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诺和(68862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905
688621阳光诺和(688621)2024-09-06 17:0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专业的药物临床前及临床综合研发服务提供商,致力于协助国内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 [2][3] - 公司2024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同比增长22.0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9亿元,同比增长25.91%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24.49% [3] - 基本每股收益为1.33元/股,同比增长26.67% [3] 业务结构 - 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4,285.14万元,同比增长8.29% [3] - 临床试验、生物分析及药理药效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1,655.10万元,同比增长50.28% [3] - 权益分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33.91万元,同比增长100.00% [3] 研发进展 - 公司在创新药方面聚焦于多肽类和小核酸类药物的研发,研发标的来源多为自主立项 [3] - 控股子公司诺和晟泰在研创新药项目"STC007注射液"已进入临床二期,适应症为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的中至重度瘙痒及术后疼痛 [4] - "STC008注射液"已获得临床试验许可,适应症为治疗晚期实体瘤的肿瘤恶液质 [4] - 2024上半年,公司参与研发和自主立项研发的项目中,8项新药项目已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70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8项一致性评价注册受理 [4] - 取得39项药品生产注册批件,7项通过一致性评价,6项原料药通过审评获批 [4] 公司规模与团队 - 公司在北京、上海、南京、无锡、成都、武汉均有子公司覆盖,拥有3.79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 [5] - 公司员工1,394人,其中研发人员1,163人,占员工总数的83.43% [5] 核心技术 - 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研发外包服务,致力于协助中国医药制造企业加速实现进口替代和自主创新 [5] - 公司围绕药物发现、药理药效、药学研究、临床研究及生物分析领域发展的需求,形成多个领先技术平台,掌握了一系列药物研发关键技术与评价模型 [5] 订单与市场拓展 - 公司2024上半年新签订单稳定增长,创新药服务的占比正在稳步上升 [6] - 公司正积极拓展国内的商务网络布局,强化商务团队的建设与发展,广泛参加学术交流活动 [6] 生物分析技术 - 公司开展涵盖大、小分子创新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免疫原性、药效学、生物标志物及定量药理学等相关研究 [7] - 公司目前正在运行100余项创新药临床前、临床I期项目,涵盖多种药物类型和适应症 [7] - 公司自主开发700多个小分子生物分析方法,100多个大分子生物分析方法 [7] 收入确认节奏 - 仿制药从立项到完成工艺交接需要12-18个月,可确认药学研究合同额70%的收入 [8] - 完成BE临床试验需要6-12个月,可确认生物等效性临床合同额100%的收入 [8] - 完成申报取得注册批件需要12-18个月,可确认药学研究合同额30%的收入 [8] - 大临床研究项目按成本发生,临床I期研究周期通常需要1-2年,临床II-III期研究周期大约分别需要2-3年 [8] 业绩表现 - 公司客户大部分是传统中大型医药企业,每年有稳定的现金流和产品管线布局的需求 [9] - 2024上半年,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的收入达到21,655.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将近40% [9]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5.99%,费用控制良好,期间费用率下降0.7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