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ure XE high energy tool
icon
搜索文档
Axcelis(ACL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5 21: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1 95亿美元 非GAAP摊薄每股收益1 13美元 均超出预期 [7] - 第二季度订单9600万美元 环比略有下降 订单出货比0 8倍 [7] - 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44 9% 非GAAP毛利率45 2% 均超预期 [25]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890万美元 利润率20% [26]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3800万美元 [27] - 第三季度营收指引约2亿美元 非GAAP每股收益指引约1美元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功率业务中碳化硅应用出货量环比持平 中国市场对150毫米和200毫米应用需求稳定 [10] - 其他功率应用(原称硅IGBT)系统收入环比增长 主要受中国多客户需求推动 [15] - 通用成熟业务收入环比小幅下降 客户继续消化产能投资 [15] - 先进逻辑业务获得前导订单 公司正积极瞄准n+1 n+2和n+3节点应用 [17] - 存储业务系统收入环比下降 符合此前预期 预计2025年同比略有增长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占系统出货量65% 环比上升(上季度37%) 预计下半年中国收入与上半年相近 [22] - 美国占系统出货量19% 韩国降至8% 反映存储需求持续疲软 [22] - 按总收入(系统+CS&I)计算 中国占55% 美国18% 韩国13%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作为高能量离子注入市场和技术领导者 在碳化硅向沟槽和超级结技术转型中占据优势 [11] - 碳化硅长期需求驱动力包括:EV渗透率提升 单车碳化硅含量增加 更高电压应用需求等 [12] - 客户解决方案和创新(CS&I)业务占总收入约30% 毛利率显著高于公司平均水平 [20] - 公司正谨慎管理成本结构 同时确保有足够资源投资增长 [2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行业周期性消化 公司执行良好 [19] - 碳化硅行业继续消化过去两年新增产能 但看到多个客户的投资机会 [10] - 预计2025年功率业务收入将小幅改善 通用成熟业务处于消化期 [36] - 存储业务预计2025年保持低迷 但2026年可能看到新产能上线 [35]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季度回购约4500万美元股票 剩余授权1 68亿美元 [28] - 季度末现金及等价物5 81亿美元 [28] - 从第三季度开始 将仅报告总收入(系统+CS&I)的地域拆分 [2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6年存储市场晶圆开工增长迹象 - 目前尚未预测2026年 但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新产能将上线 HBM需求消耗DRAM产能 需要晶圆开工增加才能带动注入设备需求 [34][35] 问题: 通用成熟市场改善时间 - 预计2025年收入小幅增长主要来自功率业务 通用成熟业务仍处于消化期 需看到终端需求改善才能恢复产能投资 [36] 问题: 碳化硅客户R&D投入影响 - 中国市场聚焦6英寸平面技术 海外客户快速转向200毫米及先进器件(沟槽/超级结) 这些技术需要高能量注入设备 [40][42] 问题: 毛利率结构性改善因素 - 产品组合是主要驱动因素 长期通过降低保修安装成本及优化全球运营足迹实现结构性改善 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因组合因素略有下降 [45][46] 问题: 高能量注入在新兴应用中的机会 - 高能量注入用于多种应用 除碳化硅外还包括NAND DRAM图像传感器等 但碳化硅是目前主要驱动力 [56][57] 问题: CS&I业务强劲表现原因 - 主要由升级活动推动 而非关税因素 客户寻求提高现有工具效率 [62][63] 问题: 股票回购计划 - 第二季度回购力度大于历史水平(通常1500万美元/季度) 预计未来回购力度将高于历史水平但不确定具体金额 [66] 问题: 中国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本土竞争对手仍不成熟 主要服务于不对美企开放的市场 其设备在吞吐量 均匀性 纯度等方面仍有差距 [72][73] 问题: 订单积压构成及时间 - 积压仅含系统订单(5 82亿美元) 不含CS&I 预计交付延续至2026年 订单水平已显著高于2024年下半年 [75][76] 问题: 中国EV销售强劲与收入指引矛盾 - 中国客户2024年已大幅扩充产能 2025年重点提升现有工具效率 碳化硅在EV中渗透率仍低 但正扩展至混动车型 [82]
Axcelis(ACLS)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05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为1.95亿美元,非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1.13美元,均超出预期[6] - 第二季度订单量为9600万美元,环比略有下降,订单出货比为0.8倍[6] - 第二季度GAAP毛利率为44.9%,非GAAP毛利率为45.2%,均超出预期[25] - 第二季度GAAP营业利润为290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为14.9%,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17.7%[26] - 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3890万美元,利润率为20%[26]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3800万美元[28] - 第二季度回购了约4500万美元的股票[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系统收入为1.34亿美元,CS和I收入为6100万美元,均略高于预期[22] - 在功率业务中,碳化硅应用的出货量环比基本持平[8] - 在通用成熟业务中,收入环比略有下降[14] - 在高级逻辑业务中,获得了一个前瞻性订单[15] - 在存储器业务中,系统收入环比下降[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占系统出货量的65%,环比上升[22] - 美国占系统出货量的19%,韩国占8%[22] - 按总收入计算,中国占55%,美国占18%,韩国占13%[23] - 预计下半年中国收入与上半年相似[2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创新,与客户深入合作,参与其技术路线图[19] - CS和I业务占总收入的约30%,同比略有增长[20] - 公司正在谨慎管理成本结构,同时确保有资源投资于增长[21] - 公司认为碳化硅将在下一代AI数据中心中发挥关键作用[12] - 公司是高能离子注入的市场和技术领导者[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执行良好[19] - 预计2025年收入将略有改善[13] - 预计下半年中国收入与上半年相似[22] - 预计第三季度收入约为2亿美元,第四季度收入水平与第三季度相似[30] - 预计第三季度非GAAP毛利率约为43%[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拥有5.81亿美元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29] - 公司有1.68亿美元的股票回购授权剩余[29] - 公司正在监控关税环境,并相信已做好准备应对任何变化[2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6年存储器市场的初步迹象 - 公司尚未预测2026年,但预计在2025年早期将看到新产能上线[36] 问题: 通用成熟市场的改善时间 - 预计2025年收入将略有上升,但不会是由于通用成熟市场[38] 问题: 碳化硅客户的研发活动 - 在中国,客户专注于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而在中国以外,客户正在快速转向200毫米和先进设备[42] 问题: 毛利率的结构性改善 - 公司将继续降低成本,但混合将是未来毛利率的主要驱动因素[47] 问题: 中国与全球其他地区在高能应用上的差异 - 在中国,客户主要使用高电流和中电流工具,而在全球其他地区,客户正在转向需要高能工具的沟槽和超结技术[54] 问题: 高能应用的新市场 - 高能用于几乎所有应用,但碳化硅是目前的主要驱动力[58] 问题: CS和I的强劲表现 - CS和I的强劲表现主要由于升级活动,而非关税拉动[64] 问题: 股票回购的未来预期 - 公司预计将以高于历史水平的速率进行回购,但未具体说明第三季度的回购金额[69] 问题: 中国竞争的状态 - 中国的竞争对手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在美国制造商可获得的账户中看到他们[74] 问题: 积压订单的时间和组成 - 积压订单仅包括系统订单,并将延续到2026年[77] 问题: 中国电动汽车销售与公司预测的差异 - 中国客户正在提高碳化硅在电动汽车中的渗透率,但整体产能增加速度较低[83] 问题: 存储器销售与行业趋势的差异 - 存储器客户正在消化产能,尚未触发重大产能增加[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