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uantumScape(QS) - 2021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QSQuantumScape(QS)2021-10-27 08:5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运营费用为5400万美元 排除股票薪酬后为4100万美元 符合预期 全年现金运营费用预计在1.3亿至1.6亿美元之间 [12] - 第三季度资本支出为3900万美元 全年资本支出预计在1.35亿至1.65亿美元之间 2022年资本支出将显著高于2021年 [12][13]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消耗为6800万美元 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消耗在2.6亿至3亿美元之间 预计年底流动性将超过13亿美元 [14] - 第三季度GAAP净收入为1500万美元 包括6900万美元的非现金公允价值调整 排除该调整后净亏损为5400万美元 符合预期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单层电池在第三方实验室测试中复制了去年12月展示的性能 在25°C 1C充放电速率 100%放电深度和3.4个大气压下完成800次循环 [4] - 4层电池在1小时充放电速率和25°C下完成1000次循环 容量保持率超过80% 10层电池在第一代产品中已完成300次循环 [7] - 继续改进高能量密度LFP电池 通过改进正极材料和制造工艺 结合锂金属平台为OEM客户提供降低成本的机会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与第二家全球销量前十的汽车OEM达成协议 该OEM已在其实验室测试了公司的电池 并同意评估将其用于预系列原型车和最终量产车 [5] - 该OEM承诺从QS-0预试生产线购买10兆瓦时的电池 前提是达到技术里程碑 虽然近期经济价值在数百万美元 但代表重大长期机会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用分阶段扩展制造能力的策略 包括扩展工程线 预试生产线QS-0 以及与大众合资的生产线QS-1 [9] - 董事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十年目标 包括累计交付1太瓦时的电池 相当于20个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的年产量 [10] - 公司认为电动汽车的世代性转变与锂金属电池技术相结合 代表了脱碳和股东价值创造的非凡机会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其技术是唯一满足汽车行业基本要求的下一代电池 包括在25°C 1C速率下完成800次循环并保持80%以上容量 [17] - 公司认为任何需要锂金属箔作为起点的方案都将面临严重的成本挑战 因为锂箔成本和制造复杂性 [18] - 公司认为其技术可以为OEM客户提供机会 在解决供应链问题的同时 解决传统LFP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根本挑战 [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完成了所有假设普通股认股权证的赎回 简化了资本结构 从第四季度开始将不再产生与这些认股权证相关的公允价值调整 [15] - 公司认为其无锂阳极设计不需要购买锂金属 因为100%的锂来自预锂化的正极 这与需要锂箔的方案不同 [26] - 公司认为地球上有足够的锂资源来满足长期需求 并且与顶级汽车OEM的密切关系有助于确保材料供应 [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与竞争对手相比 QuantumScape的优势是什么 - 公司认为其是唯一展示满足汽车行业基本要求数据的下一代电池公司 包括在25°C 1C速率下完成800次循环并保持80%以上容量 而竞争对手要么使用液态电解质 要么使用硫化物电解质 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 [17][18] 问题: 与第二家OEM合作的战略意义 - 该协议代表第二家全球销量前十的OEM验证了公司技术 并承诺购买10兆瓦时的电池用于预系列和最终量产车评估 如果达到里程碑 该OEM的规模可能为公司带来显著收入 [21][22] 问题: 制造工艺改进和隔膜厚度 - 隔膜厚度在数十微米范围内 已达到商业相关尺寸 从单层到4层再到10层电池的进展表明在质量 一致性和产量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 [31][32] - 2022年目标是向客户提供几十层的样品 2023年从预试生产线提供足够数量的样品用于预系列测试车 [35] 问题: 与第二家OEM的潜在合作模式 - 可能采用两种模式: 完全由QuantumScape拥有的设施 或类似大众的合资模式 尚未做出最终决定 [37] 问题: 制造设备采购中的经验教训 - 在设备评估过程中获得了大量经验 包括尝试了许多有效和无效的方法 这些工作增加了公司的商业秘密组合 [43][46] 问题: QS-1的进展 - 目前重点仍在QS-0 认为如果能在QS-0上执行良好 就能获得启动QS-1所需的知识 目前不认为选址是启动QS-1的瓶颈 [53] 问题: 2022年交付给OEM的电池尺寸 - 电池尺寸将因OEM而异 但都在70x85毫米的商业相关尺寸范围内 可能略有不同 但不会相差数倍 [54] 问题: 提高产量和厚度的措施 - 主要关注三个领域: 薄膜质量 一致性和产量 这些因素相互关联 随着向更大规模工具过渡 预计会看到持续改进 [60][61] 问题: 10层电池的产量和挑战 - 未披露具体产量数字 但正在转向10层电池 2022年目标是交付几十层的电池 多层电池的挑战在于提高产量和一致性 [63] 问题: 1太瓦时目标的可行性 -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 相当于20个超级工厂的年产量 但公司认为如果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需求是存在的 并且有能力建立足够的生产设施 [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