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4.414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2.561亿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1.335亿美元 [18] - 2021年第二季度毛利润3.032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89亿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2270万美元;毛利率68.7%,2021年第一季度为46.4%,2020年第二季度为17% [19] - 2021年第二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93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90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1010万美元;其中非现金股份支付成本24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30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450万美元 [19] - 2021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21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2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200万美元 [20] - 2021年第二季度运营收入2.924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092亿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108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66.3%,2021年第一季度为42.6%,2020年第二季度为8.1% [20] - 2021年第二季度利息费用720万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8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670万美元 [20] - 2021年第二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2.321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832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240万美元;基本每股美国存托股票收益3.15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13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0.03美元 [21] - 2021年第二季度EBITDA为3.117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1.281亿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2680万美元;EBITDA利润率70.6%,2021年第一季度为50%,2020年第二季度为20% [21]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为2.697亿美元,2021年3月31日为2.278亿美元,2020年6月30日为1.158亿美元;应收票据余额9700万美元,2021年3月31日为3850万美元,2020年6月30日为820万美元 [2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1.566亿美元,其中长期银行借款7090万美元,2021年3月31日银行借款总额2.222亿美元,其中长期银行借款1.004亿美元,2020年6月30日银行借款总额2.648亿美元,其中长期银行借款1.169亿美元 [22]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4.423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4700万美元 [2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6个月,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2.55亿美元,2020年同期为6000万美元 [23] - 2021年上半年公司产生1.86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24] - 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6个月,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700万美元,2020年同期融资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600万美元 [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多晶硅业务2021年上半年生产41287公吨,销售约42531公吨,生产设施处于满负荷利用水平;预计2021年下半年仍将满负荷运营,销量与产量相近;全年产量指引从8.1 - 8.3万公吨提高到约8.3 - 8.5万公吨 [16][17] - 2021年第二季度多晶硅ASP为每公斤20.81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每公斤11.90美元;7月和8月单晶硅级多晶硅市场价格约为每公斤26 - 28美元 [8][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下游需求强劲导致多晶硅短缺,价格从2021年第一季度的每公斤11.90美元大幅上涨至第二季度的每公斤20.81美元,7月和8月单晶硅级多晶硅市场价格维持在每公斤26 - 28美元,预计下半年价格强劲势头将持续 [8] - 预计2022年全球多晶硅供应将增加约1.8 - 2.2万公吨,可生产约240 - 250吉瓦太阳能组件,支持约200 - 210吉瓦太阳能安装量,多晶硅供应仍将是2022年全球太阳能市场规模的主要限制因素 [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主要业务决策,并于7月发布首份ESG可持续发展报告;2018年安装新的废水处理设施,2020年废水排放密度较2018年降低60%;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能源回收和优化生产流程,2020年综合能源消耗密度较2017年降低40%;未来计划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 [13] - 主要运营子公司新疆大全能源于2021年7月22日在A股科创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303,首次公开募股总收益约64.5亿元人民币,将为多晶硅扩建项目提供资金并支持未来增长计划;公司直接持有新疆大全约79.6%的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间接持有1.1%,总计持有80.7% [14][15] - 凭借成本结构、质量和技术进步、运营专业知识和管理团队等优势,公司计划到2024年底将产能提高到72万公吨,未来三年产能年均增长率约50% [16] - 公司关注上游垂直整合,考虑投资或收购硅金属项目以维持多晶硅粉末供应的可持续性 [55] - 公司开始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目标是首先替代进口;现有1500公吨项目和1000公吨生产线,预计至少需要2 - 3年使生产线成功运行并获得下游用户认证,由于中国下游半导体行业扩张迅速,认证期可能缩短至1 - 2年 [6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关注应对气候挑战和实现碳中和,多晶硅行业市场条件良好;尽管上半年太阳能组件价格上涨,但市场需求仍超预期,光伏价值链在新价格下保持稳定,下游制造商能够将价格上涨转嫁给客户 [7][8][9] - 政策方面,中国政府重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性,宣布大规模部署分布式太阳能项目计划,太阳能将继续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 [12] - 多晶硅生产是复杂的化学过程,进入壁垒高;2022年多晶硅供应虽有增加,但仍将是光伏制造价值链中供应最受限的环节;需求方面,越来越多国家设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将增加对包括太阳能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且价值链有成本降低空间,将刺激更大需求,因此多晶硅价格2022年将保持健康,该行业长期具有吸引力 [10][1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提醒电话中的某些陈述为前瞻性陈述,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可能与陈述有重大差异,相关风险信息包含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或文件中 [5]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以美元提及金额仅为方便听众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多晶硅价格在2021年第三、四季度及2022年的走势 - 2021年底前无新增产能或供应,当前多晶硅供应紧张,价格将在下半年维持高位;2022年预计新增1.8 - 2.8万公吨多晶硅供应,可生产约240 - 250吉瓦太阳能组件,成本降低将使组件价格下降;预计2022年上半年单晶硅平均ASP约为每公斤150元人民币,下半年约为每公斤130元人民币 [27][28][29] 问题2: 公司成本结构(现金成本)在2021年第三、四季度及2022年的展望 - 2021年第二季度现金成本约为每公斤5.41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每公斤5.37美元;销售成本为每公斤6.31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每公斤6.29美元;总成本约为每公斤7.30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每公斤7.15美元;成本略有增加是因为销售价格上涨导致增值税增加;2021年第三、四季度成本可能继续略有上升,约1%;2022年随着4B项目完成,生产线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成本有望降低2% - 5% [31] 问题3: 对美国存托凭证(ADR)的看法,在何种条件下会考虑将美国股票私有化、回购或分红 - 公司认为美国市场股价被低估,与亚洲市场存在估值差距;新疆大全已承诺未来三年向股东支付现金股息,不少于可分配利润的30%,公司作为其80.7%的股东,预计将获得现金股息用于潜在的回购或向美国市场股东分红;将股息汇出中国支付给美国股东不存在问题,只需缴纳10%的股息税 [33][34][37] 问题4: 公司是否会考虑将美国ADR私有化 - 短期内公司无意私有化美国股票,希望美国股东享受公司增长回报;公司战略是继续在亚洲市场筹集资金,扩大未来产能,未来几年产能年均增长约50%,确保底线利润增长20% - 25%,同时通过分红回报股东 [40] 问题5: 公司扩张计划的具体时间表,以及在太阳能需求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扩张目标是否会提高 - 4B项目产能3.5万公吨,今年年底开始试生产,明年满负荷运行,预计明年新增产量4 - 5万公吨;为保持市场份额,公司计划在新疆以外寻找新的生产基地,如云南、青海、蒙古或山西,预计分两阶段扩张约20万公吨,第一阶段半导体生产线为1500公吨,确定地点后将公布 [43][44] 问题6: 2023年及以后更可持续的多晶硅价格 - 2023 - 2024年多晶硅价格需考虑供需情况;供应方面,中国现有企业继续扩张,新企业进入,但技术改进和生产高质量N型多晶硅有难度;需求方面,全球碳中和目标将推动太阳能需求增长,公司认为自身具有规模和技术优势,不担心市场需求 [46][47][48] 问题7: 中国部分省份能源强度增加是否会减缓行业新产能扩张步伐 - 政府将太阳能多晶硅项目列为优先事项,会优先保障其能源供应,现有省份可能调整能源结构以增加绿色能源供应,公司不担心产能扩张受影响 [52] 问题8: 硅粉供应是否会成为未来多晶硅生产的瓶颈 - 硅粉价格上涨是短期情况,主要因部分地区水电厂关闭和一些硅金属厂临时停产;公司关注该情况,考虑向上游垂直整合,投资或收购硅金属项目;认为能源配额不会成为硅粉供应的问题,因为硅金属用途广泛 [54][55][57] 问题9: 公司未来是否会在亚洲层面制定新的激励计划,并减少美国ADR层面的基于股份的激励补偿 - 公司认为强大的执行团队需要匹配激励政策,目前美国的激励计划有助于维持团队稳定;未来会考虑在亚洲层面制定激励计划,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实施,如以市场价格的一半向员工发行股票,期限为3 - 5年 [59] 问题10: 到2024年公司在太阳能电网多晶硅方面的目标市场份额,以及半导体级多晶硅生产的进展和未来计划 - 2024年公司产能预计达到27万公吨,目标市场份额维持在18%左右;公司已开始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现有1500公吨项目和1000公吨生产线,预计至少需要2 - 3年使生产线成功运行并获得下游用户认证,目标是首先替代进口 [62] 问题11: 先进入者可能抢占低成本电力和能源配额地区,是否会使公司面临高电价和能源配额瓶颈,新产能成本是否会高于新疆现有产能 - 公司对此并不担心,已提前进行新地点的可行性研究;目前与多地政府接触,电价大多在每吉瓦时0.25 - 0.30美元;公司认为多晶硅质量、成本控制和可扩展性比电价更重要;即使在新疆,产品运输到其他地区也有成本,若迁至其他地区可节省部分成本 [65] 问题12: 当前P型和N型多晶硅的成本差异,以及对两者价格差异的预期 - 公司已向四大客户提供N型硅,目前中国N型硅销售生产线尚未大规模商业化;公司N型硅产量约占30% - 40%,价格每公斤仅增加约2元人民币;成本方面,每公斤增加约1 - 2元人民币;若下游N型电池生产线普及,公司可将N型硅产量提高到70% - 80%,产量可能下降5% - 8%,但对公司影响不大 [69] 问题13: 美国客户的实际检查情况,是否有产品粉末部分得到美国客户确认 - 公司没有确切信息,仅从美国研究人员处了解到一些情况;美国客户希望看到产品可追溯性,但公司产品主要供应中国晶圆生产商,未直接出口到美国,目前对公司无影响;若该问题持续,对美国市场的负面影响将大于对中国太阳能企业的影响 [71] 问题14: 公司是否有官方指引称净利润在2020 - 2023年及以后至少实现20% - 25%的同比增长 - 公司无法提供未来预测,假设明年产能继续扩张50%,在一定销售价格假设下,预计底线利润可实现20% - 25%的增长;未来公司将努力以年均50%的速度扩张产能,但无法保证底线利润增长,因为无法预测多晶硅的供需情况 [73]
Daqo New Energy(DQ)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