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保健、制药 - 公司:葛兰素史克(GSK plc)、辉瑞(Pfizer)、吉利德(Gilead)、默克(Merck)、Affinivax、CureVac、Arrowhead、Wave Therapeutics、Moderna、BioNTech、Bellus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战略与研发重点 - 治疗领域聚焦:GSK聚焦于传染病、HIV、免疫学、呼吸和肿瘤领域,在疫苗和专科药物方面有技术基础,会通过合作或收购加强产品组合[5]。 - 疫苗技术优势:在蛋白亚单位疫苗和佐剂方面有成熟经验,收购Affinivax获得肺炎球菌市场的独特能力和平台技术;与CureVac的mRNA合作有良好初始数据,在高剂量流感和COVID疫苗领域有竞争力;拥有脂质纳米颗粒的原始IP,会继续寻找疫苗技术[7][8]。 - 专科药物能力建设:在药物化学方面有强大能力,过去4年建立了蛋白质工程和单克隆抗体的竞争力,在RNA寡核苷酸领域有新兴业务,如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药物bepirovirsen;保留了细胞和基因治疗的基本能力[9]。 疫苗业务 - mRNA疫苗竞争力:在高剂量流感和COVID疫苗方面,与Moderna相比时间上稍落后,但CureVac的技术和合作数据显示处于相似位置,正在快速开展多价流感研究,有望在该市场建立竞争力;季节性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问题仍需解决,可能需要技术突破[11]。 - RSV疫苗优势:GSK的RSV疫苗整体表现良好,有第二季数据将在ACIP会议上展示;与Pfizer相比,数据更全面,标签中有二级数据,疫苗接种为四阶段,而Pfizer为九阶段;在高危人群中的疫苗效力达94%,会继续探索在50 - 59岁人群中的效果[15][17]。 - 疫苗商业化准备:为2023年季节做好准备,采用数字孪生模型进行制造,疫苗供应不受限制[19]。 - 组合疫苗影响:组合疫苗的便利性与疫苗效力的权衡尚不确定,GSK的RSV疫苗以其高疫苗效力为主要差异化特征,同时在评估季节性疫苗的多剂型选择[23]。 HIV业务 - 治疗策略与优势:GSK的ViiV策略是从三药方案转向两药方案,并推进长效治疗方案;cabotegravir和第三代整合酶抑制剂在抗耐药性方面有坚实基础,超过70%的HIV患者以dolutegravir为背景治疗方案;GSK将在明年年中决定长效治疗方案的组成[25][26]。 - 市场机会与挑战:美国HIV治疗市场仍有大量新感染病例,不到50%的患者得到有效抑制,有机会重塑市场格局,提高长效PrEP药物的渗透率,但具体策略有待确定[30]。 其他疫苗业务 - Shingrix竞争力:Shingrix有10年以上的保护期,新进入者难以超越,GSK关注拓展适用人群[32]。 - 脑膜炎球菌疫苗:GSK的Bexsero和另一种疫苗有超过80%的疫苗效力,五价疫苗将重点展示改进的菌株覆盖率,已达到11个终点,覆盖超过100种B菌株,而Pfizer仅关注4种[34]。 - 肺炎球菌疫苗:GSK的肺炎球菌疫苗平台具有化学络合、免疫原性优势和菌株3覆盖率优势;婴儿试验暂停是为了调整生产规模,对疫苗的免疫原性有信心[36]。 抗生素业务 - 商业可行性:通过收购tebipenem和GEPO等项目,从捆绑销售的角度可以实现经济可行性;抗生素曾拯救大量生命,随着耐药性增加,未来可能出现转机,GSK通过合理交易和自身能力做好应对准备[39]。 肿瘤业务 - 发展策略:肿瘤是新兴领域,GSK会根据资本分配情况进行投资;关注momelotinib、niraparib、Jemperli等药物的临床数据和疗效,以及CD226轴的研究;早期关注小规模交易,如与Wuxi的BCMA CD3双特异性抗体交易[41]。 慢性咳嗽药物 - 治疗潜力:GSK收购的Bellus公司的camlipixant在P2X3与P2X2的选择性方面比gefapixant高几个数量级,2期临床数据显示其耐受性更好,有成为广泛应用治疗药物的潜力[43][4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首席科学官背景:Tony Wood有超过30年的行业经验,曾在辉瑞工作25年,6年前加入GSK,在药物研发和技术平台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4]。 - RSV疫苗研究细节:2019年开始的RSV疫苗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建模,考虑到COVID对RSV流行病学的影响,研究规模与Pfizer相当,能针对严重人群,数据更有优势[17]。 - HIV研究进展:GSK在格拉斯哥披露的广泛中和抗体数据令人兴奋,是首个单抗体在长效治疗方面显示出实质性覆盖和疗效的数据[27]。
GSK plc (GSK) Goldman Sachs 44th Annual Global Healthcare Conference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