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涉及公司 长阳科技[1] 二、核心观点及论据 (一)反射膜 1. 基本盘反射膜较稳定,年增速5 - 10个点[1]。 2. 已进入A公司供应链体系,三年内全部切换为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超60%,毛利率36%,年净利润有望达2亿[1]。 (二)光学基膜 1. 供过于求,国内产能低端,公司产能2亿吨,营收2亿元[1]。 2. 有意向OCA离型膜、增亮膜转变,第四季度末利润转正,全年可能亏损,明年一季度合肥高端基膜产线投产,结构升级,预计明年光学基膜扭亏(上半年产线新建,扭亏有压力,全年能转正),控制在二条线,不再扩产[1]。 (三)电池干法隔膜 1. 比亚迪3月供货,7月正式批量供货,年初中了5.6亿平米标,从今年三季度开始,每月1000万平,四季度每月1500万平[1]。 2. 由于比亚迪新生产基地需重新验证,上半年亏损较大,但到四季度可能满产,明年转正,产能保持在6.5亿平米左右,不再扩产,目前成本同行业最低,可盈利但竞争较卷[1]。 (四)光伏胶膜 1. 设备投资2000万,今年亏损大几百万,明年放弃生产[1]。 (五)半固态、固态隔膜 1. 可压缩性、孔径和孔隙率性能符合下游要求,有明显优势,领先市场,设备自制和分开几家制作有明显壁垒,同行目前达不到要求[1]。 2. 宁德、松下、蔚蓝、赣锋锂业等几乎全部电池企业验证通过,有的有小批量供货,恩捷、星源至今未验证通过[1]。 3. 预计明年下半年起量(2027年有国家补助的60亿电池项目必须装车大概1万量,大概会有1600万平米用量,按每辆车100kw再除以6计算,另外国外松下等26年就有车子出来)[1]。 4. 宁德有小批量订单,每月出货量几万平,明年每月宁德200万平,目前宁德无人机在用半固态电池,蔚蓝表态26年会应用装车[1]。 5. 预计第一条产线明年打满,目前合肥有4 - 5000万平米的产线,单价4 - 5元,毛利率60%以上,明年根据情况再扩产一条线,扩产周期8 - 9个月[1]。 (六)CPI膜 1. 目前全球只有韩国一家科隆能做,公司下游惠之星(也是科隆下游,就在长阳隔壁)、京东方已经认证,下半年争取通过华为认证[1]。 2. 明年二季度50万平米产能将会建设完成(1平米对应20 - 30台手机,对应2000万台左右手机),明年下半年会再规划一条线,目前科隆终端单价大概150美金,100万平营收约10个亿,目前下游国产折叠屏企业对企业都有期待,具体要等明年二季度产线建成后,再看产线运营效率[1]。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各业务板块的产能、营收、利润情况以及未来规划,如光学基膜产能2亿吨营收2亿元,半固态、固态隔膜合肥现有4 - 5000万平米产线等[1]。 2. 各业务板块与不同企业的合作关系及供货情况,如电池干法隔膜与比亚迪的供货关系,半固态、固态隔膜与宁德等企业的验证、供货情况等[1]。 3. 各业务板块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如半固态、固态隔膜性能领先同行,电池干法隔膜成本同行业最低等[1]。
长阳科技调研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