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总净收入:Q3为43.7亿元人民币,Q2为41.6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2.8亿元人民币[35] - 非GAAP净利润:Q3达到18.3亿元人民币的历史新高,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54.5%[8] - 平均稀释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ADS)的非GAAP净利润:Q3为12.4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4.8%,同比增长71.5%[8] - 净资产收益率(ROE):Q3进一步提高到32.2%[9] - 平均内部收益率(IRR):本季度发起和促成的贷款为21.4%,上季度为21.6%[38] - 销售和营销费用:环比增长15%,同比下降21%[38] - 90天拖欠率:Q3为2.7%,Q2为3.4%[39] - 第一天拖欠率:Q3为4.6%,Q2为4.8%[39] - 30天回收率:Q3为87.4%,Q2为86.3%[39] - 风险贷款的新拨备:Q3约为16.3亿元人民币,Q2为13.1亿元人民币[40] - 前期拨备的转回:Q3约为9.1亿元人民币,Q2为4.8亿元人民币[40] - 拨备覆盖率:Q3为482%,Q2为421%[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Q3约为23.7亿元人民币,Q2为19.6亿元人民币[45] - 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Q3为97.7亿元人民币,Q2为87.8亿元人民币[4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信贷驱动服务(资本密集型) - 收入:Q3为29亿元人民币,Q2为29.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3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表外贷款大幅下降,尽管表内贷款和其他增值服务贡献强劲[35] 平台服务(资本轻型) - 收入:Q3为14.7亿元人民币,Q2为12.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主要是由于ICE和其他增值服务的强劲贡献,抵消了资本轻型贷款促成量的下降[36] - 排除风险控制SaaS服务(RM SaaS),平台上的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环比增长13.1%[8] - 资本轻型业务在Q3对总贷款促成和发放量的贡献为55%,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0个百分点[20] 用户相关 - 新信用额度用户:Q3环比增长23.8%,平均单位获取成本下降7.4%[14] - 通过嵌入式金融渠道获取的新信用额度用户比例增加约5个百分点,该渠道的贷款量同比增长85%[15] - 登录转化率:Q3环比增长11.6%[18] - 成功提款的用户数量每月持续增长,月平均较上季度增长约12%[1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金融系统流动性在Q3保持充裕,公司利用稳健的资产质量和与金融合作伙伴建立的长期信任,在资金方面保持谈判优势,资金成本环比下降30个基点[12] - 本季度发行3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成本环比下降超过50个基点[12] - 2024年前三季度ABS发行总额达到1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 - 自2024年开始,公司坚持谨慎运营战略,优化风险表现,提高运营效率,这些举措使风险指标大幅改善,并在Q3实现创纪录的盈利[6] - 继续迭代商业模式,构建更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平台模式为用户和金融机构创造价值,拓宽业务边界,增强运营韧性[7] - 计划动态调整资本轻型和资本密集型业务的组合,以平衡回报和风险,从贷款促成模式向平台模式过渡,构建一个涵盖整个用户生命周期的综合信贷科技服务平台[21] - 继续探索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利用其专有流量以及公司的差异化定价和服务能力,扩大用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16] - 采用基于用户价值和风险状况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对现有用户进行管理,为高价值用户推出VIP服务策略,加强长期留存[17] 行业竞争 - 公司所处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有巨大竞争优势[67] - 升级为平台模式后,公司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认为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8][6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经营环境 - Q3宏观环境仍具挑战性,但随着更多刺激经济政策在Q3后期发布,用户活动有初步改善迹象,但称可持续复苏为时尚早,公司继续专注于优化运营、提高效率和管理风险敞口[34] - 中国政府自Q3以来推出一系列货币和财政政策以推动高质量经济增长,各级政府也发布指导方针鼓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增加对关键消费场景的资金支持,同时平衡风险和业务可持续性[28] 未来前景 - 对2024年的股东回报预期将接近2023年净收入的100%,是中国美国存托凭证(ADR)中最高的派息率之一[31] - 预计2024年将基本完成3.5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并于2025年1月1日开始新的4.5亿美元回购计划[31][47] - 预计Q4非GAAP净利润在18亿元人民币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57% - 65%[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Total Technology Solution业务持续稳步发展,Qifu DigiTech被列入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名单,今年又与9家金融机构合作,使合作总数达到14家,其中10家已部署和推出解决方案,贷款量复合月增长率在今年前9个月达到14%,还开发了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专有解决方案[23][24] - 升级了以效率为重点的AI辅助系统,在贷款催收关键信息提取中召回率达到96.3%,准确率达到98.8%,平均每日使用量自部署以来增加了一倍多[26] - 增强了Qifu报告解读系统,通过将Qifu大语言模型与传统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集成,可以对中小企业借款人的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结合金融知识图谱,可以跟踪30%的中小企业借款人的运营变化[2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 提问者:Richard Xu(摩根士丹利) - 问题:Q3贷款量环比增长4.4%的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近期的支持措施,公司明年是否会考虑更积极的贷款量增长?有哪些顾虑和前景如何?[53] - 回答:Q3增长得益于客户需求的轻微复苏和平台战略的积极作用。公司正在从单一贷款服务提供商升级为平台模式,创造了各种解决方案,提高了客户留存率和终身价值,贷款量来自多元化客户渠道,例如嵌入式金融渠道贷款量同比增长85%。宏观经济、地缘政治和国内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2025年的态度需保持谨慎,首要任务是健康运营和执行平台战略[54][55][56] 问题2 - 提问者:Alex Ye(瑞银) - 问题:Q3拨备转回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可持续性?本季度资本密集型和非资本密集型贷款模型的拨备率情况?公司面临的竞争格局,包括来自银行和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的竞争,今年有何变化以及如何影响公司战略?[59] - 回答 - 拨备转回相关:公司一直采取谨慎的拨备政策,预订的拨备率高于最终的损失率。Q3新拨备约16.3亿元人民币,占风险贷款量的4.3% - 4.4%,高于正常损失率,风险指标的改善推动了拨备转回。从年度来看,过去几年平均每年有近20亿元人民币的拨备转回。今年前两季度转回较少,下半年仍有较多转回空间。随着向资本轻型模式的转变,风险资产规模可能不会大幅增长,未来可能不需要预订大量拨备,但仍会保持谨慎的预订比例,拨备转回仍将继续[60][61][62][63][64][65][66] - 竞争格局相关:市场并非完全同质化,不同参与者服务不同客户群体。公司在自身擅长领域有竞争优势,升级为平台模式后有更好的客户留存率和更高的终身价值,更有信心应对竞争,平台模式比单一贷款业务模式更稳健和有韧性[67][68][69] 问题3 - 提问者:Emma Xu(美国银行) - 问题:公司主要资产质量指标在Q3继续改善,请提供资产质量的展望,同时许多银行在零售和信用卡业务面临资产质量压力,为何公司能够改善?[71] - 回答:从公司战略角度,今年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注重质量而非数量,是风险指标改善的根本驱动因素。公司是最早收紧信贷标准的公司之一,技术层面上,多年建立的综合风险管理系统支持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包括不断投入资源提升风险管理技术,升级风险模型,建立相关业务策略模型,优化中高风险资产配置和分配模型,引入金融合作伙伴,优化风险识别模型,加强贷后管理等,从而实现风险优化目标,预计在宏观环境稳定的情况下,风险表现将保持相对稳定[73][74][75][76][77] 问题4 - 提问者:Cindy Wang(华兴资本) - 问题:今年股份回购速度很快,并宣布了4.5亿美元的回购计划,能否介绍2025年回购速度以及对回购价格的考虑?[79] - 回答:公司决心在2024年完成当前回购计划,将花费接近去年利润的100%用于回购股份和支付现金股息,回购将使股份数量减少约12%。2025年将坚定执行新的回购计划。对于回购价格,没有设定目标价格,基于当前预估的前瞻性市盈率仍具吸引力,可能低于5倍,2025年可能会采取与2024年类似的方法,在估值有吸引力时尽可能多回购[80][81][83][84] 问题5 - 提问者:Yada Li(中金公司) - 问题:Q3的take rate从上个季度的4.4%继续提高,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考虑到信贷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潜在改善,明年是否会进一步提高?如何看待长期可持续的take rate?[86] - 回答:Q3 take rate提高主要有三个驱动因素,一是风险方面的持续改善,降低了整体信贷成本,体现在拨备转回;二是资金成本,宏观环境和充裕的流动性使资金成本进一步降低;三是前几个季度的业务组合变化产生的递延影响。Q4的take rate可能与Q3相似,长期来看,风险和资金方面的贡献可能会保持,如果宏观环境没有大幅变化,整体资金环境可能仍然相对友好,但业务组合变化的递延影响可能会逐渐减弱。今年全年的take rate可能约为5%左右,明年可能会有所提高,长期来看取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87][88][89][90][91]
QFIN(QFIN)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QFIN(QFIN)2024-11-21 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