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富科技(QFIN)

搜索文档
奇富科技-S(03660):2025年秋季策略会速递:短期或有扰动,行业格局长期优化
华泰证券· 2025-08-28 17:12
投资评级 - 奇富科技美股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53.7美元 [6] - 奇富科技港股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210.5港币 [6] 核心观点 - 行业短期面临《助贷新规》实施带来的不确定性 可能影响业务模式和盈利性 [1] - 长期看新规将优化行业竞争格局 加速不合规中小平台出清 头部平台有望受益 [1][3] - 公司通过表内重资本模式承接部分业务 拨备覆盖率662% 盈利质量较高 [3] 经营业绩 - 2Q25新增放款量846亿元 环比下降4.8% 同比上升16.1% [1][2] - 2Q25归母净利润17.3亿元 环比下降3.7% [1] - 轻资本放款量占比降至41% 较1Q25的49%下降8个百分点 [2] 贷款质量 - C-M2逾期率升至0.64% 较1Q25的0.60%上升4个基点 [2] - 首日逾期率升至5.1% 较1Q25的5.0%上升0.1个百分点 [2] - 30天回款率降至87.3% 较1Q25的88.1%下降0.8个百分点 [2] 资金成本与股东回报 - 资金成本处于相对较低水平 未来大幅压降可能性较小 [2] - 2025年4.5亿美元回购计划已使用2.77亿美元 截至8月14日 [3] - 预计维持DPS稳定 灵活调整回购 保持派息率稳定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69.3/74.9/79.3亿元 [4] - 基于PE法估值:2025年预期PE 6.5倍 每ADS盈利7.45美元 [10] - DCF法估值:美股权益成本15.25% 港股权益成本20.86% [11] 业务结构变化 - 2Q25重资本贷款余额68,550亿元 轻资本71,530亿元 [15] - 收入take rate升至14.9% 其中重资本模式21.9% 轻资本模式8.8% [15] - 预计轻资本业务占比可能继续下降 重资本业务占比增加 [2]
QFIN or BX: Which Is the Better Value Stock Right Now?
ZACKS· 2025-08-28 00:41
核心观点 - 金融-多元化服务板块中 QFIN Holdings Inc 较 Blackstone Inc 更具投资价值 基于估值指标和盈利预期修订趋势 [1][3][6] 公司比较 - QFIN 当前 Zacks 排名为 2(买入) BX 为 3(持有) 反映 QFIN 盈利预期修订趋势更积极 [3] - QFIN 远期市盈率为 4.30 显著低于 BX 的 34.29 [5] - QFIN 市盈增长比率(PEG)为 0.31 远低于 BX 的 1.39 显示其估值与增长前景更匹配 [5] - QFIN 市净率为 1.42 远低于 BX 的 6.38 表明其市场价值更接近账面价值 [6] 估值方法 - 价值投资者采用传统指标如市盈率 市销率 收益收益率 每股现金流等评估公司公允价值 [4] - Zacks 风格评分系统中价值类别通过多重关键基本面指标识别被低估公司 [4] 投资价值评估 - QFIN 价值评级为 A 级 BX 为 D 级 凸显 QFIN 在估值层面的显著优势 [6] - 结合 Zacks 排名与价值评分 QFIN 在两项模型中均优于 BX [6]
奇富科技上涨3.18%,报32.45美元/股,总市值42.9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5 21:46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25日开盘股价上涨3.18%至32.45美元/股 成交额391.85万美元 总市值42.97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总额99.0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9.17% [1] - 归母净利润35.3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8.88% [1] 股息分配安排 - 2025年中期分配每份ADR派息0.76美元 除权除息日为9月8日 派息日为9月30日 [2] 公司定位与业务模式 - 中国领先信贷科技平台 通过技术连接金融机构与借款人 [2] - 业务覆盖消费者及小微企业信贷服务 与360集团合作形成技术优势 [2] - 累计与133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 包括国有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 [2] 目标客群特征 - 消费者客群主要为信贷记录较短但收入稳定人群 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足 [3] - 小微企业客群自2020年底拓展 缺乏信用记录但违约风险较低 [4] - 提供无抵押灵活信贷产品 满足小微企业差异化需求 [4] 服务体系构成 - 信贷驱动服务承担违约风险 多数贷款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资金 [4] - 平台服务包含轻资本模式/ICE智能营销/转介服务/SaaS四大板块 [5][6][7] - 轻资本模式覆盖全贷款周期技术服务 按协议收取服务费 [6] - ICE平台通过云计算匹配借款人与金融机构 不承担信贷风险 [6] - 风险管理SaaS为金融机构提供模块化部署 收取技术服务费 [7]
奇富科技上涨2.39%,报30.389美元/股,总市值40.2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1 21:59
股价表现与财务数据 - 8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39%至30.389美元/股 成交额224.26万美元 总市值40.24亿美元 [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99.07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19.17% [1] - 归母净利润35.34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38.88% [1] 股息分配安排 - 2025年中期分配方案为每份ADR派息0.76美元 [2]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9月8日 派息日为2025年9月30日 [2] 商业模式与业务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信贷科技平台 致力于通过技术连接金融机构与借款人 [2] - 业务模式分为信贷驱动服务和平台服务两大类别 [4][5] - 信贷驱动服务中公司承担信贷风险 平台服务不承担信贷风险 [4][5] 技术解决方案与服务内容 - 提供全周期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借款人获取、信用评估、贷后管理等 [2][6] - 轻资本模式通过技术驱动服务撮合交易并收取服务费 [6] - 智信引擎(ICE)提供智能营销服务 利用用户分析及云计算技术匹配借款人与金融机构 [6] - 风险管理SaaS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就地部署的模块化解决方案 [7] 合作伙伴与客户群体 - 累计与133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 包括国有银行、地区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 [2] - 服务对象涵盖未被传统金融机构充分覆盖的消费者和小微企业群体 [3][4] - 小微企业服务自2020年底启动 提供无抵押定制化贷款产品 [4] 核心竞争优势 - 依托360集团合作在客户获取、资金优化、信贷评估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2] - 通过先进科技能力识别低逾期风险用户 帮助金融机构扩大优质借款人基础 [3][4] - 平台提供方便、快速、易用且透明的用户体验 形成良好行业声誉 [3]
奇富科技上涨2.21%,报30.56美元/股,总市值40.4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9 22:09
股价表现 - 8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30.56美元/股,成交额达1103.43万美元,总市值40.47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收入总额46.9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94% [1] - 归母净利润1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62% [1] 业务定位与模式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信贷科技平台,通过技术解决方案连接金融机构与借款人 [2] - 业务分为信贷驱动服务(承担信贷风险)和平台服务(不承担信贷风险) [4][5] - 信贷驱动服务中,大部分贷款由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公司提供潜在违约风险担保 [4] - 平台服务包括轻资本模式贷款撮合、智信引擎(ICE)智能营销、转介服务及风险管理SaaS [5][6][7] 合作伙伴与客户群体 - 累计与133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包括国有银行、地区银行及消费金融公司 [2] - 目标客群包括未充分获得传统信贷服务的消费者和小微企业 [3][4] - 消费者客群特征为信贷历史短、收入稳定、增长潜力大 [3] - 小微企业客群缺乏信用记录和抵押品,但拖欠风险较低 [4] 技术解决方案优势 - 运用数据分析能力识别低风险借款人,帮助金融机构扩大优质借款人基础 [2][3][4] - 轻资本模式覆盖全贷款生命周期服务,按预先协商条款收取服务费 [6] - 智信引擎(ICE)通过用户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匹配借款人与金融机构 [6] - 风险管理SaaS为金融机构提供就地部署、模块化的风控技术支持 [7]
美股异动|奇富科技盘前涨超2% 次季净收入同比增长超25% 调升中期股息
格隆汇· 2025-08-19 17:40
财务表现 - 净收入总额52.159亿元 同比增长25.4% [1] - 净利润17.34亿元 同比增长25.6% [1] - 总撮合及发起贷款规模846.09亿元 同比增加16.1% [1] 运营数据 - 累计连接165家金融机构合作伙伴 [1] - 平台连接潜在信贷需求消费者2.758亿名 较上年2.476亿名增长11.4% [1] 股东回报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A类普通股38美仙 去年同期为30美仙 [1] - 每股美国存托股股息76美仙 去年同期为60美仙 [1] 市场反应 - 股价盘前涨超2% 报30.5美元 [1]
奇富科技:从基本面优化到AI突破与全球输出,预期差正在被重塑
格隆汇· 2025-08-18 18:38
核心观点 - 公司二季度业绩超预期 收入52.16亿元环比增长11.2%同比增长25.4% 净利润17.34亿元同比增长25.6% [1] - 公司短期存在资金成本与风险双降、政策催化及股东回报增强的四重底部特征 中期技术输出与全球化带来新增长极 长期AI金融科技护城河构建全球竞争力 市场尚未充分定价这三重预期差 [2][5][6][9][13][15]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收入52.16亿元 环比增长11.2% 同比增长25.4% [1] - 普通股东应占净利润17.34亿元 同比增长25.6% [1] - 综合资金成本环比下降10个基点 创历史最低水平 [2] - 拨备覆盖率高达662% 接近历史高位 [3] 资金成本与融资能力 - 二季度通过ABS发行融资78亿元 同比增长70% [2] - 融资渠道顺畅且成本优势显著 直接增强获客竞争力与利润抗压能力 [2] - 利率下行周期中低成本资金优势将进一步放大 [2] 风险管理能力 - 6月FPD7+逾期率环比下降5% 新发放贷款质量改善 [3] - 新借款用户同比增长60% 获客动能强劲 [3] - 主动收缩高风险业务 优化单位授信成本 资产质量拐点或已到来 [3] 政策与行业环境 - 2025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 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合作机构准入机制及名单制管理 [3] - 监管趋严推动市场份额向头部集中 公司凭借风控体系与技术能力成为最大受益者 [3][4] 股东回报 - 累计回购710万股ADS 耗资约2.77亿美元 占流通股比重11.2% [4] - 宣布派发半年度股息每股ADS 0.76美元 延续增长分红传统 [4] 技术输出业务 - 奇富数科二季度赋能放款量同比增长150% [6] - 核心产品FocusPRO信贷超级智能体实现T+0零退件审批 已在超20家金融机构落地 [6] - AI审批官、AI信贷员、AI合规官三大组件重构金融业务流程 [6] 技术生态与全球化 - 与华鲲振宇联合定制AI一体机 提升模型部署效率 [8] - 与多家银行共建联合实验室 加速AI解决方案规模化复制 [8] - 英国市场完成首单放款 验证AI风控模型跨市场适配能力 [8][9] AI技术体系 - 端到端风险识别系统整合670个模型和7129个策略 AUC指标提升至64.6%较迭代前提升0.6% [10] - 小微智能体知识图谱覆盖事件实体数量超220万同比增长142% 图谱准确率提升至90.86% [12] - 语音团队论文入选ASRU 2025 实现三大顶会满贯 [12] - 小微经济金融服务大模型入选国家15大标杆应用场景 为金融科技领域唯一入选者 [13] 估值与市场认知 - 公司当前PE(TTM)仅4倍 较摩根大通65美元目标价折价过半 [5] - 市场仍将公司简单归类为国内助贷平台 忽略其技术输出与全球化战略价值 [9][15] - 中国在贷余额2026年将达8.1万亿 超过美国政府IT支出约十倍 全球市场空间广阔 [13]
奇富科技6月末余额1401亿,英国业务已放款
搜狐财经· 2025-08-18 12:2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52.16亿元,同比增长25.38%,环比增长11.2% [1] - 净利润17.31亿元,同比增长25.72%,环比下降3.68% [1] - 撮合放款规模846.09亿元,环比减少4.81%,同比增长16.12% [2] - 截至2025年6月末贷款余额1400.8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38% [3] 业务模式调整 - 重资本模式助贷业务收入4.6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5.1% [7] - 风险承担贷款新增准备金总额约25亿元,较第一季度的22.3亿元增加 [8] - 融资收入22.05亿元,占总收入42%,主要得益于小贷牌照发行ABS的优势 [10] - 2025年上半年发行债券规模144亿元,同比增长45%,发行成本降至历史新低 [12] 助贷新规影响 - 新规对行业影响积极,长期将改善行业健康度和可持续性 [13] - 公司已进行全面评估并准备多种替代计划,确保业务合规 [17][21] - 可通过表内、重资本和轻资本模式为ICE推荐用户提供服务 [19] - 技术实力较强的公司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小公司可能退出市场 [15] 海外业务进展 - 英国业务已启动并处于早期阶段,关键指标表现良好 [24] - 选择目标市场考虑监管环境、金融科技创新开放度和金融基础设施 [25] - 每月贷款规模较小,重点在于建立市场理解和完善风险模型 [25] - 海外扩张是未来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愿景成为全球领先金融科技公司 [25] 战略与运营 - 推行"一体两翼"战略:核心信贷业务+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海外业务 [26] -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支持贷款规模同比增长约150% [29] - 用户获取成本从384元降至370元,但营销开支环比增长12%至6.63亿元 [30][33] - 第二季度新增179万信用额度用户,较第一季度的154万有所提升 [34] 风险管理与资产质量 - D1不良率保持稳定,但回收率从88.1%下降至87.3% [35] - C-M2不良率从0.60%上升至0.64% [35] - 嵌入式金融业务风险水平上升,API渠道新增信用额度客户同比增加103% [39] - 公司加强贷前和贷后管理流程,第三季度可能继续收紧管控力度 [41][4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15.2亿元至17.2亿元,同比下跌2%至13% [44] - 由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公司持审慎态度,可能看到贷款量环比下降 [43] - 第三季度风险可能小幅上升,但幅度可控,公司将继续大量计提准备金 [43]
交银国际每日晨报-20250818
交银国际· 2025-08-18 09:32
网易(NTES US) - 2025年2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游戏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毛利改善好于预期 [3] - 7-8月第三方数据显示旗舰游戏表现亮眼,预计下半年手游恢复同比增长确定性强 [3] - 2026年新游上线将支撑多端布局及全球化拓展 [3] - 目标价从143美元上调至155美元,基于2026年18倍市盈率,潜在涨幅+19.5% [3] 网易云音乐(9899 HK)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8.3亿元(人民币),同比降6%,主要因社交娱乐收入下降 [4] - 会员订阅收入同比+15%,毛利率36.4%同比优化1.4个百分点 [4] - 经调整净利润11.0亿元超市场预期,上调2025/26年净利润预测12%/9% [4] - 目标价上调至339港元(原240港元),基于2026年28倍市盈率,潜在涨幅+25.5% [4] 京东物流(2618 HK) - 2季度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外部一体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显著 [6] - 承接集团外卖全职骑手配送业务对收入贡献约6% [8] - 预计3季度收入同比增20%,外部一体化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8] - 维持目标价18.50港元及买入评级,潜在涨幅+32.5% [6][8] 京东(JD US) - 2季度零售收入好于预期,非经营项目收益带动利润好于预期 [9] - 新业务2季度亏损近150亿元,外卖业务投入高于预期 [9] - 预计3季度零售收入及利润保持~10%同比增长 [9] - 维持目标价40美元,对应零售2025年10倍市盈率,潜在涨幅+26.7% [9] 有道(DAO US) - 2季度实现扭亏为盈,AI加持下高中业务流水及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10] - 广告业务受游戏行业需求强劲推动,海外业务高速增长 [10] - 预计2025年学习服务/硬件/广告收入分别为-3%/-6%/+22% [10] - 维持12.0美元目标价和买入评级,潜在涨幅+23.0% [10] 吉利汽车(175 HK) - 1H25营收1503亿元同比+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6.6亿元同比+102% [11] - 银河品牌下半年销量有望进一步拉升,受益行业反内卷政策 [11] - 上调2025年收入/盈利预测9.2%/31.5% [11] - 目标价上调至24.21港元,对应2025年14.5倍市盈率,潜在涨幅+27.8% [11] 禾赛集团(HSAI US) - 2季度激光雷达总交付量35.2万台,同/环比+307%/80% [12] - 2季度收入7.06亿元,同/环比+54%/34%,毛利率42.5% [13] - 预计2025年出货量140万台,全年净利润约2.5亿元 [13] - 维持目标价27.52美元,对应2026年6倍市销率,潜在涨幅+18.0% [13] 奇富科技(QFIN US) - 2季度净利润17.3亿元同比+25.7%,环比-3.7% [14] - 轻资产模式占比下降主要受助贷新规影响 [14] - 预计2025年盈利同比增10% [15] - 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58美元,潜在涨幅+74.2% [15] 顺丰房托(2191 HK)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1.2%至2.25亿港元,物业收入净额+3.43% [16] - 整体出租率97.5%,全年分派比率预期为90% [16] - 平均借贷成本3.95%,比2024年6月/12月分别下降44/27个基点 [17] - 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3.84港元,潜在涨幅+25.5% [17] 互联网行业 - 2025年7月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同比增8.3%,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分别增15%/29% [19] - 反内卷规范行业健康发展,补贴回落至理性范围将对利润改善带来正向影响 [19] - 即时零售投入拉动平台用户流量增长,京东2季报显示活跃用户和购频同比增速均超40% [19]
Hedge fund giant Bridgewater pares China bets, offloading stakes in Alibaba and Baidu
CNBC· 2025-08-15 15:35
投资动向 - 对冲基金巨头桥水联合基金在第二季度清仓了多只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包括百度、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蔚来、携程和百胜中国等知名企业 [1][2] - 该基金同时减持了苹果的持仓,但增持了微软和英伟达的股份 [2] 中美关系背景 - 中美关税休战协议近期延长了90天,避免了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升至145%和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升至125%的局面 [4] - 当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30%关税,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征收10%关税 [4] 投资策略变化 - 桥水创始人达里奥此前一直看好中国市场,但近期已出售其在桥水的剩余股份并退出董事会 [3] - 达里奥曾指出中美冲突和中国经济面临的价格压力是主要挑战,但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中国领导人的妥善管理得到解决" [3] - 达里奥今年4月呼吁中美重新平衡贸易关系,认为贸易失衡削弱了美国制造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