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rcedes-Benz(MBGYY) - 2023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Mercedes-BenzMercedes-Benz(US:MBGYY)2023-07-27 18:4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汽车销量增长6%,厢式货车销量大幅增长90%,推动营收健康增长,息税前利润(EBIT)优于去年同期,自由现金流强劲增长至34亿欧元,净工业流动性保持健康水平,且在二季度支付了股息 [7] - 汽车业务方面,调整后EBIT为38亿欧元,CFBIT调整后为38亿欧元,现金转化率为1;销售费用因营销、销售及代理薪酬等因素略有上升,研发成本因未来平台和技术(尤其是MB.OS)增加;营运资金负5亿欧元,贸易应付款减少3.6亿欧元,生产水平在二季度略低于销售 [17][20][21] - 厢式货车业务表现出色,二季度销售近12万辆,营收增长25%,调整后EBIT为8亿欧元,现金生成也为8亿欧元,销售回报率调整后为15.5% [23][26] - 移动出行业务面临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渗透率承压,但电池电动汽车在美国有积极趋势;调整后EBIT为4.5亿欧元,股权回报率调整后为12.8%;新业务在二季度有所增长,投资组合保持稳定 [28][30] - 集团调整后EBIT为52亿欧元,计入相关调整后账面EBIT为50亿欧元,自由现金流工业为34亿欧元,净工业流动性(NIL)从季度初的290亿欧元降至季度末的260亿欧元,支付股息56亿欧元,二季度进行6.4亿欧元的股票回购 [31][32][3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高端车型占比及增长表现良好,本季度增长12%,电池电动汽车(BEV)销量翻倍以上 [8] 厢式货车业务 - 总销量增长19%,私人用途和商用厢式货车均有增长,主要市场(欧洲和亚洲)销量增加;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8%至5000辆,eSprinter车型换代,后续有望带来增长动力 [25] 移动出行业务 - 面临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整体渗透率承压,但电池电动汽车在美国因相关政策有积极趋势;盈利能力受金融服务领域高再融资利率和激烈竞争影响,利润率下降;新充电业务开始取得进展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短期内经济复苏未达预期,政策走向待观察;BEV市场中,入门/大众市场竞争激烈,价格驱动明显,而高端和豪华市场采用率尚未提升;公司在40万人民币以上市场地位合理,二季度有显著增长 [59][60][80] - 欧洲市场,BEV销售情况因各国激励政策不同而异,公司上半年BEV销售成功;德国市场存在负面报道,激励政策如租赁补贴9月逐步取消,市场环境动态变化 [8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执行六大支柱战略,注重保障运营最优,采取平衡的市场进入策略,关注价值而非单纯追求销量;继续扩大BEV规模,推进BEV产品推出 [41] - 在供应链管理上,通过与芯片供应商签订多年合同进行深度采购,在电池原材料方面也采取行动锁定供应链 [42] - 客户方面,加速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在更多市场引入直销模式,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和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推出下一代信息娱乐系统作为MB.OS的前奏 [43][44] - 产品架构上,公司在整个集团层面致力于四大架构的研发,包括入门级车辆的MMA、核心车辆的MB.EA,将高性能品牌AMG带入电动未来,厢式货车部门也在研发电动架构;背后有下一代电动传动系统和梅赛德斯 - 奔驰操作系统两大技术平台项目支撑 [45][46] - 行业竞争方面,公司认为在电动传动系统上目前具有竞争力,但未来两到三年将全面革新;在数字方面,要成为数字架构的主导者,在中国市场与相关科技公司合作打造适合当地的数字环境 [69][70][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环境动态变化,全球经济下半年整体增长动力可能较为疲软,通胀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平均水平,央行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对消费者、企业和经济增长产生压力;不过能源价格预计将低于去年,供应链状况改善将继续有利于汽车市场 [34][35] - 汽车业务方面,预计下半年销售节奏与上半年相当,全年销售与去年持平,2024年销售不低于2023年;销售回报率全年指导不变,预计原材料成本在下半年有所缓解,但仍有一次性商品费用和二手车业务的潜在逆风 [35][36][37] - 厢式货车业务,上调销售指导至显著高于去年水平,调整后销售回报率指导上调200个基点至13% - 15%,现金转化率提高至0.7 - 0.9 [38] - 移动出行业务,股权回报率指导保持在12% - 14%,下半年因竞争环境和充电网络运营成本增加,预计处于该区间较低水平,中期目标为14% [39] - 集团层面,确认集团收入指导不变,上调集团EBIT指导至去年水平,上调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导至略高于去年水平 [4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加州自动驾驶系统Level 3认证,即将在德国推出高速公路自动变道功能 [11] - 成为首个在美国车辆中对ChatGPT进行beta测试的制造商,客户反馈积极,信息娱乐系统使用率提高 [12] - 与特斯拉达成协议,明年向美国客户开放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还与其他OEM共同投资建设全面的充电基础设施 [13] - 德国市场在本季度切换至直销模式,进展顺利,海外市场如土耳其也在推进 [14] - 完成俄罗斯业务活动的出售 [2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关于产品组合和品牌豪华车型 - 提问:供应限制缓解后,是否按无约束基础生产,不再优先生产高端车型;公司是否有将概念车(如Vision One - Eleven)投入生产的计划及时间框架 [50] - 回答:公司一直坚持价值高于销量的策略,重点关注高端车型增长,核心和入门级车型根据盈利增长模式管理;Vision One - Eleven主要用于展示AMG.EA的技术信息,虽无生产目标,但公司有很多令人期待的产品在规划中 [51][52] 问题2:关于BEV供应链和中国市场 - 提问:能否量化已确保的BEV原材料供应及时间;在精炼环节的调查进展;如何应对中国市场消费者偏好差异,对平台战略和成本的影响 [56] - 回答:在BEV原材料供应上,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与电池合作伙伴深入合作锁定需求,同时参与相关项目;对中国市场长期看好,虽短期经济复苏未达预期,但政府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举措;BEV市场中,入门/大众市场竞争激烈,公司在高端市场谨慎推进,战略上考虑中国客户需求,将其纳入架构规划 [57][59][62] 问题3:关于中国市场合作和2024年销售预期 - 提问:是否考虑与中国合作伙伴在BEV低端产品上进行更深入合作;为何在7月底就表示2024年销售不低于2023年 [67] - 回答:公司在技术转型中,强调保持对梅赛德斯 - 奔驰产品工程的控制;在电动传动系统和数字方面,虽有竞争力但将进行重大改进,在中国市场分别采取本地采购和与科技公司合作的策略;对于2024年销售预期,基于当前订单摄入的稳定势头、产品推出计划(如GLC和E - Class)以及今年高端车型和BEV的增长趋势,同时坚持价格和利润率优先于销量的策略 [68][72][74] 问题4:关于业务指标和中国市场竞争力 - 提问:解释汽车业务二季度的销量、结构和定价指标;预测下半年外汇和原材料情况;评价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及新工厂(包括EQE和EQS SUV)的作用 [76] - 回答:二季度汽车业务中,销量增长为积极因素,定价是最大推动因素,产品组合与去年二季度相比有利,与一季度相比略不利;下半年预计原材料有顺风因素,但仍有一次性商品费用和二手车业务逆风,销售和利润率将延续上半年势头;在中国市场,公司在40万人民币以上市场有增长,整体BEV采用率在全球老牌制造商中处于领先地位,未来投资将带来更多发展 [77][78][80] 问题5:关于欧洲BEV市场和代理销售模式 - 提问:欧洲(德国)BEV订单摄入情况,德国是否需要增加补贴;代理销售模式实施后的效果和改进方向 [83] - 回答:欧洲BEV市场因各国激励政策不同而异,公司上半年BEV销售成功,预计市场环境动态变化,呼吁政策保持一致性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代理销售模式在德国市场切换顺利,公司作为制造商需适应零售商思维,虽有学习曲线,但认为直销模式是正确方向 [8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