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2.051亿美元,超过6月11日更新的指引,为2011年IPO以来第二季度最高,环比增长30.4% [7] - 第二季度毛利润4380万美元,同比下降18.6%,环比增长93.1%;毛利率21.4%,符合6月11日更新的指引,低于去年同期的27%,高于第一季度的14.4% [32][33] - 第二季度末现金流1.238亿美元,高于第一季度末的1.058亿美元;第二季度产生净运营现金流2880万美元,上半年为1720万美元 [39] - 第二季度应收账款9680万美元,较第一季度的9210万美元增加5.1%;库存6720万美元,较第一季度的8080万美元下降16.8% [40]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380万美元,低于第一季度的1120万美元和去年同期的840万美元;预计2019年资本支出低于2018年的约2900万美元 [41]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2.2亿 - 2.3亿美元之间,较第二季度增长9.7%,同比增长9.2%;毛利率在22% - 24%之间 [42][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OLED业务 - 营收7300万美元创纪录,环比增长50.4%,超过4月指引,同比增长17.4%;占显示业务的86.7%,高于第一季度的83.3%和去年同期的79%;上半年营收1.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9% [11] - 第二季度受益于亚洲六款新OLED智能手机的推出;40纳米显示驱动器占第二季度OLED营收的大部分,28纳米显示驱动器已量产,未来将成主要营收贡献者 [12] - 第二季度有四个新设计中标,包括两个28纳米驱动器和两个40纳米驱动器;28纳米驱动器自推出以来已有三个设计中标 [13] 功率标准产品业务 - 营收4770万美元创纪录,环比增长13.5%,同比增长19.2%;上半年营收8980万美元,同比增长14.1% [17] - 高端功率产品(包括超结MOSFET、IGBT和功率IC)占总功率营收的53.6%,环比增长近13% [17] - 超结MOSFET需求强劲,连续六个季度创营收纪录,主要需求来自超高清电视和工业照明市场 [18] - 电池FET设备营收达2008年业务推出以来最高水平;在亚洲约有十几个电池项目正在开发中,在一家领先智能手机制造商处拥有电池FET的最大市场份额 [19] 代工业务 - 营收73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7%,较第一季度增长28.1% [21] - 第一季度代工业务疲软源于客户库存调整以及公司对承接新代工业务更具选择性;第二季度早期生产的新产品比预期更快量产,计算、消费和通信领域需求强劲,BCD、E2PROM和混合信号技术需求增加,流片数量较第一季度增加 [22][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代工业务方面,公司直接的中国客户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大增长空间;客户无论位于美国、欧洲还是亚洲,都在中国开展业务,整体有很大增长潜力 [5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OLED业务战略是通过创新实现未来成功,已开发两款28纳米显示驱动器供主要智能手机OEM厂商采样,还有两款40纳米显示驱动器正在采样,另一款40纳米设备正在准备采样;到今年年底,将有七款40纳米和三款28纳米显示驱动器处于不同设计和生产阶段 [15][16] - 持续看好汽车市场对功率业务的长期增长机会,目前在汽车领域有六个设计项目,预计2021年汽车领域占功率分立器件营收的约5%,2022年占10% [20][21] - 对代工业务和Fab 4的战略评估正在进行中,决策将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股东价值为导向,可能的选择包括合资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并购等 [2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在应对宏观不确定性、贸易战担忧和行业客户库存调整的情况下,达到或超过预期;鉴于第二季度高于预期的营收表现和第三季度预计的环比增长,公司认为2019年总营收有潜力较2018年实现适度增长 [26][27]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将较第二季度增长7% - 12%,但提醒各业务季度营收分布通常差异较大,尤其是第四季度和第一季度,受季节性和其他因素影响 [28]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二季度工厂利用率处于80%的低端,高于第一季度的60%中高端,低于去年同期的90%低端;预计第三季度工厂利用率将因代工营收预期增加而提高 [34] - 第二季度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为1700万美元,占营收的8.3%,低于去年同期的1890万美元(占营收的9.5%)和第一季度的1810万美元,同比下降主要归因于某些员工激励、股权薪酬以及法律和咨询服务费用的减少;预计下半年SG&A费用与上半年基本持平 [37] - 第二季度研发费用(R&D)为1900万美元,占营收的9.3%,低于去年同期的2100万美元(占营收的10.5%)和第一季度的200万美元,同比下降主要归因于某些员工激励、外部服务费用和各种间接费用的减少;预计2019年不包括特殊费用的运营费用将略低于2018年 [3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OLED业务与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对比情况,智能手机市场是在复苏还是OLED业务在稳定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实现了长期增长? - 据市场研究,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增长不明显,但OLED部分在增长;公司在非三星和苹果高端手机之外的市场表现良好,有十几个终端客户,第二季度实现了健康增长 [46][47] 问题2: 功率产品中高端产品占比是否有潜力超过目前略超50%的水平,还是长期来看与低端产品保持这样的自然比例? - 公司希望继续增加高端产品的占比,高端产品包括超结MOSFET、IGBT和功率IC,几年后汽车业务启动也将带来高端产品的增长 [48] 问题3: 代工业务重组工作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如何,能否实现代工业务恢复到80%以上的水平,宏观环境是否影响重组工作? - 第一季度处于预生产阶段的一些新产品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全面生产,包括计算、通信领域,消费领域的部分现有客户群也在恢复;第二季度代工业务表现好于预期,预计第三季度将继续环比增长 [49] 问题4: 中国代工业务的市场环境如何,中国客户是否开始为代工产品重建库存? - 公司直接的中国客户规模相对较小,有很大增长空间;客户无论位于美国、欧洲还是亚洲,都在中国开展业务,整体有很大增长潜力 [54][55] 问题5: 功率业务中高端产品增长显著,超结MOSFET增长突出,产能和供应环境如何,如何满足加速的需求,供应商的产能限制是否得到缓解? - 公司在分立器件市场的增长可能超过市场整体;公司内部生产IGBT和超结MOSFET,并努力提高产量;公司是电池FET的市场领导者,部分功率IC也在内部生产;公司有内部和外部的方式来增加产能,以继续推动功率业务的增长 [56][58] 问题6: 2020年5G是否会成为OLED业务的催化剂,客户是否会因5G加速采用OLED,还是只是LCD向OLED的渗透率持续增加? - 5G和AI对功率要求高,公司的28纳米驱动IC是市场上功耗最低的设备,相比40纳米可再降低20%的功耗,这在构建5G智能手机或具有大量人工智能的手机时具有显著优势;从LCD向OLED的渗透正在逐渐发生,在中国,终端客户的OLED手机占比从2018年的20%增长到30%,预计一年后将达到40%;折叠屏手机是未来趋势,需要一个或多个驱动IC,且将基于5G,这将凸显低功耗设备的优势 [59][63]
MagnaChip(MX) - 2019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