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公司收入减少56%,约600亿港元;归属亏损216亿港元,调整后亏损139亿港元 [5] - 2020年末净借款738亿港元,较2019年末减少;无限制流动性286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 [20] - 2020年运营成本490亿港元,每可用吨公里成本上升41%;燃料成本因飞行减少和使用高效飞机而降低,同时有2.2亿港元无效套期保值损失准备 [29][3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客运业务 - 客运需求极弱,2020年大部分时间运营低于10%,仅客运收益率略有上升 [24] 货运业务 - 货运业务表现最佳,通过提高收益率和载运率增加了收入;2020年第四季度载运率高达79% [26][28] 子公司和联营公司业务 - 以客运收入为主的子公司和联营公司业绩不佳,如香港快运亏损17亿港元;以货运为主的则表现较好,如香港货运业绩较2019年有所改善 [31][32][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新冠疫情对香港航空业影响巨大,客运量急剧下降,不仅国泰航空和港龙航空受影响,其他使用香港机场的航空公司也如此 [2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取“生存、资本重组、重组”策略应对疫情影响,包括管理运力、降低成本、进行资本重组和业务重组等措施 [7] - 公司认为双品牌战略(国泰航空的全服务航空公司和香港快运的低成本航空公司)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4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期来看,预计到2024年市场将恢复到2019年水平;短期来看,由于香港旅行和检疫限制严格且无国内旅行,前景不确定 [35][36][37] - 公司对长期业务充满信心,认为香港作为大湾区航空枢纽,加上政府和股东支持以及第三条跑道的发展,具有长期优势 [38] - 2021年客运航班运力预计上半年远低于疫情前的25%,全年远低于50%;货运需求强劲,但运力仍受限 [41][4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0年进行了78亿港元的一次性调整,包括24亿港元的重组成本、港龙航空的税务损失注销和28亿港元的飞机减值费用 [16][19] - 重组后每月现金消耗减少5亿港元,但2月新的机组检疫措施使每月现金消耗增加3 - 4亿港元 [42][4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香港 - 新加坡旅行气泡有无新进展,新措施和需求增长预期如何 - 旅行气泡取决于香港和新加坡的疫情情况,目前两地政府正在积极讨论,暂无时间表 [48][49] 问题2: 香港机组检疫措施持续时间,限制解除后机组和飞机重新部署速度 - 检疫措施时长由政府根据疫情决定,公司鼓励机组接种疫苗,接种后将与政府讨论调整检疫安排 [50] 问题3: 新机组检疫措施下,如何减少每月3 - 4亿港元的额外损失 - 公司将继续从各方面寻找减少现金消耗的方法,包括与供应商合作,进行成本降低和延期支付 [51] 问题4: 今年有多少架飞机在退役前不太可能重新投入使用 - 2020年已对34架飞机进行减值处理,这些飞机2021年不会重新投入使用 [52] 问题5: 鉴于2021年第一季度几乎无业务,下半年是否有望实现V型复苏以达到近50%的运力,香港政府何时可能放宽检疫规则 - 目前情况动态变化,难以预测,公司将保持灵活,抓住机会 [53][54] 问题6: 鉴于需求下降,是否考虑调整燃油套期保值策略 - 公司有标准的燃油套期保值政策,目前无调整计划 [55] 问题7: 推迟空客和波音飞机交付在2021 - 2023年能节省多少资本支出 - 管理层无法立即提供该数字,将后续回复 [56] 问题8: 截至2020年12月的206亿港元受限流动性是否包括78亿港元的过渡贷款安排 - 包括 [57] 问题9: 2021年潜在减值情况,是否会与2020年类似 - 目前评估基于2020年结果,但情况不确定;若复苏推迟6个月,可能有8亿港元飞机减值 [58] 问题10: 是否与政府就接种疫苗的机组人员豁免检疫进行对话 - 公司与政府保持密切沟通,优先让机组接种疫苗,将继续与政府对话 [59][60] 问题11: 疫苗物流业务贡献有多大 - 目前疫苗运输量占总货运量比例不大,但公司将继续争取更多业务 [61] 问题12: 是否仍从香港机场管理局获得补贴或回扣,何时到期 - 目前仍在获得机场管理局的各项折扣,机场管理局每两个月延长一次,预计在行业困难时会继续提供帮助 [62] 问题13: 有多少条国泰港龙航线恢复,是否仅往返中国,成功恢复的有多少条 - 公司有意恢复大部分国泰港龙航线,目前已用国泰航空品牌恢复了五条航线,恢复情况取决于客运需求、机场时隙和航权等因素 [63]
CATHAY PAC AIR(CPCAY) - 2020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