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KQ (LKQ) - 2022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33亿美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的32亿美元增长5.6%;总零部件和服务营收增长5.9%,其中有机营收增长6.9%,收购和剥离净影响为1.7%,外汇汇率使营收减少2.7% [11] -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69亿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2.66亿美元增长1.1%;摊薄后每股收益0.9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0.88美元增长6.8% [11] - 调整后,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87亿美元,与2021年同期的2.86亿美元基本持平;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1美元,较2021年同期的0.94美元增长6.4%,主要受平均股数减少推动 [11] - 毛利率较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30个基点,其中自助服务业务利润率下降带来4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间接费用占营收的百分比同比上升80个基点;2022年第一季度所得税按25.1%计提 [35]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约3.5亿美元,转化率接近EBITDA的80%,高于长期预期;预计全年将实现至少1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EBITDA转化为自由现金流的比例在55% - 60%之间 [41][49] - 提高2022年有机零部件和服务营收增长预期至4.5% - 6.5%;预计全年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3.80 - 4.10美元之间,中点为3.95美元,较之前中点提高0.08美元 [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批发业务 - 零部件和服务有机营收在本季度报告基础上增长13.6%,按每日计算增长11.8%;行业整体索赔数量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12.2% [12] - 回收和再制造零部件增长较高,售后市场方面成功转嫁通胀成本,但供应链挑战导致销量较去年和2019年下降;预计全年该业务不会实现两位数营收增长,将处于中高个位数增长区间 [13] - 本季度EBITDA利润率为18.1%,较上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毛利率基本持平,金属因素带来7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间接费用增加50个基点 [36] 自助服务业务 - 本季度总营收与去年持平,反映出金属价格相对疲软;零部件和服务有机营收增长14.6%,主要受价格驱动;每位入场者平均营收这一关键生产力指标较2021年第一季度有所上升 [15] - 第一季度EBITDA利润率为20%,低于去年创纪录的利润率;利润率下降主要受金属价格和汽车成本变动影响,估计带来110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部分被价格改善所抵消 [39][40] 欧洲业务 - 零部件和服务有机营收在本季度报告基础上增长6.9%,按每日计算增长6%;整体综合有机增长在销量和价格方面各占一半 [16] - 各地区业务营收表现不同,但均实现正增长;英国和比荷卢业务有机增长强劲,达到高个位数;德国和中欧(不包括乌克兰)实现中个位数有机增长;意大利在几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正有机增长 [17] - 俄乌冲突对欧洲有机营收增长的影响在本季度约为60个基点,预计对全年欧洲增长的影响约为120个基点;本季度EBITDA利润率为8.8%,较上年同期下降80个基点 [17][37] 专业业务 - 零部件和服务有机营收在本季度报告基础上下降8.3%,按每日计算下降9.8%,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较高;预计第二季度仍将面临艰难比较,下半年有望实现同比有机增长 [18] - 本季度专业业务举办的客户活动参会人数和销售额同比均实现增长;3月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开设了一个21万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短期内会对利润率产生轻微拖累,但长期将有助于提高营收 [19] - 毛利率增长110个基点,净定价和产品组合带来的收益抵消了收购带来的90个基点负面影响;间接费用增加190个基点,部分被运营费用协同效应和杠杆带来的60个基点收益所抵消;EBITDA利润率为12.6%,较上年有所下降,但较2019年第一季度提高了190个基点 [3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市场 -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每周供应的汽油量比去年高出约4.9%,但仍比2019年第一季度疫情前低4.7%;第一季度公路行驶里程比去年增加4.9%,但比2019年水平低约2.2% [12] 欧洲市场 - 年初,欧洲市场的驾驶出行趋势因正常季节性模式而下降,第一季度后期有所反弹;进入第二季度,尚未看到欧洲出行有明显变化 [1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选择积极应对通胀,通过提高价格来抵消大部分通胀压力,在北美批发和欧洲业务中实现了出色的有机营收增长 [10] - 本季度开始将自助服务业务作为单独业务板块进行报告,为投资者提供更清晰的业务运营透明度 [15] - 出售PGW玻璃业务,预计将改善EBITDA利润率;计划在未来几个月使用多余现金回购股票 [31] - 持续推进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工作,第一季度处理了19.3万辆汽车,回收了大量燃料、废油、轮胎和电池等;在员工财务和心理健康方面开展多项举措 [21] - 进入第二季度,公司有健康的潜在小规模收购项目储备,自4月1日以来已完成两笔欧洲小型交易 [24] - 公司认为自身在各业务板块的独特竞争地位使其在困难环境中仍能取得强劲业绩;在供应链挑战下,公司的库存和服务能力优于小型竞争对手 [58][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开局面临奥密克戎疫情、供应链限制、通胀压力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挑战,俄乌冲突进一步增加了业务的不确定性 [26][27] -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公司第一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对全年业绩充满信心,提高了财务指引 [10][47] - 预计供应链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仍需时间恢复正常;随着供应链改善,公司产品的价值主张将更具吸引力 [13][14] - 认为电动汽车的影响在2030年代之前不会显著体现,将其视为扩展产品组合和为客户提供更多产品的机会 [79] 其他重要信息 - S&P上周将公司评级上调至BBB - ,展望稳定;这一评级提升得益于公司2019年启动的卓越运营计划,将带来更低的抵押要求和更高的自由现金流灵活性 [33] - 董事会已批准每股0.25美元的季度现金股息,将于6月支付给5月19日登记在册的股东 [4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获得投资级评级后,延长付款期限的预期和进展如何? - 公司预计获得投资级评级将带来数亿美元的收益,但不会立即实现;欧洲供应商融资计划进展良好,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差距;预计2023年起这一收益将逐步显现 [56] 问题2:能否量化北美售后市场的库存水平和库存填充率与目标的差距? - 公司的填充率目前处于中高80%,未达到理想的90%以上水平;主要受供应链挑战影响,预计夏季中晚期新库存到货将有所帮助,但难以恢复到历史水平;公司认为自身的履行水平在行业内仍处于领先地位 [58] 问题3:批发业务中,总销量下降,新售后市场与回收再制造产品的情况如何? - 回收产品(特别是机械部件)和再制造产品(主要是发动机和变速器)销量增长良好;售后市场碰撞部件销量下降,该业务占北美营收的最大份额 [60] 问题4:指引中除自由现金流外其他指标均上调,是否因计划增加库存支出,差额是多少? - 各业务板块在第一季度均增加了库存;自由现金流未增加主要是由于应收账款增加,这是业务增长的正常现象;公司认为可以通过应付账款计划抵消库存增加的影响 [63][64] 问题5:在通胀环境下,保险公司是否更倾向于选择替代零部件,APU是否会有显著提升,State Farm的情况如何,对北美批发业务增长有何影响? - 目前保险公司更关注获取可用零部件,而非积极转向更高的APU;随着供应链问题缓解,公司产品有望帮助保险公司降低成本 [69] 问题6:小型竞争对手库存困难,这将如何影响市场竞争? - 供应链平衡后将对各方都有帮助;目前市场供应短缺,定价稳定,预计各方不会通过降价来争夺市场份额;公司认为自身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具有优势,将继续扩大市场份额 [71] 问题7:欧洲业务全年利润率预期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抵消不利因素,1 LKQ欧洲计划进展如何? - 尽管第一季度利润率受到俄乌冲突和客户破产的影响,但公司对全年实现两位数利润率充满信心;1 LKQ欧洲计划进展顺利,组织架构已完善,采购和劳动力效率仍有提升空间,IT系统部署按计划进行 [76][77] 问题8:随着全球汽车从内燃机向电动汽车转变,公司的定位和近期投资情况如何? - 电动汽车的影响是渐进的,预计2030年代之前不会显著体现;公司目标是成为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正在欧洲和北美制定相关计划,并进行了电池相关业务的收购 [79] 问题9:1 LKQ欧洲计划中,自有品牌项目的进展如何,目前自有品牌的占比和利润率差异如何,是否需要统一欧洲自有品牌? - 公司已对欧洲的自有品牌进行了大幅整合,由专人负责泛欧洲的自有品牌业务;目前自有品牌总占比约为10%,英国占比最高,德国最低;公司将有多个品牌,但会继续整合;自有品牌利润率更高 [81][82] 问题10:获得投资级评级后,公司的优先事项是否会转向更激进的股票回购,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偿还债务? - 公司的日常运营不会因评级提升而改变;目前债务水平合理,将继续遵循平衡的资本分配政策;重点是寻找业务增长机会,包括有机增长和小规模收购;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可用于股票回购 [85] 问题11:由于供应链问题,售后市场零部件短缺,是否会出现用 salvage 零部件替代售后市场零部件的情况? - 公司会在售后市场零部件缺货时,积极向客户推销回收零部件;公司是唯一同时提供回收和售后市场零部件的公司,这一策略体现了其双源采购战略的优势 [86][87] 问题12:公司应对通胀采取了哪些措施,在提价过程中对不同产品和市场的需求弹性有何了解? - 公司在通胀初期及时调整价格,与成本上涨相匹配;市场供应短缺,各方都在维持价格稳定;不同类型零部件的提价情况差异不大;美国的通胀压力比欧洲更明显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