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rcedes-Benz(MBGYY)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Mercedes-BenzMercedes-Benz(US:MBGYY)2023-04-28 18: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收入同比增长8%,息税前利润(EBIT)达55亿欧元,同比增长5%,自由现金流为22亿欧元,净投资负债(NIL)达290亿欧元 [8] - 汽车业务销售和收入均增长8%,平均销售价格(ASP)同比增长6%,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略高于40亿欧元,客户服务息税前利润达30亿欧元 [14] - 厢式货车业务销售增长12%,收入增长25%,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达7.19亿欧元,销售回报率达15.6%,现金流达4.5亿欧元 [27][28] - 出行部门新业务和投资组合基本稳定,但调整后息税前利润较去年异常高水平有所下降 [3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业务 - 高端车型销量增长18%,AMG车型销量增长43%,xEV销量增长24%,BEV销量近乎翻倍,xEV份额达18% [9][13] - 净定价持续强劲,连续6个季度实现两位数利润率 [9] 厢式货车业务 - 一季度销售9.9万辆,盈利能力因净定价提高和销量增加而显著改善 [25] - EV销量增长22%,2023年将有新车型加入电动产品线 [27] 出行部门 - 整体盈利能力稳定,投资组合发展平稳,渗透率接近50%目标 [32] - 净信贷损失维持在低水平,但高利率环境加剧了融资领域竞争,对息差造成压力 [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欧洲市场一季度订单量低迷,但订单储备有望支持未来销售;美国市场需求保持健康;中国市场在春节后需求回升,一季度末订单量强劲 [4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高端豪华战略,推进向全电动未来转型,加大对未来平台和技术研发投入,如MB.OS [8][9][20] - 举办资本市场活动,介绍MB.OS战略和ESG进展,宣布与谷歌等新合作 [11] - 出行部门支持电动汽车销售,构建全球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客户体验 [34] - 行业竞争激烈,尤其在低端市场和电动汽车领域,公司通过稳定定价和产品组合应对竞争 [75][7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仍较疲软,通胀虽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位,欧美央行货币政策收紧,银行业动荡带来新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犹存,但能源价格波动减小,全球供应瓶颈有望进一步缓解 [39] - 各业务部门全年业绩指引基本维持不变,但有望达到指引上限,汽车和厢式货车业务销售和利润率有望提升,出行部门股本回报率稳定 [42][45][46]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周成功将俄罗斯业务转让给投资者Avtodom,一季度对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无重大影响,出行部门预计在交易生效时产生低三位数欧元亏损,但对流动性和资本资源无重大影响 [40] - 计划于5月16日进行厢式货车战略和业务虚拟更新 [2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客户对提价反应及E - Class定价预期,以及英国AC模式交易价格情况 - 公司预计客户对A - class和GLC提价反馈积极,GLC需求旺盛,E - Class上市后也将获积极反响;英国直销模式进展顺利,对净定价和折扣管理有积极影响,库存虽有压力但未来有优化潜力 [54][55][56] 问题2: 高端车型在集团销售中的短期和中期占比,以及厢式货车部门是否会从集团分离 - 公司希望高端车型占比继续增长,但未明确具体比例,强调保护该领域定价重要性;厢式货车部门在集团中定位良好,具体情况将在5月16日活动中说明 [60][61][63] 问题3: ASP各组成部分未来季度预期,以及毛利率在通胀压力下的走势 - 公司将延续成功定价策略,但ASP增长速度可能不如过去6个季度;2023年主要货币汇率已较好对冲,产品组合对ASP无结构性稀释风险;虽宏观通胀有下降趋势,但供应链通胀仍将带来一定逆风,公司将保持净定价为正 [67][69][71] 问题4: 欧洲订单需求动态、BEV定价调整,以及中国市场前景、库存和相关时间点 - 欧洲订单量有望随消费者信心恢复而改善,公司将在保护定价前提下应对竞争;中国市场一季度末销售和需求势头良好,公司将聚焦高端市场;未提及中国库存和相关时间点具体信息 [74][75][77] 问题5: 是否计划在Q2减少产量及地区,成本负担变化,以及各地区EV业务趋势 - 公司将根据商业机会调整生产和库存,库存管理是持续工作;成本通胀压力全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供应链费用需考虑;美国BEV业务势头良好,欧洲次之,中国因高端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BEV转型较慢 [81][83][85] 问题6: 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进展、影响及定价策略 - 英国已完成转型,德国市场将于下半年迁移,预计到2025年约80%欧洲市场完成转型;该模式对客户、公司和经销商均有益,公司将保持稳定定价策略 [88][90][92] 问题7: 产品组合在剩余年份的情况,以及对特斯拉牺牲利润换规模和销售软件订阅策略的看法 - 公司预计高端车型占比将按全年指引提升,多款产品将推动组合优化;公司认为软件订阅是车辆未来一部分,但不会改变公司以新车销售为主的盈利模式 [96][97][98] 问题8: 全年指引中宏观和残值缓冲部分是否变化,供应链补偿情况,以及出行部门Q1 EBIT是否为运行率或上限 - 公司对全年业绩更有信心,预计达到指引上限;供应链补偿将个案处理,不会成为未来基线;出行部门息差可能进一步收窄,信贷风险成本预计上升,全年股本回报率指引为12% - 14%,有望达到上限 [103][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