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Catalent(CTLT) - 2021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财年第一季度,公司固定汇率营收同比增长26%,其中有机增长20%;调整后EBITDA为1.74亿美元,固定汇率下较2020财年第一季度增长35%,有机增长23%;调整后净收入为780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43美元,高于2020财年第一季度的0.26美元 [9] - 公司将2021财年营收预期提高1.3 - 1.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预期提高4000 - 6000万美元 [8] -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过10亿美元,净杠杆率为2.6倍,低于6月30日的2.8倍 [45] - 公司预计2021财年资本支出占净收入的比例将升至15% - 16% [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生物制药业务(Biologics) - 营收3.771亿美元,较2020年第一季度增长98%,EBITDA增长194%;收购贡献了15个百分点的营收和EBITDA增长 [30] - 有机增长83%,超过一半的有机净收入增长来自非新冠项目;该业务占公司本季度营收的44%,高于2020财年第一季度的28% [10][31] 软胶囊和口服技术业务(Softgel and Oral Technologies) - 营收2.211亿美元,较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17%,EBITDA下降20%;排除2019年10月剥离澳大利亚制造工厂的影响,营收和EBITDA分别下降12%和21% [33] - 预计该业务在2021财年下半年表现将好于上半年,长期增长率为3% - 5% [36] 口服和特殊递送业务(Oral and Specialty Delivery) - 营收1.583亿美元,较2020财年第一季度增长17%;排除收购的Anagni工厂部分,营收下降1% [37] - 该业务EBITDA较2020年第一季度下降26%,排除Anagni工厂部分,下降61%;主要因一款产品自愿召回产生1200万美元一次性费用 [38][39] 临床供应服务业务(Clinical Supply Services) - 营收9270万美元,较上一年第一季度增长8%,EBITDA为2500万美元,增长13% [42] - 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业务积压订单为4.28亿美元,略高于上季度末的4.25亿美元,较2019年9月30日增长14%;第一季度新业务订单为9900万美元,较上一年第一季度增长6%;过去12个月的订单出货比保持在1.1倍 [4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生物制药能力和产能上进行战略投资,以应对业务和新冠治疗及疫苗候选产品的需求增长 [15] - 近期在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进行两项药品投资,包括增加5000万美元高速小瓶灌装线和收购1400万美元制造工厂 [17][18] - 宣布扩建巴尔的摩 - 华盛顿国际机场附近的基因治疗园区,投资约1.3亿美元,预计2022年上半年完成 [19] - 扩大细胞治疗业务版图,包括在美国休斯顿开设临床设施、在比利时戈瑟利斯建设商业生产和灌装设施,以及收购Bone Therapeutics子公司 [21] - 持续开展创新和合作,如与BrainStorm Cell Therapeutics、Exelixis合作,推出OptiGel DR软胶囊技术 [23][25][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2021财年开局强劲,结合下半年更高的净需求预期,提高了2021财年营收和调整后EBITDA预期 [8] - 生物制药业务预计在本财年剩余时间保持强劲增长;软胶囊和口服技术业务下半年有望改善;口服和特殊递送业务长期增长前景乐观;临床供应服务业务有望继续表现良好 [32][36][39][78] - 公司认为新冠疫情对业务的影响不确定,在制定财务展望时未考虑客户新冠疫苗候选产品获得FDA或其他监管机构批准 [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0年9月被纳入标准普尔500指数,这是对公司自2014年IPO以来执行增长战略取得进展的肯定 [27] - 公司第一季度开发收入为3.725亿美元,较2020财年第一季度增长84%,占营收的44%,高于上一年同期的30%;开发管道带来30个新产品推出 [40][41]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生物制药业务增长的贡献因素及各部分占比 - 公司表示生物制药业务本季度有机增长超一半来自非新冠项目,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是有机增长的重要贡献者,但难以精确区分新冠相关和非新冠相关项目的贡献 [57][59] 问题2: 照付不议协议在客户疫苗获批情况下的影响 - 公司称照付不议协议大多在下半年生效,且在制定指导时未考虑获批情况;由于变量众多,难以确定获批对业务量的具体影响 [62][63] 问题3: 若1月获批,对公司9% - 11%的贡献是否会改变 - 公司表示因变量太多无法确定是否会改变,指导仅考虑合同约束内容,获批后业务量可能超过照付不议最低要求 [65][66] 问题4: 公司并购策略和资本部署思路是否改变 - 公司称并购思路有所改变,若能找到具备所需能力和地理位置且能确保有意义业务的设施,会考虑参与;公司在并购领域仍很活跃,希望在欧洲扩大药品和药物物质产能 [67][70] 问题5: 口服和特殊药物递送业务早期开发项目需求下降原因及何时好转 - 公司解释疫情初期,服务的小型风险投资公司因不确定性暂停业务,影响了开发收入;目前业务已进入稳定阶段,开始看到业务机会增加;该业务有强大的管道,有望在下半年好转 [73][74] 问题6: 软胶囊业务和临床供应服务业务在病例增加时是否有风险 - 公司认为病例增加与死亡率无明显关联,且未出现全面封锁,临床供应服务业务应能继续表现良好;软胶囊业务需关注消费者健康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 [77][79] 问题7: 疫苗获批后业务的波动性 - 公司表示照付不议协议考虑了一定的产能利用率,获批后可能会有额外需求,需关注获批疗法的接受程度和是否有超出协议的业务量 [84] 问题8: 本季度公司整体新冠净收入是多少 - 公司未给出精确数据,但估计本季度公司实现20%的有机增长,排除新冠影响仍有两位数增长;照付不议协议大多在下半年生效,本季度主要是启动活动,大部分业绩与新冠无关 [85] 问题9: 近期基因治疗项目临床暂停和终止是否影响信心 - 公司称这些情况是特定因素导致,不影响对基因治疗领域的前景和业务活动的看法 [87] 问题10: MaSTherCell的业绩表现、收入增长预期及整合情况 - 公司表示MaSTherCell未来几年对整体公司的收入和EBITDA贡献不大,但预计有较强增长;公司已对其进行投资,整合进展顺利,且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业务有协同效应 [90][93] 问题11: 生物制药业务开发工作的贡献因素及对利润率的影响 - 公司称生物制药业务超一半的有机增长来自非新冠项目,基因治疗是重要收入贡献者;产能利用率提高和新扩张项目有助于提高利润率;开发收入占比大,随着项目商业化,未来发展和商业收入将更平衡 [96][98] 问题12: 新冠收入中药品和药物物质的拆分,以及客户未获批时产能分配 - 公司表示产能并非专门用于新冠项目,具有通用性,长期前景良好;照付不议协议考虑了客户预期业务量,但变量众多;公司参与超60个新冠相关化合物项目,涵盖药品、药物物质和基因治疗等领域 [101][106] 问题13: Paragon产能建设对公司收入的影响 - 公司预计随着业务扩张和管道成熟,业务量将增加,有望提高利润率;公司的基因治疗业务是全球唯一有商业生产许可的CDMO运营,有利于未来发展 [109][110] 问题14: 生物制药业务长期EBITDA利润率目标是否改变 - 公司表示该业务利润率目标不变,随着产能增加和利用率提高,利润率将逐步扩大并稳定;但新冠疫苗组件采购成本可能对短期利润率有影响 [112][114] 问题15: 新产品推出数量减少及客户行为变化情况 - 公司称新产品推出时间受监管和客户控制,本季度30个新产品推出属正常水平;客户行为有变化,如早期临床开发项目减少,但对整体业务影响不大 [117][119] 问题16: 口服和特殊递送业务自愿召回产品的情况 - 公司称该产品召回产生1200万美元费用,对第三和第四季度有比较挑战;排除该产品影响,该业务表现符合长期预期;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活动,但不确定产品何时回归 [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