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ntic Union Bankshares (AUB) - 2021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报告期内,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为532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0.67美元,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约320万美元和0.05美元;报告期内的股本回报率为8.4%,较上一季度的8.8%有所下降;报告期内的非GAAP有形普通股股本回报率为14.6%,低于上一季度的15.6%;报告期内的资产回报率为1.16%,较上一季度的1.19%略有下降;报告期内的效率比率为67.5%,低于上一季度的68.4% [29] - 非GAAP运营基础下,第一季度调整后的净运营收益为6480万美元,每股收益为0.82美元,较上一季度分别下降约810万美元和0.11美元;非GAAP税前拨备前调整后收益为6860万美元,而第四季度为7700万美元;非GAAP调整后的运营有形普通股股本回报率为17.6%,而第四季度为19.9%;第一季度非GAAP调整后的运营资产回报率为1.4%,低于第四季度的1.52%;非GAAP调整后的运营效率比率为55.4%,而第四季度为53.6% [30] - 第一季度末,总信贷损失准备金为1.557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减少1480万美元;贷款和租赁损失准备金占总贷款组合的比例为1%,较第四季度末下降14个基点;总信贷损失准备金占总贷款的比例为1.09%,低于上一季度的1.22% [31] - 第一季度,净冲销额为120万美元,按年化计算占总平均贷款的3个基点,而上一季度为180万美元(5个基点),去年第一季度为500万美元(16个基点) [35] - 第一季度,税等效净利息收入为1.3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减少1070万美元;净利息收益率为3.16%,较上一季度下降16个基点 [37] - 第一季度,非利息收入减少120万美元至3100万美元;非利息支出从第四季度的1.217亿美元降至1.119亿美元 [39][40] - 第一季度的有效税率从第四季度的15.1%升至16.8%,公司预计2021年全年有效税率在16.5% - 17%之间 [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商业贷款方面,第一季度商业贷款增长相对平稳,各类商业贷款综合年化下降约0.6%;商业信贷额度利用率在本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至25%,远低于约40%的正常水平 [22] - 消费贷款方面,第一季度消费贷款余额总体下降,主要是由于住房净值信贷额度(HELOC)和住宅抵押贷款组合的持续还款,以及非关联第三方消费贷款余额的持续减少,不过间接汽车贷款余额本季度年化增长5.1% [44] - PPP贷款方面,公司在第二轮PPP中收到美国小企业管理局(SBA)对约5500笔贷款的批准,总额约5.42亿美元,预计最终将为公司带来约2500万美元的额外净手续费收入;截至第一季度末,约5600名客户获得了总计约6亿美元的第一轮PPP贷款豁免,预计第二季度这一数字将大幅增加 [12][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弗吉尼亚州3月份失业率降至5.1%,低于12月份的5.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0个基点 [16] - 穆迪3月份的经济预测显示,全国GDP在2021年和2022年将增长5.7%,高于12月份预测的4.1%和4.4%;对弗吉尼亚州的预测显示,该州失业率在两年预测期内的平均水平将从之前假设的5%降至4% [3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以稳健性、盈利能力和增长为优先顺序,致力于成为大西洋中部地区的顶级银行,通过有机增长和有纪律的并购实现长期目标 [7] - 公司认为长期接近零利率的环境和客户对数字产品的期望上升将推动银行业进一步整合,公司将审慎评估并购机会以补充有机增长 [11] - 公司持续关注两家最大竞争对手的业务中断情况,并从中受益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COVID - 19疫情可能处于后期阶段,但近零短期利率环境可能还将持续数年,这对公司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7] - 公司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贷款增长趋势将改善,2021年下半年贷款增长将好于上半年,全年贷款增长可能达到4% - 5%,2022年有望恢复高个位数贷款增长 [23] - 公司认为尽管短期内仍存在不确定性,但整体经济趋势将向上,并在2021年下半年加速 [21]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约90%的非分行员工继续在家工作,所有分行大堂自去年秋季起对客户开放,公司办公室至少在今年上半年仍对非必要人员关闭 [11] - 公司数字渠道的使用量较上年大幅增加,如数字登录次数自去年同期增长50%,自年初增长21%;移动支票存款利用率同比增长33%;Zelle利用率同比增长158%;卡控制用户同比增长约241%;商业移动存款美元交易量同比增长48% [14] - 第一季度公司关闭了五家分行,自去年同期以来分行总数减少了20家,即13%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提高季度费用运行率展望,这些投资的预期回报以及何时能看到回报体现 - 公司主要项目有50%的内部回报率门槛,内部收益率至少需达到15% [49] - 部分回报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显现,但大部分回报预计在2022年实现,投资主要是为了降低费用逐年增长率,提高运营杠杆,随着收入增长改善,运营杠杆将得到提升 [52] 问题2: 资产负债表中贷款和证券账簿的再定价逆风情况,以及资金方面是否仅靠定期存款(CD)到期作为杠杆 - 由于低利率环境,未来几个季度生息资产收益率可能会继续压缩,但收益率曲线变陡对固定利率贷款定价和投资组合再投资有帮助,目前再投资率从约1.5%提升至2% [55] - 存款方面,公司有超过10亿美元的CD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到期,第一季度存款成本平均下降7个基点,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存款成本将降至中低水平;公司还通过固定收益互换降低资产敏感性,提高利润率 [58] 问题3: 重申净息差(NIM)指导 - 剔除PPP贷款的波动和增值收入后,核心NIM预计保持在3.05%左右,主要是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将被存款成本下降和互换收益所抵消,除非利率环境发生变化,否则NIM指导不变 [59] 问题4: 下一季度及全年费用运行率预期 - 公司预计未来季度费用运行率约为9200万美元左右,第一季度一些特殊费用(如季节性工资税和401 - k费用)在后续季度会大幅下降 [62] 问题5: 剔除PPP贷款后商业贷款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借款人终端市场情况 - 公司表现最好的地区是弗吉尼亚州中部(大里士满地区),设备金融业务表现出色,预计该领域将有更多资本投资;公司销售流程优化,持续招聘人才,商业贷款管道处于疫情前水平,且更多偏向商业和工业(C&I)业务 [65][66] 问题6: 行业中一些银行控制透支费用的趋势,公司是否会跟进及对行业的影响 - 公司一直没有将透支费用作为银行的设计策略,且透支费用规模不大,目前没有计划进行重大改变,但会持续关注行业动态 [68] 问题7: 公司对并购的态度、感兴趣的地理区域、规模范围等 - 行业并购增加主要是由于长期净息差压力和对技术及数字产品投资的需求,公司认为并购应符合战略和财务要求,倾向于与现有业务相邻、紧凑且密集的特许经营权 [72] - 公司会考虑从约30亿美元规模到接近自身规模的并购机会,但不会进行低于10亿美元的交易,大型并购需考虑文化契合度、战略互补性和价值创造等因素,公司会谨慎评估,不会盲目追求机会 [73][74] 问题8: 确认9200万美元费用是否包含无形资产摊销,以及信贷损失准备金(ACL)未来释放情况和灵活性 - 9200万美元费用包含无形资产摊销 [77] - 如果经济持续向好,预计信贷损失准备金将继续释放,最终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末至明年第一季度回到CECL首日储备水平(约70 - 75个基点) [78] - 公司会谨慎降低准备金,可通过定性因素对定量模型进行调整,目前约35%的1.56亿美元准备金为定性因素添加,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 [80] 问题9: 商业信贷额度利用率情况、借款人现金使用预期及对贷款组合增长目标的影响 - 第一季度末,商业和工业(C&I)信贷额度利用率为25%,低于第四季度末的26%,正常水平为40%左右,利用率下降是由于企业流动性增加 [83] - 随着业务条件和销售活动改善,企业将消耗多余流动性,用于应收账款、库存和资本支出等,预计信贷额度利用率将逐渐提高,这对实现高个位数贷款增长目标有帮助,但还需结合新客户获取和现有客户资本支出情况 [84][87] 问题10: 公司增加投资的回报形式 - 部分投资项目与收入相关,如外汇业务;主要回报将体现在未来费用增长放缓,提高运营杠杆,因为很多投资是为了提高后台效率和可扩展性 [89][90] 问题11: 分行关闭计划及贷款生产办公室的考虑 - 过去一年公司关闭了20家分行(占网络的13%),未来不会短期内再关闭大量分行,但会持续评估优化分行网络,可能会有重新定位的机会,如关闭两家分行并在更好位置开设一家新分行 [94] - 公司有两个主要的贷款生产办公室(哥伦比亚,马里兰州和夏洛特),运营情况良好,公司正在投资这些市场,没有关闭的计划 [98][99] 问题12: 截至3月31日第三方消费和Lending Club的余额情况 - 第三方消费贷款总额约1.23亿美元,其中Lending Club约4000万美元,服务金融约8500万美元,这些贷款每季度还款约2000 - 2500万美元 [101] 问题13: 公司并购的资产规模下限、上限及是否考虑大型并购(MOV) - 公司认为低于30亿美元的并购很难产生足够影响,不太可能进行低于10亿美元的交易;对于大型并购(接近自身规模)会考虑,但需评估执行风险、文化契合度、战略互补性和价值创造等因素,公司会谨慎对待,保持开放心态 [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