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从2021年Q3的500万美元增长至2023年Q2的5200万美元,若保持当前速率,年底运营率将达6000万美元 [5] - 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3%,2023年上半年收入较2022年增长38% [8] - 毛利率大幅提升,季度和半年度分别增长81%和185%,从40%提升至48%(取决于调整后毛利率还是毛利率) [8] - 自2021年Q3以来有机增长47% [10][30] - Q2的EBITDA为负2300万美元,其中约1300万美元为研发费用 [10] - Q2法律费用为200万美元,运营净现金使用为2800万美元,实际净支出为2150万美元,每年利息收入约5000万美元 [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获得一家大型航天公司的大量机器订单,且后续还有更多订单,产品线全面开花 [3] - DeepCube人工智能取得重要进展,其他公司对购买该深度学习机器用于其制造运营感兴趣,有望成为独立的利润和收入来源 [31] - 今年在材料方面进行了重大投资,三个季度几乎将所有研发投入其中,将于11月行业展会上公布重大进展 [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行业估计目前规模为150亿美元,到本十年末将增长至300亿美元 [73] - 选取的四到五家同行公司中,除一家有5%的增长外,其他公司均出现净收缩,而公司实现了33%的增长 [3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并非基于购买3D打印公司,而是基于使行业更高效和盈利的原则,将推进三到五笔并购,其中两笔涉及大型公司 [35][76] - 行业有400多家公司,多数公司未盈利且现金即将耗尽,需要进行整合,公司认为应沿着协同效应和聚焦垂直市场的合理路线进行整合 [27][53][74] - 公司专注于云制造,将行业转变为通过云和人工智能管理的数字行业 [5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基本面强劲,将延续过去的增长态势,有信心实现收入增长和业务拓展 [35] - 认为行业整合是必然趋势,公司将引领这一进程 [75] - 公司拥有11亿美元现金,有能力利用资金进行并购或股票回购以提升股东价值 [36][6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已向法院申请为期一年的2.27亿美元股票回购 [22] - 公司面临一场代理权争夺,有股东呼吁投票,目前距离投票结束还有10天,管理层认为对手不了解公司业务,是出于自身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 [12][14][15] - 对手相关基金约占公司股份的12% - 15%,其余约85%为零售股东,管理层正在努力争取零售股东的投票 [19][42][4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近期宣布的新大订单是来自现有客户还是新客户,何时发货并确认收入 - 该订单是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客户是一家全球领先的航空航天公司,为首次合作客户,部分产品将于本季度发货,部分将于下季度初发货,若首单成功,客户有望购买更多机器 [46][47] 问题2: 收购Additive Flow的财务信息,包括收入、成本和收购价格 - 由于技术敏感性和竞争因素,决定不公布相关数字,该技术先进,客户优质,但数字较小,公司能够承担不公布的后果 [25] 问题3: 对代理权争夺早期投票结果和获胜机会的看法 - 来自加拿大的两家基金及相关招募的基金约占公司股份的12%,成本约为每股2.5美元,公司需争取约16 - 17万零售股东的投票,这些股东买入价格大多高于每股5美元,但他们不习惯投票,若能让40% - 50%的零售股东投票,公司将大幅获胜 [42][43][44] 问题4: 终止收购Stratasys后,增材制造行业整合阶段的展望 - 行业需要整合以实现盈利,目前多数公司未盈利且现金即将耗尽,公司认为应沿着协同效应和聚焦垂直市场的合理路线进行整合,公司的战略是基于使行业更高效和盈利的原则,将推进并购并采用“购买并增长”的方式 [52][53][76] 问题5: 目前投票情况如何 - 目前约有3000多万股已投票,总股本为2.5亿股,通常股东在最后几天投票,目前投票数低并不意外 [60] 问题6: 除Markforged和公司外,其他同行是否在消耗资本,是否会破产 - 公司肯定会实现增长,希望其他公司能明智地进行整合而非破产,以Velo 3D为例,该公司现金耗尽后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但股价下跌,且毛利率低、业务模式不佳 [77]
Nano Dimension(NNDM)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