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净收入增长113%,达到23.6亿元人民币,超过指引范围上限 [10][23] - 非GAAP净亏损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2019年第三季度的约10%收窄至本季度的4% [10] - 毛利润增长90%,达到9000万元人民币,综合毛利率为3.8%,去年同期为4.3% [10][24] - 总运营费用增长28.2%,达到2.12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14.9%降至9% [24][25] - 履约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2.8%降至2.5% [25] - 销售和营销费用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去年同期的7.9%降至4.4% [25] - 一般及行政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10.8%,占净收入的百分比从2.9%降至1.2% [25] - 技术费用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49.4%,占净收入的0.9%,去年同期为1.3% [25] - 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收窄至9400万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4%,去年同期为1.1亿元人民币,占9.9% [26] - 预计第四季度总净收入在24.4亿至25.6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81%至90% [26] - 截至2020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总计12亿元人民币,2019年12月31日为6.97亿元人民币 [27] - 本季度经营活动产生正现金流2500万元人民币,年初至今经营活动也实现正现金流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B2B业务 - 订单数量增长近300%,收入增长134%,达到22亿元人民币 [18] - 现有客户收入季度环比增长38.9%,新客户贡献季度环比增长的12.5% [18] - 毛利润增长344%,达到580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从1.4%提升至2.6% [18][24] B2C业务 - 收入和毛利润同比分别下降5.2%和6.3%,分别为1.61亿元人民币和3200万元人民币 [19] - 毛利率保持在20%左右 [2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围绕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商业化三个关键词展开,投资于医患互动平台、供应链和云解决方案等基础设施,利用全渠道商业化平台帮助药企 [30][31][33] - 公司建立了超30万家零售药店的虚拟药房网络,占中国零售药店总数一半以上,战略合作伙伴数量增至超300家,同比增长100% [13][16] - 与药企和保险公司建立合作,整合医疗生态系统关键利益相关者,形成良性循环 [16][17] - 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定位不同,更专注于药品商业化,拥有独特的B2B、B2C基础设施,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更注重为药企创造价值 [64][6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疫情得到控制,经济复苏为公司运营创造积极环境,但仍需警惕新一波感染 [6] - 公司将专注于缩小净亏损,增加现有客户销售,获取新客户,加强客户粘性,扩大和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1] - 相信公司战略和执行能使其利用中国市场巨大机遇,实现可持续和长期盈利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原CFO Luke Chen被任命为上海药 fang信息技术公司CFO,CEO Junling Liu将在过渡期间兼任代理CFO [7] - 9月24日公司举办第三届中国在线医疗峰会及合作伙伴会议,吸引约600名全球嘉宾,宣布多项战略合作协议 [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业务战略是否有重大变化 - 公司未来战略围绕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商业化三个关键词,投资于医患互动平台、供应链和云解决方案等基础设施,利用全渠道商业化平台帮助药企 [30][31][33] 问题2: 中国和美国在线药房市场的主要差异 - 中国在接受在线医生咨询和购药方面更积极,原因包括移动设备普及、电商客户众多以及政府政策支持 [35][36] 问题3: 在线药品监管政策变化对公司业务运营和竞争格局的影响 - 政策对整个行业和公司都非常积极,将更加开放在线医疗,同时加强对质量的严格、科学监测和管理,合规、透明和高效的公司将受益 [37] 问题4: B2C业务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如何保持增长势头 - B2B业务增长得益于客户数量增加和现有客户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数字营销能力,如为药企提供数字化营销工具和云服务,内部开发大数据工具提升销售效率 [40][41] 问题5: B2B业务毛利率提高且履行成本增加的原因 - 毛利率提高的原因包括直接从药企采购、推出价格智能系统和引入更多高毛利SKU [42] 问题6: B2B业务订单数量增加的原因 - 过去季度通过新供应链模型增加了SKU选择,通过供应链技术创新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履行成本,降低免运费门槛,提高客户购买频率和订单量 [43] 问题7: 数字医疗平台的最新进展、成就及明年计划,以及与互联网巨头的差异化 - 数字平台核心是医患互动平台,还包括数字跟踪药品流向、数字营销和智能采购工具,患者护理计划和数字营销是优势,如糖尿病教育活动吸引超500万用户参与,超1000万人观看 [47][49][50] 问题8: 云服务的内容及是否向独立药店收费 - 为医生、药店、药企、保险公司等提供云服务系统,以药店为例,提供在线药房、在线诊所、在线库存和云CRM等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客户满意度达99% [51][52] 问题9: 物流系统与其他在线药品玩家的比较 - 公司物流系统覆盖超80%客户,履行成本低,行业领先,正在优化供应链,注重客户体验 [52][56] 问题10: 公司距离财务盈亏平衡还有多远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充裕,本季度和年初至今经营活动均实现正现金流,未来将继续保持。目前处于投资和扩张阶段,暂不提供盈亏平衡指引,但相信随着收入增长、毛利率改善和运营效率提高,净亏损占净收入的百分比将进一步降低,有望在可预见的季度实现盈利 [53][54] 问题11: 众多知名药企与公司合作的优势 - 公司作为美国上市公司,合规性和透明度高,拥有高效供应链、广泛覆盖和深度渗透能力,具备全渠道药品商业化能力,在数字领域有创新能力,是药企首选合作伙伴 [60] 问题12: 公司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在B2B方面的关键差异 - 公司定位与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不同,更专注于药品,而它们更关注消费者健康。公司数字产品和解决方案更注重为药企创造价值,拥有独特的B2B、B2C基础设施,以第一方业务运营,客户体验更好 [64][65] 问题13: 非GAAP净亏损持续收窄的趋势是否可持续,以及未来毛利率的情况 - 公司有信心继续缩小亏损并实现盈利,未来将通过扩大业务规模、与药企建立直接合作、改善产品组合和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提高毛利率,B2B业务毛利率有望提升至5% - 8% [66][67] 问题14: 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的进展 - 子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按计划推进,将根据SEC规则适时披露相关信息 [67] 问题15: B2C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略有下降的原因,以及毛利率与销量的关系 - B2C业务收入和毛利率下降是公司有意识地投资于更好的基础设施,以实现长期业务价值,相信很快会重回增长轨道。目前毛利率仍保持在20%以上,与其他B2B平台相比处于合理范围,未来有望在收入和毛利率方面取得改善 [70] 问题16: 公司投资基础设施以实现增长的原因,以及之前未有的举措 - 公司不与大型流量平台竞争,投资于医患互动平台、虚拟诊所等基础设施,与药企合作通过数字平台将新药交付给患者,有望带来更可持续的业务增长 [72][73] 问题17: 药企选择公司进行患者教育和互动的原因 - 公司超70%的销售是处方药,专注于专业和处方产品,推出了糖尿病和皮肤病专科医院等创新模式,受到药企青睐 [75] 问题18: 公司对单个药店的平均销售额能达到多大规模 - 虽然公司已覆盖60%的药店,但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每年药店业务市场规模是公司当前业务量的100倍,未来有机会进一步提高销售额和毛利率,单个药店的ARPU已显著增长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