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营收9.98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2.3%,虽受2.3%外汇逆风影响仍超指引区间中点 [24][103] - 调整后营业利润1.93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5.7%,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从上年同期的18.7%提升60个基点至19.3% [3][24][25] - 调整后净利润1.41亿美元,增长14%,调整后每股收益0.92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 [3] - 第一季度自由现金流6000万美元,过去12个月自由现金流3.59亿美元,预计2023年自由现金流转化率约为调整后净利润的75% [31] - 2023年3月底净杠杆率为3.3倍,预计未来2 - 3年降至1.5 - 2.5倍 [15] - 预计2023年外汇对营收构成0.7%的逆风,对每股收益构成0.08美元的逆风 [32] - 第二季度调整后营业利润率预计同比提高40个基点至19.4% [1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性能传感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7.51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汽车营收因市场增长和定价提高而增加,但受不利营收组合、新产品推出延迟和外汇影响;重型车辆越野营收因强劲增长和洞察业务收购影响而增长,但受不利外汇影响 [27] - 营业利润1.884亿美元,营业利润率25.1%,同比略有下降,主要因不利外汇因素 [28] 传感解决方案业务 - 第一季度营收2.46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4%,工业营收因市场疲软(尤其是暖通空调家电)和不利外汇而下降;航空航天营收因市场定价和内容增长而强劲增长 [29] - 营业利润697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28.3%,增长主要因定价提高,但受收购和剥离业务影响有所抵消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市场增长仅20个基点,令人失望,但2022年第四季度为1180个基点,过去12个月为630个基点,高于预期范围 [8] - 预计第二季度汽车市场整体下降约1.5%,但公司预计在市场下降和外汇逆风情况下实现2%的增长 [77] - 中国市场第一季度较2022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17%,市场从跨国供应商向本土品牌转移,公司在本土品牌的产品含量低于跨国品牌 [48][5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预计未来10年服务的终端市场将发生重大变化,电气化趋势将扩展到车辆以外的设备类别,公司将专注于电气化和洞察业务的增长机会 [9] - 公司计划今年在与大趋势相关的研发上投资6000 - 7000万美元,以设计和开发差异化解决方案 [13] - 公司目标是到2026年实现20亿美元的电气化营收,并将电动汽车每辆车的产品含量提高到内燃机汽车的两倍 [21] - 公司已从两家最大的暖通空调制造商获得每年4000万美元的营收,预计该解决方案将广泛应用,未来5年可创造5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10] - 公司在电动车辆机电制动领域取得领先,预计到2027年该领域传感器市场规模达2.5亿美元 [22] - 公司利用在暖通空调压力传感领域的领先地位,开发了用于检测制冷剂泄漏的气体检测传感器新类别 [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终端市场预计将因通胀、高利率、各地衰退风险和其他地缘政治事件而保持波动,但公司业务组织模式和增长战略强大、有韧性且可靠 [33] - 公司管理层有在动荡市场中运营的经验,将继续执行增长计划,专注于提高利润率、自由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 [34] - 公司对长期实现21%的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目标有信心,但需要更好的业务量来推动 [54] - 公司对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持乐观态度,尤其是向电动汽车的转型 [64][68] 其他重要信息 - 2023年4月1日起,公司设立新的洞察报告部门,从第二季度开始将报告三个业务部门的财务结果:性能传感、传感解决方案和洞察 [30] - 公司第一季度偿还了2.5亿美元的可变利率定期贷款,计划本季度偿还剩余约2亿美元 [14] - 公司宣布将季度股息提高至每股0.12美元,预计5月24日支付给5月10日登记在册的股东 [1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3年中国汽车和工业市场的需求趋势及市场状况如何 - 第一季度北美和欧洲市场增长,中国市场(主要是中国)较2022年第一季度大幅下降17%,市场从跨国供应商向本土品牌转移,公司在本土品牌的产品含量低于跨国品牌;公司预计市场会好转,管理层将前往中国实地考察 [48][50][51] 问题: 第二季度价格生产力提高的信心来源以及为何未看到更多运营杠杆 - 价格执行良好推动了第一季度利润率扩张,第二季度也将继续;从第一季度到第二季度,薪酬成本上升,抵消了部分营收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这是正常的薪酬周期趋势 [39][52] 问题: 实现21%调整后营业利润率目标的信心来源及驱动因素 - 21%是公司的目标利润率,预计随着时间推移实现,主要驱动因素是业务量的改善;公司认为通过投资和管理,长期实现该目标是可行的 [54][83] 问题: 第一季度订单趋势及各终端市场的订单与发货比情况 - 第一季度各终端市场表现较好,营收高于指引;汽车、重型车辆越野和航空航天市场表现较好,全球工业市场表现不如预期,主要受住房、商业地产以及主要家电、暖通空调和工业照明业务的影响 [42] 问题: 第二季度汽车市场增长预期与第三方估计存在差距的原因以及银行业收紧可能带来的行为变化 - 公司对第二季度汽车市场的估计更为保守,主要基于与客户的沟通和订单情况;公司认为行业有能力实现第三方估计的产量,但最终需求仍不确定;目前尚未看到原始设备制造商采取激励措施和其他融资机制来缓解市场挑战,但对汽车市场的长期增长仍持乐观态度 [63][66][85] 问题: 汽车市场终端市场指导与IHS估计存在差距的原因以及中国本土品牌与跨国品牌产品含量差异的背景 - 差距可能是因为公司认为IHS过于乐观,也可能与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采购来源和现有库存有关;中国本土品牌的产品含量约为跨国品牌的一半,公司正在积极与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包括中国本土生产商)合作,争取为下一代电动汽车提供服务 [67][87][90] 问题: 如何看待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库存水平以及是否存在过多传感器库存影响全年产品含量的问题 - 公司认为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库存模式正在向更及时的库存管理转变;第一季度未看到有意义的库存变化,但会继续密切关注;北美市场的车辆库存天数在第一季度末有所增加,但仍远低于正常范围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