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啤酒-AI-纪要
CRHKYCHINA RES BEER(CRHKY) -·2024-11-14 15:53

一、涉及公司与行业 - 公司:华润啤酒[1] - 行业:啤酒行业、白酒行业[8] 二、核心观点与论据 (一)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整体表现 - 整体表现保持低两位数增长,增速约为20%,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尽管七八月份表现较差,但十月份有所改善,九月份受天气和政策影响出现波动[2][3]。 - 上半年电商渠道销量增长30%,ERP系统显示增长趋势,三季度销量和价格较上半年无显著变化[3]。 - 由于进入淡季,全年投资回报率可能有所不同[3]。 (二)销售费用方面 - 三季度同比增幅较上半年有所减少,上半年因大型体育活动(如F1上海站、欧冠、欧洲国家杯和奥运会)投放销售费用略有增加,三季度未像某些本地啤酒商大量增加投入,预计全年销售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2][4][5]。 (三)市场竞争及渠道库存管理 - 未经历其他啤酒商的大规模推广或价格战,强调与经销商和终端建立命运共同体,不压货给经销商,没有长时间渠道库存积压问题,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市场表现良好,高端化产品有发展空间[5]。 (四)高端化产品发展前景 - 尽管经济环境不确定且存在消费降级现象,但高端化产品仍有发展空间,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和品牌形象,可通过满足健康、个性化需求拓展市场,需根据地区特点调整,如广东地区可通过重新包装和市场推广满足高端需求[6][7]。 - 高端化战略第二阶段推出更多小众、个性、差异、体验及健康品种以满足不同地区需求,如重新包装西湖啤酒在特定地区推广反响良好[11]。 (五)高端化消费者需求变化对市场策略影响 - 需求不断变化,实际操作策略需调整,经济情况和政策影响消费意愿,个人资产增值或收入增加时消费者更愿意消费,市场仍存在机会[7]。 (六)啤酒和白酒行业2024年表现 - 啤酒行业上半年毛利率同比改善,三季度在某些地区表现较好,市场仍有空间;白酒行业与经济关联度大,三季度表现一般,对比上半年有所减弱,但长期有发展空间[8]。 (七)政府补贴对啤酒业务影响 - 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获得较多政府补贴,今年下半年能否获得相同水平补贴不确定,从单纯运营角度未面临显著压力,凭借自身实力及高端化发展可应对国际企业面临的压力[9]。 (八)人口结构变化对中长期销量影响 - 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影响中长期销量,但高端化带来的价值更重要,中长期来看高端产品结构发展是主要方向[10]。 (九)终端竞争情况及未来趋势 - 目前终端竞争激烈,促销力度大,未来竞争趋缓时间不确定,可通过差异化、高品质产品和精准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竞争力缓解压力[12]。 (十)今年市场竞争情况尤其是餐饮行业表现 - 今年整体市场竞争不算激烈,但餐饮行业面临较大压力,二季度和7月份开店和关店率高,9月和10月相对稳定,各啤酒商需共同面对渠道账单无大幅变动问题,渠道方面消费者需求和品牌价值是关键因素[13]。 (十一)各个渠道在今年的表现 - 流通渠道表现相对较好有增长,因消费者更多网购啤酒回家消费;餐饮行业普遍表现较弱,许多小型餐厅关闭影响整体生意;夜场方面开关店频次不如餐饮业高但客流量有所减少,不过部分特定品牌表现良好[14]。 (十二)零售商贴牌或代工切入市场对啤酒企业影响 - 给小型酒厂生存机会,关键在于能否控制品质、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与终端有效合作,高端零售商为品牌提供新合作机会[15]。 (十三)小型酒厂是否抢占份额 - 小型啤酒厂在地区内易建立消费群体基础,基数小不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更大发展空间,因消费者更追求性价比,经济改善时趋势可能变化[16]。 (十四)喜力、纯生及超勇发展情况 - 喜力今年增长良好且有望继续保持;纯生因降雨多增长放缓但量稳定增长,有望成为首个达到100万千升的产品;超勇改包装后今年受压力但预计明年恢复快速增长,口味调整后近期表现不错[17]。 (十五)公司旗下中高端品牌发展情况及地区差异 - 旗下多个中高端品牌发展情况良好,中档品牌市场变动小,高端品牌发展取决于各地区需求,不同地区对各品牌需求有差异[18]。 (十六)明年成本预期 - 预计明年代卖成本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包材方面铝罐价格有小幅度增长,总体包材成本变动不大,经济环境稳定需求不会大幅增加,经济状况改善需求增加可能推高成本[19]。 (十七)当前淡季和来年经营策略 - 当前经济情况下将推出更多小众化、个性化、差异化产品,持续控制成本,注重中长期发展,不会大幅改变,有政策或经济变化会积极应对[20]。 (十八)股价波动看法及未来计划 - 坚持长期策略,不因竞争对手短期行为改变计划,销售费用投放和年初计划按部就班进行,股价波动是投资者风格所致,希望投资者看到公司中长期稳定发展目标,经济状况好转将享受增长机会,不佳时也有更强抵抗力[21]。 (十九)三季度表现优于同行原因 - 长期策略使波动性小,努力争取更多销量和拓展新市场得到市场认可,高端化发展带来更多收益,坚持既定策略和稳步推进是取得良好业绩的重要原因[22]。 三、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行业产量下滑1.5个百分点,头部公司下滑幅度更大[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