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现金、短期存款、短期受限现金和有价证券约为1.862亿美元 [64] - 2022年研发费用为9510万美元,较2021年的9330万美元有所增加,其中2022年股份支付费用为1200万美元,2021年为2550万美元 [67] - 2022年营收为600万美元,较2021年的550万美元增长10.2%,全年销量接近翻倍,增长99% [96] - 2022年运营费用为1.246亿美元,较2021年的1.526亿美元有所下降,主要因股份支付费用降低 [98] - 预计2023年营收将增至1200 - 1500万美元,超过2022年的两倍 [66][91] - 2023年目标是获得2000 - 4000万美元的新NRE预订 [6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2022年汽车设计赢单目标为1个,实际完成2个,包括大众和一家亚洲电动汽车制造商 [89] - 2023年目标是获得至少两个全新客户的系列生产奖项,以及至少一到两个现有客户的额外项目奖项 [59][91] 非汽车业务 - 2023年推出Innoviz360产品,有望在非汽车领域成为重要颠覆者 [52][53] - 2022年11月举办分销商峰会,有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的9家分销商参加 [5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RFI和RFQ订单规模呈上升趋势,小中型汽车公司的RFI订单量常达数百万单位,反映出计划安装率提高,部分OEM将LiDAR作为高端车辆标准配置 [28] - 公司RFI和RFQ项目数量处于10 - 15个的较高区间,提案总量超2000万个LiDAR单位,管道价值可能是当前前瞻性订单的数倍 [29][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专注于2023年SOP,推进宝马和班车项目的量产爬坡 [25] - 与大众讨论扩大现有商业协议,将InnovizTwo应用于更多平台 [41] - 扩大慕尼黑办公室,拓展德国和欧洲市场 [42] - 争取获得更多NRE,以支持业务发展和实现盈亏平衡 [31][60] - 引入前福特ADAS系统首席工程师Steven Schondorf作为高级战略顾问 [40][47] - 认为行业处于抢占市场份额阶段,目标是在2023年成为汽车LiDAR领域的领导者 [62][7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是令人兴奋的一年,公司有望继续增长和取得成功 [2] - 汽车行业对LiDAR需求增加,公司业务有强劲增长势头 [67] - 非汽车领域Innoviz360产品有机会成为重要颠覆者 [53] 其他重要信息 - 2023年将过渡到每年在年终电话会议上公布新订单总额,包括NRE奖项 [108] - 计划在EcoMotion会议上与奥迪高管讨论与大众的合作 [2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向不同平台迁移时涉及的传感器类型 - 未明确提及其他传感器类型,只表示有一个最初未配备LiDAR的平台现在决定纳入LiDAR,需要进行集成 [10] 问题: 与大众潜在合作机会的具体含义 - 公司被提名参与一个与大众和CARIAD合作的平台,该平台将销售不同品牌和车型,设计包括单个LiDAR和其他传感器及计算平台;还有另外两个平台可能包含多个LiDAR和不同的传感器及计算平台,目前正在讨论公司如何支持这些多平台集成 [5] 问题: 2023年是否会收购竞争对手 - 公司认为自身技术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目前专注于自身技术发展,若有感兴趣的技术可能会考虑,但目前对自身技术发展感到满意 [12] 问题: 2023年营收指引的主要构成 - 班车项目和宝马项目是2023年营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有来自其他市场和非汽车业务的预期收入,营收将在下半年增加 [16][17][20] 问题: 公司资金需求和预期使用时间 - 现有约1.86亿美元的流动性可支持公司达到SOP并持续更久,预计今年赢得更多项目将有助于补贴业务活动,未来汽车销售增长也将为业务提供资金支持 [21] 问题: 若2023年实现NRE预订目标,如何确认收入及收入性质 - NRE通常在项目中支付,从指定时间到SOP约三到四年,根据达到的里程碑确认收入,可能作为收入或抵消成本,目标中的1000 - 1500万美元可能成为年度经常性收入的重要基础 [101][110][102] 问题: 之前提及的一到三个OEM决策进展 - 仍在等待多个决策,难以准确估计时间,但对结果持积极态度,有望加强订单和NRE [75] 问题: 竞争对手称公司技术无法实现130公里/小时的三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如何看待 - 公司技术在很多方面超出要求,如帧率、分辨率等,能够满足三级自动驾驶要求,而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远低于此标准 [106][107][120] 问题: 对中国竞争对手的看法及在亚洲市场的策略 - 在非中国OEM市场,未看到中国LiDAR公司参与竞争,因其解决方案无法满足要求;在中国市场,此前因成本和生产线问题难以获胜,现在InnovizTwo成本降低、性能提升,并计划在中国建立生产线,将重新开展业务并期待取得成功 [116][117] 问题: 2023年毛利率的影响因素及是否能实现正毛利率 - 公司预计2023年毛利率将有所改善,但未给出具体指导,从销售完整样品转向提供组件以及NRE的影响等因素需综合考虑 [74][112]
Innoviz Technologies .(INVZ)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