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ltra Clean (UCTT) - 2020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总营收3.63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5.4% [18] - 产品部门营收2.944亿美元,增长5.9%;服务业务营收6890万美元,增长3% [18] - 总毛利率为21%,上一季度为22%;产品毛利率为17.5%,上一季度为17.8%;服务毛利率为36%,上一季度为39.3% [19] - 运营费用为343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3540万美元;占营收百分比从10.3%降至9.4% [20] - 总运营利润率为11.6%,与第二季度的11.7%基本持平 [20] - 产品部门利润率从10.5%提升至10.8%;服务部门利润率从17.1%降至14.9% [21] - 本季度每股收益0.73美元,净利润2990万美元;上一季度每股收益0.75美元,净利润3050万美元 [22] - 本季度税率为18.1%,上一季度为18.8%,预计2020年税率维持在18% - 19% [22] - 本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1亿美元,上一季度为2.144亿美元;运营现金流为1970万美元,上一季度为1750万美元 [23]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在3.45亿 - 3.75亿美元之间,每股收益在0.63 - 0.77美元之间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产品部门业务几乎所有客户的业务量都有所增加,获得了一个主要客户的新订单;新加坡工厂达到创纪录的1亿美元营收 [6][7] - 服务业务在IDM和OEM客户中均有增长,按第四季度指引中点计算,全年营收将比去年增长30%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表现显著优于2020年整体WIB市场 [9] - 自2015年以来,WFE市场增长不到2倍,公司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增长超过一倍,来自第二大客户的收入几乎增长两倍 [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16年初开始计划将收入翻倍并提高盈利能力,专注半导体市场,通过战略收购和多元化产品组合实现目标 [10] - 今年有望实现约14亿美元的年收入,几乎是2015年的三倍,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从五年前的10%提升至65% [11] - 未来三年的目标是达到20亿美元的收入,计划在产品部门增加第三个可报告客户 [13] - 公司通过优化运营、实施新流程、提高设施利用率和战略扩张全球布局,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疫情加速技术变革、5G推动移动需求、新CPU架构支持高性能服务器和云计算、AI和机器学习推动半导体内容丰富化,预计2021年行业需求将持续增长 [15] - 公司业务平衡,产品和服务业务在所有设备类型中均有广泛覆盖,预计客户在前沿领域建设晶圆厂将加强市场条件和行业盈利能力 [16] - 虽然意识到疫情可能带来的宏观逆风,但公司证明了能够在困难环境中快速执行、大规模创新并成功应对挑战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第三季度提前还清了4000万美元的循环贷款,并额外自愿偿还了780万美元的B类定期贷款,本季度B类定期贷款还款总额达到1000万美元 [2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指导范围的可见性是否有变化 - 情况变得更可预测,供应链情况清晰,客户和其他供应商的表现也更稳定,指导范围从4000万美元缩小到3000万美元,比几个季度前更清晰 [27] 问题: 公司销售对中国国内半导体公司和通过OEM客户的销售占比,以及美国政府行动的风险 - 中国贸易行动基本按预测发展,风险主要集中在一家逻辑芯片代工厂,公司对其有一定但相对适度的敞口 [29] 问题: 第三季度产品收入显著增长的来源,以及是否有第四季度收入提前到第三季度 - 各方面表现强劲,台积电和三星等客户的支出增加,未发现季度间的显著收入转移 [33] 问题: OEM客户对明年第一季度的看法 - 公司不提供具体季度的指导,所有客户对2021年全年的预测都很强劲,预计增长率约为10%,目前无法预测第一季度的情况 [34] 问题: 第四季度IDM客户内存晶圆厂利用率下降对服务业务收入的影响 - 目前未看到内存领域晶圆厂利用率下降,预计一家大型逻辑代工厂从14纳米升级到10纳米时,服务业务会有一个季度的小幅下降,之后将恢复满负荷运营 [36] 问题: 产品业务的当前产能情况,以及是否需要建立库存 - 产品多为定制设备,不需要大量库存;公司有能力暂时大幅提高产能,马来西亚工厂将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增加产能 [41] 问题: 2021年NAND闪存市场复苏对服务业务和零件清洗业务的影响 - 公司密切关注,正在一些地点增加产能以支持业务增长,在北美会根据工厂产能情况调配资源 [43][44] 问题: 业务增长带来的费用增加是增量还是大幅提升 - 目前是增量增加,公司会谨慎控制运营费用,确保处于运营利润率模型的高端 [45][46] 问题: 达到20亿美元收入目标时的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预测 - 目前预测还太早,利润率取决于收入增长方式(收购或有机增长)等多种因素,公司对当前的利润率模型范围感到满意 [49] 问题: 第四季度的债务偿还计划 - 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会继续考虑偿还额外债务,预计会有类似上一季度的额外还款,但具体金额不确定 [50] 问题: 与OEM的新订单和与光刻客户的新合作的详细情况 - 一个现有高产量客户因行业发展增加外包需求,公司赢得了一个项目;与光刻客户的合作始于约一年前,工程师已嵌入对方团队,参与新产品设计,预计新产品明年中晚期开始带来收入增长 [51][52] 问题: 光刻业务的收入增长时间 - 目前通过收购的一家公司有现有产品的收入,新参与的产品预计明年中晚期开始收入增长 [56] 问题: 逻辑代工厂转换对清洁业务的影响 - 虽然有部分零件预处理的业务抵消,但由于晶圆厂大部分时间停产,蚀刻和涂层业务减少,清洁周期也相应减少 [58] 问题: 马来西亚新工厂成本降低的主要来源 - 主要是降低制造成本,产品的大部分物流成本由客户承担,新工厂劳动力成本较低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