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报告收入同比增长15.9%,达到约6.82亿美元,有机收入同比增长13.5% [3][6] - 2023年第二季度GAAP每股收益为0.39美元,2022年同期为0.33美元;非GAAP基础下,2023年第二季度每股收益为0.50美元,较2022年第二季度的0.45美元增长11.1% [6] - 2023年第二季度末,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约为5.75亿美元;该季度经营现金流为1300万美元,资本支出投资为235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流出为1050万美元;2022年第二季度经营现金流流出为444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流出为6230万美元 [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15.5%,达到13.67亿美元,有机收入同比增长15.6%,非GAAP每股收益增长22.3% [1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为1.005亿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6700万美元;自由现金流为5200万美元,较2022年上半年增加约5600万美元 [10] - 2023年第二季度,非GAAP营业利润增长6.6%,非GAAP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130个基点至15.3%,非GAAP毛利率同比下降90个基点至50.9% [16][28] - 2023年第二季度,非GAAP有效税率为25.2%,2022年同期为28.2%;加权平均摊薄流通股为1.477亿股,较2022年第二季度减少约210万股,即1.4% [17] - 公司将2023财年的收入指引上调至28.5亿 - 29亿美元,有机收入同比增长9.5% - 11.5%,报告收入增长12.5% - 14.5% [18] - 维持2023财年非GAAP每股收益预计范围在2.55 - 2.60美元,较2022年增长9% - 11%,其中包括约5%(约0.10美元)的外汇逆风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CALID集团收入为4.64亿美元,呈低20%增长,生命科学质谱业务因timsTOF平台和售后业务以及光学红外、近红外和拉曼业务而强劲增长 [4] - 2023年上半年,Bruker NANO收入为4.35亿美元,呈低20%增长,各终端市场包括学术、政府、工业和半导体计量领域收入均强劲增长 [5] - 2023年上半年,BEST收入扣除公司间抵消后呈中两位数增长,得益于市场份额增加、MRI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对超导体的强劲需求以及关键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在大科学、FUSION研究和极紫外半导体工具方面的先进技术收入增长 [5] - 2023年上半年,BioSpin集团收入为3.42亿美元,呈高个位数增长,2023年上半年无千兆赫兹级NMR系统收入,2022年上半年有1.2千兆赫兹系统收入;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2 - 3个千兆赫兹级NMR系统收入,部分千兆赫兹收入将转移至2024年初 [13] - 2023年第二季度,CALID有机增长呈中两位数,蛋白质组学和分子光谱表现强劲;BSI部门系统和售后收入实现稳健增长,系统收入呈中两位数增长,售后收入呈高个位数增长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二季度,美洲地区收入呈中个位数增长,亚太地区收入呈高20%增长,欧洲地区收入呈高个位数增长,EMEA地区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 [8] - 公司预计2023年人工智能相关收入约为7500万美元,且该收入有望持续增加 [3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在变革性的Project Accelerate 2.0项目上进行战略投资,特别是在蛋白质组学和空间生物学领域,以及最近收购的蛋白质组学耗材、蛋白质组学药物发现服务、神经科学研究工具、应用市场解决方案和科学软件等增长驱动因素方面 [27] - 公司认为自身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独特性和差异化能力,能够部分抵御客户预算削减和市场疲软的影响,在行业竞争中具有优势 [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虽然宏观市场环境在一些周期性应用半导体计量和工业市场中变得疲软,但公司的科学仪器和生命科学解决方案仍有良好需求 [2] - 公司预计2023年下半年有机收入将实现稳健的中个位数至高个位数增长,同时会在变化的宏观环境中积极管理成本 [27][39] - 公司对2023年全年展望充满信心,认为其技术和生物应用领导地位、卓越的执行力以及独特的管理文化将有助于持续表现优异 [32][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3年美国质谱学会会议(ASMS)上推出了timsTOF Ultra,该产品在无偏4D单细胞、细胞系和组织蛋白质组学方面具有市场领先的灵敏度和通量,能提供更准确的定量和更广泛的肽覆盖范围 [14][30] - 公司的计量工具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和生产中发挥关键作用,约7500万美元的2023年预计收入受人工智能趋势驱动 [31] - 公司的微生物学和传染病业务收入略有上升,MALDI Biotyper耗材的稳定需求抵消了新冠分子诊断收入的最终下降 [30] - 供应链和物流情况逐渐改善,但在超导材料等领域仍未完全正常化,不过公司因提前进行长期投资而获得市场份额 [10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3千兆赫兹磁体在下半年的交付节奏以及对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的影响 - 预计下半年有2 - 3个,可能第三季度1个,第四季度1 - 2个,也可能部分转移至2024年;这些大项目虽可见度高,但不会主导一个季度的业绩,公司会围绕它们管理其他业务 [57] 问题2: 人工智能相关收入的增长率及趋势,以及公司在PET成像方面的定位 - 暂无内部增长数据,人工智能是令人兴奋的增长驱动力且利润率良好;公司是向临床MRI供应商提供超导材料的全球领导者,在临床和临床前PET - MR、PET - CT产品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发展对公司相关业务有利 [44][45] 问题3: 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订单的对比情况,以及第三季度哪些终端市场或客户类别在订单方面表现更好 - 第一季度和上半年BSI部门的订单与账单比率大于1,第二季度接近1;半导体计量、应用市场和工业订单略有疲软,这些是周期性市场;中国、学术、政府、学术医疗中心和生物制药领域的订单增长良好 [48][63] 问题4: CALID部门质谱业务的表现,以及timsTOF Ultra的早期反馈和质谱市场的整体情况 - timsTOF平台在上半年增长良好,预计将持续增长;timsTOF Ultra在超高灵敏度市场备受关注,整个timsTOF平台在多个领域表现出色 [50] 问题5: BioSpin部门NMR安装的交货时间现状,以及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和未来12个月交货时间能否改善 - NMR交货时间仍然很高,未来几个季度应会下降;目前尚未达到稳定状态,需要提高产能,包括工厂、测试和现场安装等方面 [72] 问题6: 如果NMR订单未推迟到2024年,公司展望是否会提高;以及Project Accelerate 2.0项目在2023年和2024年的投资情况 - 单个超高场系统约1000万美元,影响约25个基点,有意义但不显著;Project Accelerate 2.0是多年投资项目,公司在投资者日给出的中期指导是到2026年将研发投资保持在收入的10%左右,同时也有销售和营销方面的商业投资 [75][76] 问题7: 积压订单在未来几个季度的贡献,以及对2023年和中期指引的支撑作用;以及下半年中个位数至高个位数有机增长的假设和1千兆赫兹系统的影响 - 公司有创纪录的积压订单,预计需要多年才能减少,这为未来季度提供了显著的弹性;指引中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利弊 [86][91] 问题8: 中国和生物制药市场在季度内的线性变化情况,以及公司的后续展望 - 第一季度中国订单增长强劲,部分得益于刺激计划,第二季度订单增长仍然良好;公司大部分订单在季度最后一个月到来,按季度内趋势分析对公司意义不大 [94] 问题9: 如果BSI部门订单与账单比率接近1且该部门有机增长13%,能否说订单呈两位数增长 - 上半年订单呈两位数增长,第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原因,订单增长低于上半年 [96] 问题10: 2024年的订单动态和有机增长情况 - 暂无具体2024年评论,公司在投资者日给出的多年复合年有机增长率为6% - 8%;目前订单管道和机会看起来很强劲,今年到目前为止,BSI部门第一季度订单与账单比率大于1,第二季度约为1 [100] 问题11: 第二季度学术支出情况,以及对下半年和未来全球学术市场的看法 - 虽然有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预算的担忧,但也有一些利好政策,如美国的科学法案、芯片法案等;中国、日本的学术支出和投资强劲,欧洲部分预算延迟到下半年但仍尚可;生物制药领域对公司来说仍然强劲,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具有一定的抗宏观风险能力 [101] 问题12: 亚太地区中中国的具体增长情况、订单增长情况,以及对中国额外刺激措施的预期和在今年指引中的考虑 - 中国上半年订单需求和收入表现强劲,有大量积压订单需要执行;目前关于下半年刺激措施的很多说法是推测性的,公司的全年指引并非基于期望 [104][120] 问题13: timsTOF系列仪器的定价趋势,以及与客户就timsTOF Ultra的早期对话和是否有提升混合定价的潜力 - timsTOF系列仪器平均定价呈上升趋势,timsTOF SCP、timsTOF fleX和Ultra售价均在100万美元以上,这似乎是当前市场趋势 [109] 问题14: BEST部门本季度18%增长的供应链因素,以及该部门下半年的后续表现 - 未明确提及供应链因素对增长的具体驱动情况;未明确给出下半年的具体表现预期 [131] 问题15: 公司成本管理的重点和目标量化情况 - 公司一直注重成本管理,现在将重点关注可自由支配支出领域,进行适度收紧,但不会提供具体数字目标 [134]
Bruker(BRKR)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