诺菲 95 亿美元收购 Blueprint,强化免疫学布局,收购包括已获批药物及研发管线 [53][55] - 泰德医药手握 9 个 GLP - 1 项目,全球第三大多肽 CRDMO 过聆讯,即将港股上市,计划募资扩大产能等 [57][59] - 英矽智能在 Nature 子刊发表首个“AI 药物”临床概念验证结果,TNIK 抑制剂 Rentosertib IIa 期临床试验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60][63] 公司动态 重点覆盖公司投资要点、评级及盈利预测 - 华东医药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28/45.59/51.20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6] - 普蕊斯下调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投资评级下调至“增持” [66] - 贝达药业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34/6.04/7.39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6] - 诺诚健华 - U 预计 2025 - 2027 年收入及归母净利润情况,维持“买入”评级 [66] - 泓博医药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42/48.88/54.37 百万元,维持“增持”评级 [66] - 艾力斯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77/20.32/26.50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66] 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重点公告(本报告期) - 药品注册涉及汇宇制药、华森制药等多家公司,注册机构包括 NMPA、英国 MHRA 等,注册药品涵盖抗癌化疗药物、中成药等多种类型 [68] - 医疗器械注册涉及新华医疗、三鑫医疗等多家公司,注册机构包括 NMPA、广东省药监局等,注册产品有透析液过滤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等 [70] - 其他公告包括珍宝岛药业子公司股权收购、哈药股份技术转让、智翔金泰授权许可等 [7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双抗/多抗技术平台型企业、临床需求未满足的适应症领域、License - out 潜力标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