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Q2服务收入增长9.3%,调整后毛利润增长8.5%,调整后EBITDA环比增长9.8%,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8.1% [22] - 2021年Q2每平方米每月MSR为2416元,环比下降0.4%,预计下半年相对平稳,明年略有下降 [22] - 2021年Q2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4%,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利用率降至69% [23] - 2021年Q2资本支出为48亿元,其中有机资本支出19亿元,收购支出30亿元 [24] - 截至2021年年中,资产负债表上有10亿元递延和持续收购对价,现金123亿元或19亿美元,净债务与LQA调整后EBITDA比率增至4.3倍 [24] - 2021年Q2完成47亿元债务融资,再融资部分占27亿元,再融资总成本从6.7%降至4.6%,期限显著延长 [24][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Q2销售面积超44000平方米,其中有机预订超25000平方米,收购带来19000平方米 [9] - 2021年Q2新增使用面积29000平方米,其中BJ15收购带来15000平方米 [22] - 截至2021年年中,积压订单近198000平方米,完成现有项目、交付积压订单并售罄剩余库存后,创收面积将接近翻倍 [2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市场,市中心有28000平方米未来开发容量,常熟省三个城郊地点有近120000平方米未来开发容量,均有电力配额承诺 [15] - 北京市场,市中心有14000平方米未来开发容量,廊坊和其他城郊地点有133000平方米已获保障的管道容量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认为自身与政府目标高度契合,政策提高行业门槛,对小玩家构成挑战,公司欢迎政策,认为对行业和自身有利 [14] - 公司是中国唯一平台型企业,市场份额领先,客户关系广泛,可选择承接业务,不依赖单一业务机会 [30] - 公司将香港视为区域化战略一部分,正在开发两个数据中心,已与战略客户达成大部分容量分配意向,还签订HK4收购协议和HK3租赁协议,到2027年及以后有近80兆瓦定制容量 [17][18] - 公司与澳门成立合资企业,收购棕地项目改建数据中心,容量近20兆瓦,将成为覆盖香港、澳门、深圳和广州的唯一企业 [18] - 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收购绿地,可开发容量225000平方米或54兆瓦,靠近新加坡边境,与马来西亚电信数据中心相邻,有望合作并利用其低延迟网络,预计未来几个季度获得第一阶段承诺 [19] - 公司积极在新加坡及周边、吉隆坡和雅加达寻找机会,预计未来五年东南亚中国客户需求超200兆瓦 [20] - 行业吸引新进入者,但多为本地项目公司,无竞争优势,公司视其为市场整合机会 [1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近期监管影响互联网公司,但公司销售管道稳定,积压订单安全,客户流失率低,长期增长轨迹不变 [12] - 政府将数据中心列为新基础设施,行业获大力支持,公司认为政策是过去几年政策方向的延续,自身与政府目标一致 [13][14] - 公司上半年表现符合预期,确认收入、调整后EBITDA和资本支出的原指引 [26] - 公司对未来三年销售目标有信心,认为数字化是全球趋势和政府战略,市场需求未受监管影响,公司客户基础广泛,有能力捕捉未来增长 [69][70]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包含前瞻性陈述,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公司结果可能与当前观点有重大差异,公司不承担更新前瞻性陈述的义务,除非法律要求 [6] - 公司财报和会议讨论包含未经审计的GAAP财务信息和非GAAP财务指标,财报中有两者的调节说明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江苏供需情况、定价和回报趋势,以及是否存在潜在供应过剩 - 江苏指上海市场,是全球一级数据中心市场,市区供应有限,市场向城郊转移,公司已确保约250兆瓦供应,远超竞争对手,新项目审批门槛高,供应有价值,公司是中国唯一平台型企业,市场份额大,客户关系广泛,不关注单一交易定价,整体回报稳定 [28][29][30] 问题2: 上海电力配额分配逻辑,是否会在其他市场重复 - 上海政府过去三年采用年度配额分配方式,未在中国其他地区采用,政府分配小配额给不同企业,未刻意塑造竞争格局,分配方式导致市场分散,公司预计需求将转向城郊,已在城郊确保供应,通过合作和收购解决市区供应问题 [33][34][35] 问题3: 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对公司的影响 - 中国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发布网络安全审查新规草案,公司是否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商有待确定,若确定,公司将遵守数据安全要求,但这是公司日常业务,公司已实施最高标准的物理和信息安全措施,目前VIE结构无相关进展,行业外资所有权限制为50%,部分地区有放宽趋势,公司约90%资产由自身直接持有,与互联网公司情况不同 [37][38][39] 问题4: 下半年客户迁入速度,下游客户是否受监管影响 - 公司无教育客户,未发现客户受互联网行业监管影响,上半年业务进展符合预期,二季度大量数据中心投入使用,三季度更多投入使用,预计下半年迁入量增加,但存在一定时间滞后,公司仍确认业绩指引 [42][43] 问题5: 与GIC合资企业股权变更进展,以及融资机会的地区 - 公司与合资伙伴就特定城郊项目股权变更接近达成协议,可能在下一次财报电话会议披露,结果将使项目合并,投资和收入情况与原预期不同但可接受;公司正在进行多项融资讨论,旨在引入低成本私人资本,可通过基金、中间控股公司或直接投入项目,可能采用多种结构与不同合作伙伴合作,部分将在一级市场进行,最终可能用于特殊项目或海外业务,初期将专注于中国核心业务 [44][45][46] 问题6: 全年资本支出中收购的预计金额,以及并购市场变化 - 上半年有机资本支出翻倍接近全年120亿元资本支出指引,三季度已完成一项收购,金额为几亿元,包含在原指引中;并购有单站点交易和小型平台交易,单站点交易竞争有限,多以中高个位数倍数进行,公司有纪律性,整体能维持业务而不支付过高倍数,近期收到很多合作、合并或出售的意向,是市场整合的机会 [48][49][50] 问题7: 上季度大型订单的竞争格局和定价情况 - 第一个订单是廊坊的“落地并扩张”项目,最初部署可能有竞争,但后续扩张因客户战略部署通常不公开招标,公司有超50000平方米未来计划部署的谅解备忘录未计入预订,但很可能实现;第二个订单是北京市区的云服务提供商项目,公司在服务云服务提供商方面有优势,客户需求特定,竞争较小,公司符合客户标准,价格良好;第三个订单是大型战略业务,公司平台、市场份额和持续供应能力使其产品与其他数据中心公司有明显区别,客户需求会随时间变得复杂,公司能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客户关系 [54][55][57] 问题8: 政府对IT的新立场是否影响资源分配和电力,对公司业务有何实际好处 - 政府认识到数据中心行业的重要性,将其列为新基础设施之一,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资源分配方式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政府目标与公司优势契合,希望看到更具技术含量、可靠、安全、绿色、高效、供应链整合度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数据中心,政府不会刻意塑造竞争格局,会确保数据中心有足够资源支持数字化转型 [61][62][63] 问题9: 政府是否有新的行业收购政策,是否对行业有潜在担忧 -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已发展约25年,受电信增值服务监管,监管成熟且被接受,公司一直合规经营,与近年来新兴行业监管追赶的情况不同 [66][67] 问题10: 管理层是否维持未来三年约120000平方米的销售指引 - 公司维持销售指引,因为数字化是全球趋势和政府战略,市场需求未受监管影响,公司客户基础广泛,有能力捕捉未来增长 [69][70]
GDS(GDS)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