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ynthetic Biologics(TOVX) - 2020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第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010万美元,预计当前现金状况可支持公司运营至至少2021年第一季度 [31] - 2020年第一季度,一般及行政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10万美元增至140万美元,增长21%,主要因保险成本、注册费和法律成本增加 [33] - 2020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从去年同期的240万美元降至160万美元,减少32%,主要因间接项目成本降低、2019年裁员及SYN - 020制造成本下降 [34] - 2020年第一季度,基于股份支付的费用为6.5万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研发费用中基于股份支付的费用为1.8万美元,去年同期无此项费用;其他收入为3.8万美元,去年同期为4.4万美元,主要为利息收入 [33][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SYN - 010项目 - 与西达赛奈医学中心合作开展的2b期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原计划持续推进,但受疫情影响,3月下旬暂停新患者招募,已入组患者可完成12周治疗,预计2020年第三季度进行无效性分析,以决定后续是否恢复入组 [18][19] SYN - 004项目 - 原计划与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合作在2020年第二季度开展1b/2a期临床试验,受疫情影响推迟,初步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开始,推迟可减少2020年剩余时间该项目的费用支出 [24][26] SYN - 020项目 - 第一季度在新药研究申请(IND)所需的毒理学研究、分析方法开发和GMP生产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预计本季度晚些时候提交IND申请,同时公司继续评估IAP可能有显著治疗益处的潜在临床适应症 [3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重新调整临床开发策略,以应对政府和医疗组织的建议以及临床开发合作伙伴对疫情的响应,重点关注审慎的现金管理和财务监管,通过修订财务计划减少现金消耗,延长现金储备使用时间 [14][37] - 公司继续推进GI和微生物组相关临床项目组合,支持临床开发合作伙伴和全球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工作 [39][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一季度原本进展顺利,但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正努力应对不确定性,根据疫情调整临床开发策略 [37] - 公司预计随着临床开发合作伙伴对疫情的响应,研发费用将减少,当前现金状况可支持公司运营至至少2021年第一季度 [32][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认为SYN - 020的IAP口服制剂在减轻胃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方面有潜在益处,有望治疗与慢性肠道炎症相关的胃肠道和全身性疾病,目前正将癌症治疗继发的放射性肠病作为首个适应症进行研究 [28][2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医院给出的重启临床试验的指导意见是否现实 - 公司与西达赛奈和华盛顿大学团队保持定期沟通,认为目前从宏观层面和医院微观层面都获得了最好的信息,除非情况有重大变化,预计指导意见不会有大的变动,但如果情况向好,指导意见可能改变,项目重启时间会提前 [45][46] 问题2: SYN - 010若在第三季度无效性分析后需继续入组,最终数据预期如何 - 结果取决于无效性分析结果,分析将判断研究是否值得继续,之后会与研究方和赞助商西达赛奈讨论继续研究的可能性和时间,但目前不清楚西达赛奈何时能恢复正常,因此也不确定研究何时能重启 [48][49] 问题3: 公司是否申请或获得小企业贷款或工资保护资金 - 公司作为上市公司,认为这些资金更适合真正有需要的人,公司未裁员也不打算裁员,所以未申请此类资金 [53] 问题4: 随着更多患者使用抗生素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关注度增加,SYN - 004(ribaxamase)是否有可能吸引合作伙伴或加速开发 - 公司认为该想法有道理,但开展大型临床试验仍需在全球招募大量研究点;ribaxamase在抗生素使用增加的人群中有应用机会,但合作情况不确定,需要进行相关教育和推广;该产品可预防抗生素导致的胃肠道损伤,理论上应能增加产品吸引力,关键在于资源问题 [59][60][62] 问题5: SYN - 010的无效性分析中,潜在合作伙伴认为怎样的数据有吸引力,已入组患者数量和无效性分析规模如何 - 合作伙伴希望看到产品有差异化,如试验有疗效、剂量反应良好以及其他附加益处;无效性分析将决定研究是否继续,需等待分析完成后,结合医院和临床试验的整体情况,确定继续研究所需的时间和患者数量 [65][66] 问题6: 若SYN - 004的GVHD试验按计划2021年第一季度启动,是否有望在2021年底获得数据 - 若2021年第一季度启动试验,至少有一个队列可能会报告数据;如果情况好转,试验可能提前启动;目前公司仍在推进该项目,如与华盛顿大学合作、建立安全数据监测委员会、设置数据库、向FDA提交最终修订方案等,待获得批准即可推进临床试验 [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