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公司 四川福德基前(天练集成公司)[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公司发展历程与团队情况 1. 发展历程 - 公司2012年成立,创始团队04年参加机器人比赛,创业近10个小伙伴来自该比赛。2015年在新浙港挂牌。公司发展过程中取得近60项发明专利,总专利项数约150项。[2] - 公司成立前,创始团队09年开始创业活动,通过学校和本地企业做相关创业活动开发产品。成立初期主要做飞镖自动化,从12年做到20年左右,主要集中在仪器仪表领域,有全国最大燃气表厂上海增南这样的成功案例。[3] - 12年底决定做斜波减速机、伺服驱动和机身控制器三个方向,目前只有斜波减速机在19年正式量产后发展较好,今年出货量预计在5万3到5万5台。[4] - 在发展过程中做了特种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为后来人形机器人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5] 2. 团队情况 - 核心团队以机械电子和人工智能为主,有4人做人工智能。胡总本人研究生学人工智能,团队成员包括吴建、陈刚等创始人,岳总是后来加入的投资人。[2][3] (二)产品情况 1. 斜波减速机 - 市场表现与客户情况 - 2024年斜波检测器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9月和10月月度环比数据不错,前5大客户中有国内知名做人形机器人一体化关节的EU。1 - 6月销售量增长约30%几,毛利率从去年的16%几提升到今年的30%以上,预估今年全年出货量在5万3到5万5台。[1][9] - 除了工业机器人领域增长快,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也获得不少客户,如浙江人行基层中心、帕西尼、开普勒、银河通用等,还通过EU间接供货给其他客户。[9] - 成本与技术优势 - 斜波减速机核心设备如擦纸机、滚纸机、表面强化材料设备、轴承磨床(改造普通机床得到)等完全自主研发,固定资产投入在相同产能下只有同行的几分之一,均价不到600元时毛利率已达30%几,未来还有挖掘空间。[7] - 开发了表面耐磨强化技术,除了在斜波减速机中使用,还可在其他行业推广,如钢铁行业特殊轴承实验中提高了耐磨性。[8] 2. 人形机器人 - 产品特点与技术优势 - 第一代样机机身实测重量4.3公斤,带1.25千瓦时电池,自由度多达71个(抛开菱角手整个身躯有41个自由度),髋关节控制扭矩达456米,核心零部件如自研斜波检视机、驱动器、伺服电机等大多自研,除少量传感器采用第三方产品。[12] - 有独特的关节设计,如髋关节整球形关节集成两套电机和检测机,腿部除了前后左右倾斜小腿还有旋转自由度,腰部除了常规动作还可左右平移,肩部可实现多种耸肩动作,力量展示方面双腿负重身段可达125公斤,单腿65公斤等。[13][14][15] - 采用基于强化学习的端对端神经网络控制方案,有机械视觉识别、强化学习的基层行走控制、基于大模型和机械力的移动机型抓取等技术展示。[16] - 应用场景与发展规划 - 目前在航天、物流、教育等领域有应用前景,已小批量给大学提供样机,如重庆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还有军工项目人形机器人飞行员,中国有一万多架老旧战斗机可能需要部署,目前机身已到军区登机场景,目标明年上半年升空,下半年优化后小批量产。[18][19] - 正在研发T1 Alpha型号,自由度控制在40 - 50个,更像1米67左右中国男性身材;还有T mini型号,身高1米3,针对娱乐科研提供高性价比人形机器人硬件平台,希望两年左右将价格做到10万人民币附近,T1 Pro全尺寸机身目标售价15 - 25万。[20] 3. 协作机器人(超新电化机器人) - 机身轻(自动在8公斤以内),外形纤细,抓中比高(额定1比1,极限2比1是全球最高水平),与目前市面上其他协作机器人有很大不同。[10][11] (三)产能规划与融资情况 1. 产能规划 - 斜波减速器目前工厂最大产能一年约6万多台,今年可能做到5万多台,产能趋于饱和。如果单纯考虑普通行业客户,2025年可能扩充5 - 10万台产能,设备投入约3000万。[26] - 有军工项目可能带来较大需求,如果项目成功,2025年可能在上述基础上额外扩充10万台产能,已在珠海年初拿地,8000万定增完成后启动建设,新增产能往那边放一部分。2026年将根据人形机器人市场情况进一步部署斜波减速机产能。[27] 2. 融资情况 - 正在做一轮融资,估值7亿已报到股转审核,定增金额约8000万,这轮做完后根据产品情况合适机会推出下轮定增,下轮估值可能10亿左右,募集1 - 1.5亿资金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核心技术开发。[21] (四)市场竞争相关 1. 斜波减速机市场竞争 - 2024年自身方面,起步检时期生产工艺成熟、量有增长、产品品质提升、成本降低,使得毛利率提升,客户数量增加但新客户还未起量。[23] - 在工业机器人市场,斜波减速机大客户依赖问题未完全解决;在人形机器人关节方面,斜波减速机需求定制化成分多,人形机器人关节技术方案未完全收敛,下半身还有多种方案并存,目前还未到起量阶段,但未来前景广阔,一台人形机器人平均对斜波减速机用量预估在10台左右。[24] 2. 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 - 在人形机器人训练方面,目前公司更多精力集中在硬件和小脑部分,依托大模型的操作相关如成功率、泛化能力等还未深入研究,正在与清华大学等团队合作借助外部人工智能力量加快落地。[31] - 未来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出现类似安卓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竞争格局,大公司做模型,小公司拼硬件,人形机器人公司可能会用大公司的模型适配自己的硬件,硬件方面的性能、外形、重量、成本、可靠性等将成为竞争点。[35][36] 三、其他重要内容 1. 在山东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推广表面强化技术,主要瞄准杂钢行业的轴承需求开展业务。[29] 2. 公司与华为系人形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合作,但受到赛里斯会议邀请(会议延后)。[38] 3. 斜波减速机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主要从性能(精度、僵性、寿命、噪音等)优化;在协作机器人领域设计了与电机融为一体的超新量化机身关节,打破传统结构并拥有相关专利技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从传递效率、安装方式、与其他部件集成、总线通信等方面优化。[39][40][41] 4. 目前工业机器人使用的斜波减速机成本最低,未来人形机器人起量后可能价格会比较卷,成本可能低于工业机器人用的斜波减速机。[42] 5. 工业机器人对斜波减速机负载能力要求相对低一些,协作和人形机器人在体积有限情况下要提高负载能力需更多工夫,但人形机器人对精度要求比工业机器人稍低。[42][43] 6. 与绿地斜播对比,公司斜波减速机产品性能不输,均价550左右时毛利率达30%多,绿地价格降到700左右,公司认为自己产品售价是市场底价,原因是核心设备自研。[44] 7. 目前与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上没有组织性合作。[45]
川渝机器人链:川机器人近况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