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ES AI (SE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SESSES AI (SES)2022-08-15 01: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运营费用为191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50万美元 [12] - 第二季度基于股票的薪酬费用为550万美元 [12] - 2022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为72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0万美元 [12] - 第二季度总研发支出为1130万美元,由JDA合作伙伴报销410万美元 [12] - 2022年第二季度总务和行政费用为11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80万美元 [13] - 第二季度产生了2900万美元的非现金收益,与发起人RNO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相关 [13] - 2022年全年,公司预计运营现金投资在7000万至8000万美元之间,与上一季度指引一致 [14] - 第二季度资本支出为750万美元,符合季度预期 [14] - 公司预计2022年总资本支出在2500万至3500万美元之间,与初始指引一致 [14] -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05亿美元,公司认为这笔资金足以支持其实现商业化 [15] - 第二季度运营活动和资本支出所用现金约为2080万美元 [15] - 2022年全年,公司预计总现金使用量在9500万至1.15亿美元之间,到2023年预计仍将拥有超过3亿美元的流动性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上海工厂目前有每月生产几千个100安时电池的能力,但目前每天仅生产约30个电池 [17] - 公司已开始收集电池在不同充电场景、温度和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并与JDA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分享,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部分数据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是唯一一家与全球汽车制造商达成A样品联合开发协议(JDA)的下一代锂金属电池公司,目前共有3份协议,分别与通用汽车、现代和本田签订,且正在与其他OEM进行积极对话,有望达成更多JDA [6] - 产品开发重点包括开发和制造50和100安时的大型电池,改进材料电解质和涂层以提高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探索电池回收方法 [8] - 上海工厂在4月因疫情关闭后已恢复运营,韩国新工厂预计在第三季度末投入使用 [8][9] - 除汽车领域外,公司还在探索无人机和eVitals等领域的机会,并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的Betterworks活动中提供更多细节和产品演示 [9] - 到2023年年中,公司将为3个JDA合作伙伴交付并优化A样品,开始从A样品向B样品过渡,并继续建立关键材料的供应链 [1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兴趣持续增长,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充电基础设施不断扩大,公司认为对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从未如此强烈,支持锂金属电池成为电池领域的下一个重大突破 [6] - 公司认为《降低通胀法案》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举措,激励了许多成熟公司与公司加强合作,支持公司在Avatar生态系统内发展锂金属电池及相关业务,并将中国和韩国成熟高效的供应链复制到北美 [22] 其他重要信息 无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上海工厂的现状、产能、日产量以及与客户分享的数据情况 - 公司目前有每月生产几千个100安时电池的能力,但目前每天仅生产约30个电池,目的是先解决小规模生产中的问题,避免大规模生产时出现问题 [17] - 公司已开始收集电池在不同充电场景、温度和生命周期阶段的数据,并与JDA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分享,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公布部分数据 [17] 问题2: 关于Avatar的开发情况,内部开发重点以及是否有新招聘 - Avatar开发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上海和韩国的生产线安装传感器收集制造数据,二是建立基于物理和机器学习的电池模型,利用制造和性能数据训练模型,以监测电池健康状态 [18] - 由于小电池积累的数据更多,目前Avatar在小电池上的应用比大电池更成熟,但显示了其在大电池上的潜力 [19] - 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招聘 [19] 问题3: 今年剩余时间的资本支出方向 - 公司将完成韩国工厂的建设,该工厂将于10月底为一个JDA合作伙伴投入使用,并计划进一步扩建以支持另一个JDA合作伙伴 [20] - 公司将继续建设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增加生产线,以服务多个OEM,并进行内部开发工作和Avatar的电池测试 [20] 问题4: 对《降低通胀法案》的看法以及公司如何适应 - 公司仍在研究法案细节,但总体认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举措 [22] - 该法案激励了许多成熟公司与公司加强合作,公司的韩国和中国合作伙伴对将业务转移到北美表现出浓厚兴趣,支持公司在Avatar生态系统内发展锂金属电池及相关业务,并将中国和韩国成熟高效的供应链复制到北美 [22] 问题5: 非汽车应用的商业化周期与汽车应用相比是长还是短 - 公司预计非电动汽车应用(如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将比汽车领域更快,虽然市场更分散,但发展速度更快 [23] - 公司对锂金属电池在不同应用场景有不同的性能阈值要求,随着技术改进接近汽车应用目标,也能满足其他市场需求,公司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的活动中进行非汽车市场的产品演示 [23] 问题6: 与其他OEM的测试过程通常需要多长时间 - 由于公司在现有3个JDA项目上取得了进展,与新OEM合作时可以从更成熟的数据基础开始,通常测试过程需要1至1.5年 [25] - 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将3个A样品JDA项目中的一个推进到B样品阶段,同时开发第四个甚至第五个OEM JDA项目 [25] 问题7: 从A样品过渡到B样品的时间线和具体标准,以及商业化时对生产电池工厂的投资情况 - 公司目前处于A样品阶段,预计明年年中达到B样品阶段,标准是50和100安时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充电率、安全性、高温阻抗等方面满足OEM的A样品规格要求 [28] - B样品阶段将用这些电池构建模块和电池组,并在少量车辆上进行测试,预计需要约一年时间到2024年年中达到C样品阶段,C样品将在更多车辆上进行测试 [28] - 公司定义的商业化是在解决了A样品和B样品的技术、制造和供应链挑战,并获得B样品和商业合同后开始建设制造工厂 [29] - 目前上海和韩国的工厂仅用于A和B样品生产,规模太小不适合商业化生产,达到C样品及以后,公司将与OEM合作伙伴确定合适的地点,很可能在北美建设更大的制造工厂 [29] 问题8: 锂金属阳极规模化的情况,是否会成为公司未来的资本负担,投资更多来自公司还是合作伙伴 - 公司与几个合作伙伴合作,公开披露的大股东包括天齐锂业和Ivanhoe,还与其他锂相关合作伙伴合作 [30] - 公司预计在几个月后宣布合作和可能的合资企业,以扩大锂箔生产规模并降低成本 [30] 问题9: 2022年下半年和2023年研发支出在上海和韩国制造方面的大致分配情况,以及2023年支出是否会有变化 - 研发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成本、材料和实验室相关成本以及软件开发成本 [33] - 随着试点生产线的扩大和工程师及研发人员的招聘增加,全球范围内的人员成本将上升,包括上海、韩国和美国 [33] - 随着上海和韩国工厂产量的增加,材料成本作为研发费用的一部分也将增加,预计今年和明年都会增长 [33] - 软件开发方面,随着Avatar的发展和测试工作的增加,这部分支出也将增加 [34] - 虽然没有2023年的具体数字,但预计这些方面的支出在2023年和今年下半年都会有所增加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