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第二季度,公司合并营收为新台币443.9亿,毛利率为23.1%,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新台币66.8亿,每股收益为新台币0.55元,利用率从上个季度的93%提高到98% [8] - 与上一季度相比,营收增长5%至新台币443亿,毛利率升至23.1%(新台币102.5亿),环比增长26%,运营费用略有下降0.8%,运营收入环比增长71%至新台币58亿,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新台币66.8亿,净利率为15.1% [9][10] - 前六个月,营收增长26%至新台币866亿,毛利率为21.2%(新台币183.8亿),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新台币8888万,前两个季度每股收益为新台币0.74元 [11] - 2020年上半年现金接近新台币1000亿,总权益为新台币2090亿,ASP增长个位数百分比,主要因28纳米出货量激增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通信业务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51%,由计算机和其他业务弥补,IDM和无晶圆厂业务占比分别保持在12%和88%不变 [12][13] - 28纳米出货量占总营收的比例从上个季度的9%升至本季度的13%,ASP增长个位数百分比主要因此推动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亚洲市场营收占比约55%,日本市场约9%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以ROI驱动的企业战略不变,在获得新业务时会仔细审查投资回报率,优化资本配置,提升财务绩效 [19] - 公司计划将80和90纳米产能迁移至55或65纳米区域,厦门12X产能扩张按计划进行,预计2021年年中达到每月25000片,同时考虑利用台南12A设施的可用空间满足先进技术业务需求 [29][31] - 公司认为28纳米和22纳米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竞争优势,预计28纳米营收贡献在第三季度将继续增加,40纳米在下半年需求积极,考虑将部分40纳米产能迁移至28纳米,55和65纳米业务下半年需求强劲 [65][66][6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市场需求依然强劲,2020年上半年28纳米流片量相比去年同期激增,预计第三季度会有更多28纳米和22纳米产品流片,公司将把新的28纳米产品投入无线应用的量产 [17][18] - 尽管疫情带来不确定性,但各市场领域的库存补充仍在继续,公司对下半年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5G手机和PC将带来更多机会,尽管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但公司有望通过5G手机推出获得更高市场份额 [103][104][10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德州仪器2019年供应商卓越奖,体现了在成本、环境和社会责任、技术、响应能力、供应保障和质量等方面的出色表现 [16] - 公司将2019年现金股息分配提高至约每股新台币0.8元,反映了近期公司回购库藏股的情况 [1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为何业务强劲但出货量和ASP指引为持平,是否有疲软领域或产能限制因素? - 第三季度28纳米产品组合变化会轻微提升ASP,但综合ASP受其他节点产品组合和产能利用率变化等多因素影响,28纳米对利润影响在本季度不显著 [24] - 从应用角度看,消费、计算机和通信领域需求都在增长,其他领域仍有疲软,抵消了部分增长 [25][28] - 公司可将80和90纳米产能迁移至55或65纳米区域,Q2该节点已达100%负荷,贡献降低是产能调配结果 [29] 问题2: 2020年资本支出维持在新台币10亿但上半年未充分使用,厦门28纳米产能能否达标,中期是否需增加资本支出来满足需求和维持增长? - 厦门12X产能扩张按计划进行,预计2021年年中达到每月25000片,公司正考虑利用台南12A设施满足先进技术业务需求,资本支出决策将基于严格的ROI驱动策略 [31][32] - 目前评估增加资本支出还为时过早,2020年资本支出仍维持新台币10亿,资本支出决策受回报要求和客户需求等多因素影响 [33][34] 问题3: 第二季度毛利率大幅提升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与利用率、产品组合或特定工厂有关? - 第二季度毛利率提高主要因产品组合改善提升了ASP,高负荷带来更低的每片晶圆单位成本,以及持续的成本降低活动 [40] 问题4: 28纳米和日本工厂的毛利率与公司平均水平相比如何,28纳米是否仍有拖累,未来毛利率能否接近公司平均水平? - 日本12M工厂自加入公司后盈利能力逐季提升,公司整合努力带来了积极协同效应,其未来盈利能力将主要取决于自身供需动态 [41][42] - 公司对28纳米业务贡献整体有信心,随着产品组合改善和利用率提高,有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 [43] 问题5: 如何看待未来几年的折旧情况,若进入产能扩张模式,折旧时间表是否会改变? - 2020 - 2021年整体折旧费用呈个位数下降,2022年将出现两位数以上下降,主要趋势不变 [45] 问题6: 厦门工厂28纳米产能达到25000片后,下一次扩张会在台湾还是厦门,规模如何? - 厦门之后的产能扩张将在台湾台南12A设施进行,目前仍在评估阶段,预计年底有更明确信息 [48][49] 问题7: 请更新日本工厂的运营状况? - 2019年日本工厂运营利润影响为高个位数负百分比,今年因28纳米强劲需求和规模经济扩大,影响已降至中个位数百分比,预计2021年达到25000片时会进一步改善 [50] 问题8: 28纳米利用率在第三季度的提升幅度以及下半年营收贡献占比如何? - 公司整体利用率将达中90%,8英寸满载,12英寸为90%,28纳米利用率将逐季增加,但公司不提供单节点利用率具体数字 [54][56] - 28纳米营收贡献将逐季上升,第三季度会略有增加 [57] 问题9: 是否考虑近期扩大14纳米产能,若扩大需要多少资本支出,依据什么标准决定是否扩大? - 公司会密切审查资本支出回报,优化资本配置,目前14纳米产能扩张不在计划内,但不排除未来可能性 [59][60] - 公司会考虑可寻址市场需求是否有效,目前有2000 - 3000片产能,继续遵循审慎策略 [61][62] 问题10: 如何看待28纳米和其他成熟12英寸节点的竞争格局? - 公司认为自身28纳米和22纳米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竞争优势,28纳米产品管线进展良好,预计营收贡献将增加,40纳米下半年需求积极,考虑将部分产能迁移至28纳米,55和65纳米业务下半年需求强劲 [65][66][67] 问题11: 诉讼的时间框架和最新情况如何? - 诉讼正在法律程序中,时间不受公司控制,公司相信自身无过错,相信法院会给出公正结果,目前不便评论 [72] 问题12: 8英寸业务的扩张策略和产品优先级如何,未来8英寸定价前景怎样? - 公司认为8英寸产能下半年将保持满载,会持续寻找扩张机会,包括有机和无机方式,同时注重产品组合改善以提升ASP和盈利能力 [75][76][77] - 定价讨论正在进行,公司重视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寻求双赢合作,2021年定价将基于供需情况和合作协商,目前定价形势对代工厂更有利 [80] - 此次价格调整主要因供需关系,而非原材料成本上升,客户对此表示理解 [82] 问题13: 28纳米何时能达到公司平均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如何在下半年提升28纳米盈利能力? - 增加28纳米产能有助于实现长期盈利目标,不能仅看增量本身,更要考虑整体长期结果 [86] - 从财务角度看,折旧曲线下降有助于提升28纳米盈利能力,如厦门工厂可能还需几年,2022年公司整体折旧费用将显著下降,产品组合改善也将有助于提升ASP [89][90] 问题14: 8英寸定价环境改善,但第三季度ASP指引仍持平,何时能看到8英寸ASP改善? - 2020年定价已根据前期供需情况调整,仅部分有上调空间,2021年定价讨论正在进行,预计届时ASP趋势会更好 [91] 问题15: 第三季度毛利率指引较第二季度下降,是否因28纳米产品组合提升,营收为何仅持平? - 第三季度毛利率受外汇市场影响,新台币走强会稀释盈利能力,同时夏季公用事业成本上升也有影响 [94] - 营收持平是因产品组合中其他节点抵消了28纳米的增长,第三季度整体产能略有增加,考虑到高利用率,该指引合理 [95] 问题16: 诉讼是否需要计提或有费用,公司为何不考虑提前和解? - 公司未违反商业秘密法,已向台湾上诉法院上诉,无需进行或有估计,但会计账簿会预留一定比例的法律相关费用 [98][99] - 诉讼在法律程序中,公司不便评论法律策略,会按监管要求报告,同时努力提升盈利能力,保护股东利益 [97][101] 问题17: 如何协调疫情与消费者需求以及下半年良好前景之间的关系? - 疫情初期曾担心库存调整影响需求,但目前半导体供应商和OEM为避免供应链中断增加了库存,企业也储备缓冲库存以应对经济复苏机会,公司未看到显著订单削减,对下半年持谨慎乐观态度 [103][104] - 预计5G手机和PC将带来更多机会,尽管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但公司有望通过5G手机推出获得更高市场份额,5G手机硅含量增加也将带来优势 [105][106] 问题18: Q2 28纳米应用来自哪些方面,Q3 28纳米新应用有哪些,第四季度是否有季节性下降,其他产品(如汽车工业)是否有企稳或复苏迹象? - Q2 28纳米需求增长来自通信、消费、互联、AV基带、5G手机和居家办公应用 [110] - Q3 28纳米需求仍主要由智能手机和计算机领域驱动,与Q2类似 [114] - 除通信、消费和计算机领域外,其他领域今年以来有起伏,目前市场开始企稳和复苏迹象,但需谨慎看待,第四季度情况将在下一次会议提供更明确信息 [116][117]
UMC(UMC) - 2020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