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learside Biomedical(CLSD)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520万美元,其中包括北极视觉为扩大XIPERE许可区域支付的300万美元 [39] - 公司预计从商业化合作伙伴处获得总计1900万美元的非稀释性资金,用于批准和预发布里程碑,这些资金以及500万美元的递延收入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计入利润表的许可收入 [41] - 基于当前资金和计划支出,公司预计有足够资源支持运营至2023年 [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XIPERE业务 - XIPERE是公司首个商业产品,也是首个获批用于脉络膜上腔注射的产品,用于治疗与葡萄膜炎相关的黄斑水肿 [8] - 公司合作伙伴博士伦预计于2022年第一季度在美国推出XIPERE,公司预计从博士伦获得1500万美元的批准和预发布里程碑款项 [10] - 公司与北极视觉扩大了XIPERE许可协议,许可区域从大中华区和韩国扩大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和10个东南亚国家,公司已收到300万美元的前期付款,并预计因近期XIPERE在美国获批再获得400万美元 [11] CLS - AX业务 - CLS - AX是公司领先的临床开发候选药物,用于湿性AMD患者的1/2a期OASIS试验正在进行中,已完成队列2的入组,预计在年底前报告该队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 [14] - 队列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良好,无研究暂停或终止规则被触发,无严重不良事件,有两个治疗突发不良事件被评估与CLS - AX无关,且观察到初步的潜在持久疗效迹象 [24] - 队列2剂量为0.1毫克,较队列1剂量增加3.3倍,还增加了三个月的扩展研究 [26] 合作伙伴业务 - REGENXBIO报告了两项2期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是首次利用脉络膜上腔基因治疗的数据,其中AAVIATE试验中,RGX - 314在50名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队列1在治疗六个月后显示出积极的初始疗效数据;ALTITUDE试验中,队列1数据显示RGX - 314在15名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无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33%的患者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量表上较基线有两级或以上改善 [30][32] - Aura Biosciences报告了利用脉络膜上腔注射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首批数据,中期安全数据显示无治疗相关严重不良事件、剂量限制性毒性或3级不良事件,队列1 - 5已全部入组,共13名患者,队列6正在入组,随机阶段试验计划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 [34][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通过脉络膜上腔注射平台,利用获批产品和四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使用三种不同的治疗资产,革新了眼后段治疗药物的递送方式 [15] - 公司将利用额外资金推进以CLS - AX为首的临床开发管线 [42] - 公司认为XIPERE的脉络膜上腔递送方式具有差异化优势,能靶向受影响的脉络膜视网膜组织,将治疗药物与眼前段分隔开,具有潜在的安全性和疗效优势,且在相关研究中显示出耐用性,相比市场上的其他疗法有竞争力 [62][63] - 公司认为CLS - AX在竞争格局中具有潜在优势,可能在耐用性、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色,有望用于维持疗效、作为主要单一疗法或用于难治性病例,但一切取决于数据 [83][8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管理层对XIPERE获批感到兴奋,认为这是公司的重大成就,为葡萄膜炎相关黄斑水肿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支持了公司的脉络膜上腔递送平台 [8][16] - 公司对合作伙伴的进展感到兴奋,期待未来的试验结果,认为这些进展对公司和整个领域都具有积极意义 [13][67]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推进CLS - AX的临床试验,并探索未来机会,为患有威胁视力疾病的患者带来改变 [4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首席医疗官和首席开发官提到,视网膜医生对公司的脉络膜上腔递送平台表现出浓厚兴趣,公司的SCS微注射器在多项疾病中进行了临床测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7] - 公司正在进行整合素配方研究,将持续到2022年,基因治疗项目今年展示并发表了包括临床前研究和脉络膜上腔递送的非病毒DNA纳米颗粒的数据,公司还有机会与其他从事基因治疗的公司合作 [36][37] - 公司近期在视网膜学会和美国视网膜专家学会医学会议上进行了10次演讲,本周末将在美国眼科学会会议上进行三次XIPERE演讲,这些活动持续引发了对脉络膜上腔注射的兴趣 [3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关于CLS - AX队列2和队列3的细节,包括是否为相同的预处理人群、是否增加扩展研究、队列3剂量、未达到预期耐用性时的调整方式 - 队列1剂量为0.03毫克,未进行扩展研究;队列2及以后增加三个月扩展研究,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月随访,扩展研究再增加三个月随访,共六个月随访 [49] - 队列3计划使用0.3毫克剂量,是队列1剂量的10倍,研究主要关注安全性,会逐步增加剂量 [50] - 目前实际的耐用性在三到四个月,视网膜医生至少每季度评估一次患者,公司认为耐用性的现实水平较低,公司的方法除耐用性外,axitinib作为泛VEGF抑制剂还有潜在的疗效优势 [52][54] - 所有患者都必须有过先前治疗,是高度抗VEGF治疗依赖且有持续性疾病的患者 [56] 问题2: AbbVie与REGENXBIO的交易是否会涉及SCS递送 - 公司未看到交易细节,但认为该交易不限于视网膜下给药,包括RGX - 314的任何给药形式 [58] 问题3: XIPERE的主要市场竞争对手是谁 - 明显的竞争对手是一种同样为类固醇的药物,但公司的XIPERE是通过脉络膜上腔递送,这种递送方式具有差异化优势,能靶向受影响组织,将药物与眼前段分隔开,有潜在安全性和疗效优势,且在相关研究中显示出耐用性 [61][63] 问题4: CLS - AX是否必须优于阿柏西普才能在未来商业成功 - 目前处于早期单剂量递增研究阶段,一切取决于数据,CLS - AX有潜力在耐用性、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表现更好,但都只是推测 [64] 问题5: 对REGENXBIO数据的看法以及与CLS - AX项目的关联 - 与CLS - AX项目关联不大,REGENXBIO使用基因疗法和病毒载体,而CLS - AX使用小分子,小分子可能有潜在安全性优势 [67] - 公司对REGENXBIO的数据感到兴奋,认为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数据安全性良好,为脉络膜上腔基因治疗递送铺平了道路,这种在办公室进行的治疗方式对整个领域都很有意义 [67][69] 问题6: REGENXBIO研究中炎症率差异的可能解释 - 公司难以对其他公司的试验进行评论,但从公开信息看,AMD患者中出现的炎症是少数情况,为亚临床炎症,用局部疗法治疗即可,对安全性影响不大,且该公司正在增加剂量和扩大队列,显示出对其方法和安全性的信心 [71] 问题7: CLS - AX队列2的给药患者数量以及队列3是否开始给药和预计开始时间 - 公司已完成队列2的给药,但未披露具体给药患者数量,需通过安全监测委员会会议审查数据后决定是否进行队列3的剂量递增,目前尚未开始队列3 [74] 问题8: 预计在高剂量时是否会看到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剂量依赖性增加,还是存在上限,更关注再治疗的耐用性 - 由于患者数量少且治疗经验丰富,难以推测高剂量时的情况,研究主要关注安全性,目标是找到既安全又有生物活性迹象的剂量 [78] 问题9: 对[未明确疾病]竞争格局的看法,预处理与初治患者的审批障碍和时间线 - 目前患者依赖频繁固定给药,多数患者治疗不足,实际治疗效果不佳,即将获批的疗法在部分患者中可实现三到四个月的耐用性,大多数疗法是抗VEGFA,CLS - AX在耐用性和泛VEGF抑制方面有潜在优势,且小分子可能有安全性优势,有望适应竞争格局,但一切取决于数据 [82][83] 问题10: XIPERE和CLS - AX的专有悬浮液情况,包括粘度和优化目标 - 两者都是小分子悬浮液,耐用性由悬浮液的相对不溶性和颗粒大小驱动,公司在多种小分子悬浮液的临床前研究中都观察到了这种耐用性,XIPERE获批也证明了临床前研究结果在临床上的有效性 [85][86] 问题11: 对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机会的看法,是合作还是独立开展 - REGENXBIO为脉络膜上腔基因治疗递送铺平了道路,包括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治疗,脉络膜上腔递送可覆盖视网膜较大表面积,理论上适合治疗从视网膜周边开始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该领域仍有合作机会,公司也进行了相关临床前研究并发表了数据 [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