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实现强劲的营收增长,处于总营收和经常性营收预期范围的上限,增长得益于新协议,包括与华为的专利许可协议 [24] - 华为在Q2贡献了约30%的总营收,涵盖经常性和非经常性营收 [25] - 预计Q1到Q2每单位特许权使用费将环比下降约20%,这是对当前健康和经济环境影响客户Q2含特许权使用费产品销售的最佳估计 [25] - Q2运营费用较Q1增加10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新签署专利许可协议增加200万美元薪酬预提费用和诉讼费用增加200万美元,部分被一次性和其他成本削减所抵消 [27] - 预计Q3运营费用将增加200 - 400万美元,主要受额外诉讼费用和消费电子(CE)产品组合中的收入分成影响 [28] - Q2自由现金流为6000万美元,较Q1的3500万美元现金流出增加9500万美元,主要是由于过去三个季度签署的协议收取了约1亿美元款项 [29][31] - 递延收入和长期递延收入较Q1合计增加5000万美元,目前递延收入余额为2.8亿美元,代表已收取的与未来期间相关的现金 [31] - 本季度有效税率约为20%,年初至今为27%,随着业务成功和营收平台扩大,预计长期税率在2026年前约为15%,之后将增至约18% [33][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许可业务在困难时期展现韧性,过去三个季度签署了超过六项新协议,本季度初还签署了一项小型CE协议,将为第三季度营收做出贡献,营收增长15% [10] - 视频或Technicolor业务年化营收约为1500万美元,上一季度略低于该水平,主要是由于Q1估计的调整和预计每单位特许权使用费降低 [78] - CE业务方面,与较小的被许可方合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目前距离1.5亿美元的营收目标约完成10%,且该比例会因季度而异 [6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扩大许可业务,与更多潜在被许可方达成协议,以实现营收目标 [11] - 对于拒绝合理谈判的客户,如小米,公司会采取专利侵权诉讼等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但仍愿意在公平、合理和非歧视的条件下达成许可协议 [12][15][16] - 坚持全球许可的理念,认为全球许可对移动设备业务最有意义,符合行业标准的全球性质 [54][55] - 重视较小的许可协议,它们不仅能贡献营收,还能为谈判提供价格和专利验证,在诉讼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57][5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模式具有韧性,在全球困难时期仍能实现营收增长,对未来实现营收目标充满信心 [10][11] - 尽管面临疫情挑战,公司远程办公模式下员工工作高效,招聘新人才也很有效,预计至少到秋季前维持远程办公,未来也会为员工保留远程工作选项 [18][19] - 认为德国法院建立的框架有助于促使客户进行合理谈判,推动许可协议的达成 [68][69] - 随着公司在诉讼方面的行动以及外部政策的影响,有望推动更多中国客户达成许可协议 [68][70][71] 其他重要信息 - 电话会议中会包含前瞻性陈述,这些陈述不保证未来业绩,受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公司除法律要求外无义务更新或修订 [4][5] - 今天的演示可能涉及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指标与GAAP财务指标的调节可在公司网站的第二季度财务指标跟踪器中查看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能否介绍其他未支付许可费用的客户情况,是否接近诉讼或处于谈判阶段,以及对剩余客户的预期 - 公司在决定是否提起诉讼时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会轻易采取行动,希望能在不诉诸法律的情况下达成协议,但必要时会确保客户支付合理费用。目前的诉讼案件进展良好,与小米的纠纷也会继续通过其他方式沟通,寻求友好解决方案 [41][42][43] 问题2: 公司拥有大量净现金,在资本回报方面(特别是股票回购)的想法 - 公司过去通过股息和股票回购向股东返还了大量资本,但在当前市场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更重视现金储备,同时也会考虑投资机会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仍是与董事会持续讨论的话题 [46] 问题3: 解释在印度对小米提起诉讼的理由,以及印度法院对全球许可的态度 - 印度是小米的重要市场,在印度提起诉讼能让对方认真对待问题。印度法院在早期案件中对初步禁令、保证金和托管等要求有一定处理机制,能促使对方停止故意侵权行为。目前来看,印度法院处理相关事务较为公平,且在疫情期间案件推进速度合理,这也体现了公司专利组合在技术和地理上的多样性 [50][51][52] 问题4: 是否会为单个大市场接受单一国家许可,这对全球许可和定价有何影响 - 公司认为全球许可对移动设备业务最合理,因为移动设备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具有全球性,单一国家许可概念较难实施,且不符合行业标准的全球性质,所以一直坚持全球许可的立场 [54][55] 问题5: Q2签署的CE协议的终端市场是什么,较小的被许可方对较大许可协议有何推动作用,大公司是否会参考小交易的定价框架 - 最近签署的CE协议是关于电视的。每个许可协议都很重要,既能贡献营收,又能为与其他客户的谈判提供验证和基准,在诉讼中也有作用。较小的被许可方交易虽目前对经常性营收影响不大,但能为业务带来动力,有助于达成更多交易 [57][58][62] 问题6: 请详细说明Q3运营费用预计增加200 - 400万美元的情况,以及与业绩相关薪酬增加和收入分成的具体影响 - 运营费用增加主要受诉讼因素影响,包括可穿戴设备案件的进展和新提起的小米诉讼案件,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非经常性项目。公司通常不提供过多费用指引,但由于Technicolor收购对损益表有影响,会提前告知相关变动 [66] 问题7: 未来一年,是否有外部因素(如5G手机发布)能促使与中国其他客户的许可谈判回归正常 - 公司采取的诉讼行动或威胁有助于推动谈判,德国法院建立的框架也能促使客户合理谈判。如果能与小米或联想达成协议,其他客户可能会更积极。此外,公司自身的公平合理谈判以及外部政策的影响也有助于达成更多协议 [68][69][70] 问题8: 视频或Technicolor业务在本季度的营收情况 - 该业务年化营收约为1500万美元,上一季度略低于该水平,主要是由于Q1估计的调整和预计每单位特许权使用费降低 [78] 问题9: 印度法律程序中禁令和诉讼的时间安排及预期节奏 - 案件前期进展较快,会有初步禁令请求和为最终许可支付款项等情况,目的是让小米认真对待问题。进入案件核心阶段后,其可预测性与其他法院类似。关于禁令的具体时间需进一步查看披露信息,但预计相对较快 [79][80][81] 问题10: 与华为的许可协议以及对小米在印度的诉讼,如何影响与Vivo和Oppo的合作节奏和语气,特别是在它们更多关注出口市场的情况下 - 华为专注国内市场使Vivo和Oppo向印度、欧洲和美国等市场拓展,这些地区知识产权执法更有效,会促使它们更重视许可问题,同时还可能面临监管压力,因此公司与它们的合作进展良好,必要时会采取法律行动 [83][84][85] 问题11: 物联网(IoT)业务的最新情况,进入2021年是否会有更显著的成果 - IoT市场发展虽未达预期,但方向正确,疫情使持续连接的需求更加明显。相关平台在许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功,正在处理欧洲的诉讼案件,公司对其前景有信心,只是发展速度较慢 [87][88] 问题12: 除联想和小米外,还有哪些未完全获得许可的公司 - 主要是中国制造商,如Oppo、Vivo和TCL,此外还有一些中国以外的小公司,但规模相对较小 [91] 问题13: 美国司法部在高通案和公司与联想案中发表利益声明,公司对此有何评论 - 美国司法部关注反垄断法的合理使用,避免其被滥用。在公司案件中,司法部认为反垄断指控缺乏依据,公司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有助于简化许可纠纷,回归合同纠纷的本质 [92][93][95]
InterDigital(IDCC) - 2020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