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Jack Henry(JKHY) - 2022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JKHYJack Henry(JKHY)2022-05-05 00:4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0%,非GAAP基础上增长7% [10] - 服务和支持收入同比增长11%,非GAAP基础上增长6%;处理收入同比增长9%;成本收入同比增长5%;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SG&A费用同比增长13% [25][27][28] - 报告的综合运营利润率从去年的21%提升至23.3%,非GAAP基础上从20.3%扩大至20.9%;有效税率从21.5%增至23.6% [30] - 净收入增长19%至8470万美元,每股收益从0.95美元增至1.16美元,增长22% [31] - 年初至今总摊销增长2.6%,无形资产摊销降至1240万美元,折旧下降3.7% [32] - 运营现金流为3.01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为1.564亿美元;年初至今花费1.939亿美元回购125万股,支付股息1.034亿美元 [33][34][35] - 截至6月30日,现金头寸为3980万美元,循环信贷余额为2.25亿美元;过去12个月平均资产回报率为16%,平均股权回报率为27.2%,投资资本回报率为23.4% [36] - 2022财年GAAP营收预计增长略高于10%,非GAAP营收预计增长略低于9%;预计GAAP和非GAAP运营利润率略有改善;有效税率预计略高于23%;GAAP每股收益指引为4.80 - 4.85美元 [38][39][40][4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业务营收本季度增长12%,非GAAP基础上增长7%;支付业务营收增长10%,非GAAP基础上增长9%;互补解决方案业务营收增长10%,非GAAP基础上增长7% [11] - 本季度签署14个竞争性核心业务订单,9个现有本地部署核心客户迁移至私有云环境;签署38个新客户使用Banno平台 [12][13] - 支付业务中,EPS业务增长强劲,处于中两位数增长;卡业务增长处于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在线账单支付业务增长为低个位数 [59][6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技术现代化战略,已获行业专家积极反馈,相关内容被近40篇文章、播客采访和视频播客报道,覆盖超5300万订阅用户 [16] - 公司发布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涵盖员工构成、员工敬业度调查结果、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实践以及气候相关风险等内容 [17] - 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核心业务持续获得新客户,Banno数字套件用户超710万,在应用商店消费者评分高且被认为是行业中最快的应用 [12][13][15] - 行业整体支出增加,公司受益于市场环境改善,但也面临人才成本上升等挑战 [86][8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销售渠道强劲,对技术解决方案、客户服务能力、客户关系拓展、支出环境和长期成功前景持乐观态度 [23] - 预计2023财年非GAAP营收增长8.5% - 9%,运营利润率至少提升50个基点;支付业务预计增长9% - 10%,核心和互补业务预计增长7% - 8.5% [45][5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宣布Ted Bilke将于6月底退休,Renee Swearingen被任命为高级副总裁兼首席会计官 [20][22] - 公司将于下周一在达拉斯举行年度投资者日活动,届时将展示5款较新的硬件产品 [13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为何有信心第四季度营收增长加速?对2023财年需求、定价、营收和利润率有何看法?技术现代化战略近期关键里程碑有哪些? - 公司销售和管道强劲,主要驱动因素表现良好,包括私有云业务、卡和汇款及数字业务等,因此对第四季度营收增长有信心 [43] - 市场对公司产品需求旺盛,预计2023财年非GAAP营收增长8.5% - 9%,运营利润率至少提升50个基点;定价方面,市场成熟,预计变化不大 [44][45] - 今年夏天将宣布客户使用新技术平台首个模块上线,今年晚些时候将向客户和投资者提供路线图 [46][47] 问题2: 公司是否存在产能问题?通胀对利润率有何影响? - 公司几乎所有销售合同为长期托管合同,收入逐步确认;此前核心业务转换存在产能问题,已在银行和信用社业务端增加团队,目前团队在管理实施方面表现良好 [50][51][53] - 通胀主要影响人员成本,但公司认为仍能实现利润率提升,目前对利润率影响较小 [54] 问题3: 本季度新核心业务订单数量是多少?2023财年各业务板块营收增长预计如何?支付业务各子板块在3月季度的增长情况及未来趋势如何? - 本季度新核心业务订单为14个,其中3个是资产超十亿美元的银行 [57] - 预计2023财年支付业务增长9% - 10%,核心和互补业务增长7% - 8.5% [58] - 支付业务中,EPS业务增长强劲,处于中两位数增长;卡业务增长处于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在线账单支付业务增长为低个位数,预计2023财年趋势不变 [59][60] 问题4: 互补业务板块非GAAP基础上增长放缓的原因是什么?销售订单增长的优势来源除核心和Banno业务外还有哪些?如何回应CFPB关于行业竞争的评论? - 互补业务板块增长放缓主要是收入确认时间问题,无特定产品或服务造成拖累 [62] - 销售订单增长优势来源广泛,包括企业支付解决方案业务、借记卡和信用卡业务等 [63][64] - 公司受严格监管,与监管机构定期沟通;认为自身业务模式与其他公司不同,对银行和信用社友好,若CFPB有进一步要求,将展示自身业务差异 [65][66] 问题5: 与美联储合作推出FedNow,对实时支付有何新想法?其首批用例及对公司业务的影响如何?FedNow的收入模式和定价与现有实时网络或同日ACH相比如何? - FedNow预计2023年年中发布,目前仍按计划进行;公司是实时支付领域主导者,超60%使用清算所实时支付网络的美国金融机构是公司客户;PayCenter解决方案已被广泛采用,支持FedNow;FedNow的采用速度取决于其用户友好性,公司有多个用例,但需用户愿意使用 [70][71][74] - 目前关于FedNow的定价和竞争情况仍在讨论中,无法预测最终结果 [75] 问题6: 技术人才成本上升是否会促使公司服务外包需求增加?是否会有特定产品需求上升?公司产品需求和销售增长是否意味着银行业和信用社行业对软件的整体需求加速增长? - 银行和信用社面临人才短缺问题,促使其寻求公司提供服务和后台支持,但公司需判断这是短期还是长期机会 [80][81][83] - 行业整体支出增加,公司已将此因素纳入2023财年预算规划 [86][87] 问题7: 支付业务中借记卡业务在第四季度的增长情况如何?公司是否会从消费者对钱包和现金应用的需求变化中受益? - 去年第四季度借记卡业务增长较快是因为从疫情中恢复,今年第四季度对比基数较高,但由于销售积压,预计支付业务各条线仍将有可观增长 [92] - 公司未发现客户因尝试新应用或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而流失份额,且公司收入主要与客户数量、账户和资产相关,因此不确定是否会从消费者需求变化中受益 [95][96] 问题8: 对2023年支付业务的展望是否考虑借记卡业务组合的进一步正常化?是否受到信用卡业务占比上升的影响?本季度未进行股票回购,如何看待并购机会?如何看待行业中的CPI通胀调整条款? - 公司已提供全服务信用卡业务,预计会有从借记卡向信用卡的业务转移,但目前对业务影响不大 [99] - 公司对2022年并购机会持乐观态度,认为市场上有一些估值下降的公司和原本准备上市但计划搁置的公司可能成为并购目标 [101][102][103] - 公司大部分合同有CPI通胀调整条款,已在部分合同中实施,会采取合理的调整方式,得到了客户认可,认为能抵消市场部分影响 [105][107][108] 问题9: 2022财年第四季度利润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下一代技术战略的资本支出和费用预期如何?本季度销售订单成功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全服务信用卡业务销售进展如何?自由现金流转化率在2023财年的趋势如何? - 非GAAP基础上,预计第四季度利润率略有提升;GAAP基础上,由于预计转换费用大幅减少,利润率会有压力,但整体非GAAP利润率仍将保持强劲 [111][112] - 公司在过去2.5年已将相关费用和资本支出纳入损益表,未来将继续保持14%的研发投入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各组件完成后将逐步投入生产并开始摊销 [115][116][117] - 销售订单成功得益于行业环境改善和公司自身优势,包括新产品推出、技术现代化战略提前与客户沟通、专注服务社区和地区金融机构等 [118][119][120] - 未提及全服务信用卡业务销售进展情况 - 预计自由现金流转化率将回到接近100%或更好水平,因为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是公司自由现金流最强的季度,具体情况取决于客户费用收取时间 [122][123] 问题10: 过去几个季度核心业务订单中,银行或信用社的平均规模是否增大?取代的系统有哪些类型?如何看待并购与有机产品开发的关系?产品路线图主要是增强现有解决方案还是拓展新领域? - 过去几年赢得的金融机构规模有所增大,部分情况较为显著 [126][127] - 取代的系统包括内部部署系统和竞争对手的旗舰解决方案,如今从竞争对手旗舰解决方案中赢得客户的情况比过去增多 [128][130][131] - 公司过去通过并购引入创新技术,近年来因估值问题专注有机开发;目前会进行构建 - 购买 - 合作分析,寻求健康平衡;公司产品组合较完整,并购主要是为了创造协同效应;同时也在进行新解决方案的开发,如欺诈解决方案 [133][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