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tereotaxis(STXS) - 2022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STXSStereotaxis(STXS)2022-08-10 03:3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62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910万美元,主要因本季度仅确认部分机器人系统收入,去年同期为两个系统 [26] - 本季度经常性收入56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610万美元,反映出手术量的不利因素和医院临近更换周期导致服务收入的减少 [27] - 2022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营收的76%,系统毛利率为16%,经常性收入毛利率为83% [28] - 2022年第二季度运营亏损和净亏损均为520万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340万美元和120万美元;调整后运营亏损和调整后净亏损为250万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负60万美元和正160万美元 [29] - 第二季度负自由现金流为18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10万美元,2020年第二季度为120万美元;截至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510万美元,无债务 [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收到三份Genesis系统订单,均来自美国,两份为替换周期系统,一份是现有医院客户建立第二个机器人实验室的订单 [9] - 目前系统订单积压超过1200万美元,订单转化率超99%且有大量不可退还的预付款 [11] - 过去一个季度有11名电生理研究员从研究员计划毕业,预计今年毕业19人,自该计划推出以来全球共有65名研究员毕业 [13] - 6月《心房杂志》特刊收录16篇同行评审出版物,涵盖公司技术在心律失常治疗等多方面的应用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中国手术量减少近70%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创新战略包括移动系统、独立消融导管组合、拓展技术到新血管内适应症的设备、中国特定产品生态系统和用于手术室广泛连接的数字平台五个关键支柱 [15] - 一个月前提交了专有机器人导航消融导管MAGiC的CE Mark申请,预计最早在年底获得批准后进行商业化 [16][17] - 预计明年年中左右推出移动机器人,目前系统的硬件、电子和软件方面进展顺利 [18] - 与MicroPort的合作进展良好,预计2023年下半年在中国形成全面的产品生态系统;原计划年初获得监管批准并首次推出,现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 [19] - 向FDA提交MAGiC导管前瞻性IDE试验的申请,等待年底完成的某些动物试验 [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商业环境仍受疫情相关的供应链、监管、人员和经济干扰影响,医院采购决策和建设项目延迟,供应链可靠性未改善,各项费用面临通胀压力 [6][7] - 尽管财务结果不佳,但公司在商业和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对未来充满信心,技术需求持续,创新管道不断推进,商业团队不断壮大,同时保持财务稳定和实力 [8] - 本季度营收是公司表现的异常情况,系统订单和积压支持全年系统营收和整体营收增长的指引,但医院建设延迟带来风险,可能导致部分积压订单收入推迟到明年确认 [32][34] - 公司致力于财务审慎和纪律管理,对财务状况有信心,预计年底现金约3200万美元且无债务,正常运营业务每季度现金消耗率约100万美元,无需额外融资即可推进战略 [36][38] 其他重要信息 - 上周两名经验丰富的商业领袖加入公司,他们的技能和地域重点互补,将指导公司商业活动 [23][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分析当前销售漏斗、替换渠道和新市场渠道的情况,以及与年初相比的变化 - 公司在管理销售管道的基础设施方面取得进展,美国已全面运营,美国以外正在运营中;整体销售漏斗情况良好,与年初相比无显著差异,管道中有数十个系统,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全球范围内替换周期和新市场系统都有不错的范围,订单速度与增长指引一致,有望提高 [43][44][45] 问题2: 请介绍某客户中心建立第二个机器人实验室的决策情况,以及公司在IDN方面的定位和销售策略 - 该医院有使用公司系统的良好历史经验,基于技术的临床价值和经济价值决定购买第二个机器人;公司认为在临床数据和医院经济价值方面有足够经验与大型IDN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目标是建立关系以更广泛地推广机器人技术,但此类讨论较大且具战略性,发展情况难以预测 [47][48][49] 问题3: 请确认移动RMN系统的预计推出地区、设计情况以及实现时间表的信心水平 - 预计明年年中至少在欧洲或美国其中一个地区推出,两个地区推出时间可能相隔几个月;系统开发包括机械、电气、控制软件、用户界面软件等方面,虽面临供应链等挑战,但各部分正在整合;尚未开始系统测试,预计年底前开始VNV测试并提交监管批准申请,有信心按时间表推出 [56][57][58] 问题4: 请介绍MAGiC射频消融导管在美国市场的IDE试验启动时间、试验设计以及美国批准的可能性 - 欧洲提交申请需要大量测试和动物研究,美国IDE提交大部分要求与欧洲相同,但FDA额外要求约十几项动物研究,公司正在建立动物研究能力,预计年底完成研究并立即提交IDE申请;预计试验设计为针对一种特定心律失常的约150名患者的研究,随访期最长三个月;由于心律失常常见、有安装用户基础且导管可与现有系统配合使用,预计试验招募和随访将较快完成 [60][61][62] 问题5: 请介绍公司未来商业基础设施和团队建设的计划 - 公司重视财务审慎管理,随着产品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将更加关注商业团队建设;欧洲将是重点关注地区,预计随着MAGiC导管推出,明年将大幅扩充欧洲商业团队,可能翻倍,且从财务角度看风险较低,可根据特定客户对导管的采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招聘 [68][69] 问题6: 请介绍7月和8月医院建设环境是否有改善迹象,以及积压系统订单转化的障碍 - 目前仍看到医院建设延迟,去年底收到的部分订单原预计现在安装,但交付时间仍不确定;积压订单转化的障碍包括部分与大型医院建设项目相关,如整层楼或多个实验室的建设,一个实验室的延迟可能影响后续实验室,导致多米诺效应 [74][77] 问题7: 请介绍MAGiC在欧洲推出后,各地点切换使用的预期速度以及地区差异 - 部分国家获得CE Mark后可立即推出,只需签订医院采购合同;部分国家如北欧国家和法国有招标程序,在通过招标前只能部分采用,可能需要6个月到1年时间;其他国家如荷兰、比利时、德国等无物流障碍;医生方面,部分医生愿意率先使用,部分医生希望看到同行有良好结果后再尝试;公司正在为欧洲约30多个医院客户制定详细业务计划,以确保获批后能高效推进 [79][80][81] 问题8: 请介绍医院的资本支出环境,以及他们在建设项目延迟情况下的订单意愿 - 公司仍定期收到订单,建设延迟通常会导致订单延迟,但医院仍需升级和建设实验室,最终会下订单,只是交付和安装时间可能进一步延迟,这主要是时间问题而非是否下单的问题 [88][89] 问题9: 请介绍MAGiC在欧洲的真实世界研究情况,包括患者数量、随访时间和选择方式 - 欧洲上市后研究的具体设计将在与欧洲认证机构的后续讨论中明确,公司提出的研究设计是针对更广泛心律失常的研究,预计涉及低数百名患者,将在欧洲多个地点进行,有助于建立导管在欧洲的广泛数据 [91] 问题10: 请确认当前系统积压的金额和系统数量 - 系统积压超过1200万美元,由于系统组成复杂,包括X射线组件、机器人组件和大屏幕显示组件等,且存在部分发货情况,难以精确定义为单个系统数量,总体为中高个位数的系统 [93] 问题11: 请介绍替换和新市场项目的组合情况以及未来趋势 - 两者组合良好且相对均衡,后期管道中替换周期项目越来越多,过去一个季度已有体现,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也会如此;公司重视新市场项目的推动,管道中仍有多个新市场医院项目,后期管道可能更偏向替换项目 [96][97] 问题12: 请介绍本季度系统利用率情况以及趋势 - 排除亚洲市场影响,本季度整体利用率良好且高于平均水平,新市场和Genesis系统使用情况令人满意;如华沙的新系统在相关会议上得到好评,应用于多种心律失常治疗;整体利用率相对稳定,亚太地区第二季度有压力,但公司有相对稳定的经常性收入基础 [99][100][101] 问题13: 请介绍公司认为最有吸引力的血管内相邻领域,以及中国特定产品生态系统的最新情况和吸引力 - 公司认为机器人磁导航技术在血管内手术有诸多优势,研发创新日提到五个有挑战和未满足医疗需求的临床应用领域,包括神经介入、介入心脏病学、外周动脉疾病、AAA移植物和癌症栓塞,公司正在构建相关介入设备生态系统;中国方面,尽管第二季度受干扰和隔离影响,但与MicroPort的合作仍在推进,产品生态系统包括机器人和X射线系统的监管批准、与Microbot映射系统的集成以及多种导管的开发,预计明年下半年该生态系统将形成,不同方面可能在不同时间可用,届时可借助Microbot的商业组织推动更广泛的采用 [106][107][112] 问题14: 在2022年面临宏观挑战的情况下,新系统安装的整体商业策略是否有变化 - 总体战略没有实际变化,公司技术有很大价值,但在电生理市场份额不到1%,公司在商业方面采取正确措施以获得公平市场份额,同时进行战略创新,包括使产品更易采用、拥有专有一次性产品、建立销售团队和构建技术生态系统,以应用于多个临床领域 [118][119] 问题15: 请介绍自12月创新日以来,公司在神经血管适应症方面与相关机构和医生的互动反馈,以及团队内部的乐观程度 - 第二季度公司接待了两名来自不同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第三或第四季度初可能还会有更多医生来访;神经介入中,能够导航曲折血管的临床价值显著,许多患者因难以到达治疗部位而无法获得治疗或治疗困难,公司工具可提高到达目标部位的效率和安全性,这是价值所在,随着工具推向市场,有望在临床文献中得到验证 [125][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