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系列深度二:从走向 驶向海外新纪元证券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比亚迪(002594.SZ) - 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发展优势与前景 - 核心观点:看好比亚迪规模化、高端化、全球化、智能化多重成长向上,有望成为全球领先新能源车企 [2]。 - 论据:规模化上,凭借 Dm - i 5.0 技术 + 成本优势夯实国内 20 万元以下市场领先地位;高端化方面,腾势、仰望、方程豹三箭齐发;全球化表现为出口销量高增,全球化建厂加速;智能化则是持续研发投入,加速试点落地 [2]。 海外市场布局与策略 - 核心观点:海外建厂、自建船队、渠道布局提升公司海外竞争力,重点区域布局有望打开远期出海空间 [2]。 - 论据: - 海外建厂:2022 年 9 月起先后宣布在海外五个国家建设新能源乘用车工厂,合计规划年产能超百万辆。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和泰国工厂已分别于 2024 年 1 月和 7 月投产,巴西工厂预计 2024H2 投产,印尼和匈牙利工厂预计 2026 年左右投产。海外建厂可带来成本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双重提升,规避部分贸易摩擦限制 [2]。 - 自建船队:2022 年末订购 6 艘汽车运输船,总投资额 5.84 亿美元,预期运营至少 8 艘滚装船的出海舰队。首艘滚装船“EXPLORER NO.1”于 2024 年 1 月起航,可降低运输成本,保障海外市场快速交付与拓展 [46]。 - 渠道布局:采用经销商模式,与海外本地经销商合作。截至 2024 年 6 月初,欧洲开店超 260 家,泰国 112 家,巴西 100 家。因地制宜选择合作策略,独家合作避免价格战,多方合作拓宽销售渠道 [47]。 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 东南亚市场 - 核心观点:新能源市场初起步,为公司最大投放区域,以泰国为中心有望加快出海 [2]。 - 论据:2024Q1 市场规模 319.4 万辆,新能源渗透率 3.0%。日系车占主导,公司终端注册量增势明显,2024Q1 为 1.4 万辆,同比 +135.2%。泰国是主力市场,2024Q1 终端注册量 1.0 万辆,同比 +80.0%。泰国新能源渗透率迅速攀升,公司领跑泰国新能源市场,2023 年销售占比 35.3%,元 PLUS 问鼎 2023 年终端注册量冠军 [54][56][66][71]。 - 南美洲市场 - 核心观点:新能源市场快速起步,公司深化本土扩张,随着巴西工厂投产有望打开市场 [2]。 - 论据:2024Q1 渗透率 2.8%,同比 +2.6pts。公司在巴西 2024Q1 终端注册量 1.5 万辆,同比 +2,700.9%,2023 年终端注册量 1.7 万辆,同比 +52,297.0% [52]。 - 大洋洲市场 - 核心观点:新能源加速渗透,零关税下澳大利亚空间可观 [2]。 - 论据:2024Q1 渗透率 7.6%,同比 +1.8pts。公司在澳大利亚 2024Q1 终端注册量 0.4 万辆,同比 +113.6%,2023 年终端注册量 1.2 万辆,同比 +488.6% [52]。 - 中西亚市场 - 核心观点:出口重要市场,元 PLUS 夺得以色列销量冠军,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投产 [2]。 - 论据:2024Q1 渗透率 7.6%,同比 +4.3pts。公司在以色列 2024Q1 终端注册量 0.7 万辆,同比 +24.1%,2023 年终端注册量 1.5 万辆,同比 +307.5%,2023 年元 PLUS 以色列销量位居全车型第一 [52]。 - 西欧市场 - 核心观点:新能源市场进入平稳期,公司面临贸易摩擦问题,加速渠道布局和本地化生产,长期有望拓展市场 [2]。 - 论据:2024Q1 渗透率达 19.2%,同比 +0.4pts,新能源补贴退坡。公司在西欧终端注册量相对分散,表现最好的德国 2023 年区域终端注册量占比 38.0% [5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为 8,336.0/10,003.3/11,603.8 亿元,归母净利润 398.1/511.8/636.1 亿元,对应 2024 年 7 月 11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18/14/12 倍,维持“推荐”评级 [2]。 - 论据:公司技术驱动产品力与品牌力持续向上,加速出海,规模化、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共振 [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出口情况:2023 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超 300 万辆,夺得中国和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冠军。2023 年乘用车出口批发销量 24.3 万辆,同比 +334.2%,2024 年 4 月单月出口批发销量突破 4 万辆,创历史新高。纯电汽车占据出口主导地位,2024Q1 海外终端注册量 4.2 万辆,占海外总终端注册量 83.7% [23][24][28]。 - 出海历程:历经电池电子业务出海、新能源商用车出海、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出海、新能源乘用车产能出海四大阶段 [40]。 - 风险提示:存在车市下行风险,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出海不及预期等风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