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1 2024 营收增至 128 亿欧元,同比增长 9%,主要因商业飞机交付数量增加 [18] - Q1 2024 调整后息税前利润(EBIT adjusted)从 2023 年 Q1 的 8 亿欧元降至 6 亿欧元,反映了商业飞机交付增加、对冲利率恶化、为未来投资以及直升机业务从去年 Q1 强劲表现下滑等因素 [19] - Q1 2024 报告的息税前利润(EBIT reported)为 6 亿欧元,息税前调整总额基本持平 [20] - 财务结果为正 2.29 亿欧元,主要反映了某些股权投资重估的积极影响,核心业务税率约为 27%,本季度有效税率为 34%,受净递延税资产减值影响 [21] - Q1 2024 净收入为 6 亿欧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 0.76 欧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0.59 欧元 [21] - Q1 2024 客户融资前自由现金流为负 18 亿欧元,主要受营运资金变化影响,包括因执行增产计划导致的库存增加,A400M 继续对自由现金流造成压力 [24] - Q1 2024 资本支出为负 0.5 亿欧元,反映了对工业系统的投资,预计 2024 年资本支出将继续增加,但增速低于前一年 [24][25] - 截至 3 月底,净现金头寸为 87 亿欧元,流动性仍高于 30 亿欧元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商业飞机业务 - Q1 交付 142 架飞机,同比增长 12%,交付情况符合计划,预计全年交付分布将后重 [8] - 本季度预订 170 份总订单,A320 系列预订 96 份总订单,使积压订单达到 7177 架,其中约三分之二为 A321;宽体机记录 74 份总订单,包括来自韩亚航空的 33 份订单,截至 2024 年 3 月底,积压订单达 8626 架 [10][11] - 营收同比增长 13%,主要因交付数量增加;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从 2023 年 Q1 的 6 亿欧元降至 5 亿欧元,交付增加被略不利的汇率、为未来投资(如增加劳动力和研发费用)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影响所抵消 [31] 直升机业务 - Q1 交付 50 架直升机,比 2023 年第一季度少 21 架;营收同比下降 9%至 5 亿欧元,反映交付量下降,部分被服务业务抵消;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降至 7100 万欧元,也受员工持股计划影响 [32] 国防与航天业务 - 营收同比增长 4%,主要受空中力量业务推动,部分被航天系统不太有利的阶段安排所抵消;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也反映了航天系统较低的盈利能力,特别是与去年下半年进行的完工估计(EAC)更新有关 [33] - 2024 年至今交付 1 架 A400M 飞机,继续开展开发活动以实现修订后的能力路线图,改装活动与客户密切配合推进,第一季度未确认重大净影响,但在技术能力资格认证及相关成本、飞机运营可靠性、成本降低和确保总体交付量方面仍存在风险 [3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直升机业务在民用和军事市场均呈现积极态势,Q1 净订单为 63 份,而去年 Q1 为 39 份,主要集中在轻型和中型领域;在今年的直升机博览会上,宣布了来自全球客户的 40 份确定订单和 115 份意向订单,包括与沙特直升机公司签署的框架协议;还与中国 Skyco Leasing 签署了 6 架 H175 直升机合同,以及日本海岸警卫队的 3 架 H225 直升机后续订单 [12][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在 2028 年将 A350 月产量提高到 12 架,取代 2026 年达到月产 10 架的原计划;继续朝着 2026 年月产 75 架 A320 的目标前进,预计 XLR 型号将于今年 Q3 投入使用;A330 继续目标在 2024 年达到月产 4 架 [8][29][30] - 公司强调安全、质量、诚信、合规和安全是核心支柱,将继续与全球供应链合作伙伴密切合作,适应并投资全球工业系统,以支持增产计划 [37][38] - 公司与塔塔集团合作在印度建立 H125 直升机总装线,该设施将服务于印度民用市场并出口到一些邻国 [14] - 公司确认正在就 Spirit Aerosystems 可能被波音收购的潜在后果进行早期讨论,探讨各种选择 [3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依然复杂,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挑战持续存在,供应链仍是增产的关键因素,但公司认为目前的困难情况不会改变全年指导目标 [6][61] - 宽体机市场商业势头强劲,公司产品特别是 A350 具有竞争力,声誉不断提升,有望逐步改善定价,但市场仍具挑战性 [62] - 公司对实现 2024 年指导目标有信心,预计剩余九个月的 EBIT 将比去年增加约 10 亿欧元,主要得益于更高的交付量、一次性费用不再重复以及各部门的业绩改善,但也面临研发费用略有增加、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 [43][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预计 Ariane 6 将于 2024 年 6 月 15 日至 7 月底进行首飞,这对公司和欧洲独立进入太空具有重要意义 [16] - 公司 2024 年指导目标保持不变,预计交付约 800 架商业飞机,调整后息税前利润在 65 亿至 70 亿欧元之间,客户融资前自由现金流约为 40 亿欧元 [35][3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1:如何看待今年剩余时间 EBIT 的阶段分布以及对 EBIT 指导目标的信心水平? - 回答:Q1 受一些不会在今年剩余时间重复的因素影响,如员工持股计划、去年招聘成本和对冲利率影响。为达到指导目标中点,剩余九个月需比去年多实现约 10 亿欧元 EBIT,主要来自更高的交付量、一次性费用不再重复以及各部门业绩改善,但也面临研发费用增加、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等不利因素 [42][43][46] 问题 2:如何理解国防与航天业务的亏损,是否有新的费用产生? - 回答:亏损与去年下半年进行的完工估计(EAC)更新有关,这些更新使合同盈利轨迹略有下降,此外还有一些轻微的阶段安排不利因素 [48][49] 问题 3:图卢兹总装线及美国和中国工厂的进展如何,A220 加拿大合同谈判停滞是否影响全年指导交付和现金流? - 回答:A320 系列生产系统进展顺利,图卢兹生产线已提前交付首架 A321,美国和中国工厂建设正在进行,预计 2026 年达到年产 75 架的产能;A220 合同谈判目前预计不会对指导目标产生影响 [53][54][55] 问题 4:供应链情况是否比预期更差,是否有新问题,特别是发动机公司是否有阻力;宽体机订单定价是否比预期更好? - 回答:供应链环境未改善,但不会改变指导目标,发动机情况相对稳定甚至略有改善;宽体机市场情况良好,A350 等产品竞争力强、声誉提升,有望逐步改善定价,但市场仍具挑战性 [60][61][62] 问题 5:GTF 发动机交付是否符合合同承诺,A350 增产至月产 12 架的供应链是否有保障,是否仍期望在 2026 年达到月产 10 架? - 回答:GTF 发动机交付在 2024 年符合合同承诺;在宣布 A350 增产至月产 12 架前进行了供应链准备评估,认为供应链有能力支持;月产 10 架不再是官方目标,但在达到月产 12 架的过程中会经过该产量 [67][68][69] 问题 6: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否按部门员工比例分配,是否每年 Q1 都会有;国防与航天业务何时能实现更高利润率? - 回答:ESOP 按部门员工比例分配是合理的假设;公司每年会重新决定是否实施 ESOP,但员工期望继续实施;国防与航天业务通过转型计划有望提升盈利能力,但实现中高个位数利润率需要几年时间 [74][75][78] 问题 7:竞争对手波音的问题对空客供应商的不确定性是否有间接影响;鉴于印度订单规模,是否考虑在印度设立商业飞机总装线或最终完工中心? - 回答:波音的不确定性给供应链带来额外压力,部分供应商已向空客反馈;目前不考虑在印度设立商业飞机总装线,但在印度的业务活动、采购、团队和员工数量都在显著增长,已在印度设立 C295 总装线,并宣布与塔塔合作设立 H125 总装线 [81][82][84] 问题 8:A350 从月产 10 架增至 12 架所需的投资计划(包括场地、工具和人员)如何;国防与航天业务全年利润率预计如何? - 回答:A350 原生产系统设计产能约为月产 13 架,目前增产至月产 12 架在原设计范围内,主要是工具、投资和人员方面的边际投资;国防与航天业务全年预计实现稳健的中个位数利润率,相比去年有所改善,朝着公司目标前进 [87][88][90] 问题 9:员工数量增长对 Q1 业绩的影响以及全年趋势如何;终止与 ATOS 关于 BDS 交易的原因是什么,为此预留的现金如何处理,是否会用于 Spirit 相关讨论或其他机会? - 回答:员工数量增长对 Q1 业绩有一定负面影响,但公司将通过效率措施应对,全年影响为低三位数的负数;公司未为 BDS 交易预留现金,交易未达成是因为从空客角度看,风险大于机会 [97][94][96]
Airbus(EADSY)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