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总量联合进入窗口期
联合资信·2025-01-06 16:02

行业与公司 - 行业:宏观经济、财政金融、消费、投资、地产、债券市场、股票市场 -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名称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数据真空期关注点 - 数据真空期从元旦到两会前,需关注中央及地方政府工作会议、部委高规格会议,解读政策方向及经济增长目标[2] - 财政金融方面,重点关注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政府贷的发行节奏,以及准财政政策性银行与地方国有企业的负债情况[2] - 需求端需关注消费政策接续及扩围、投资规划(尤其公路投资及重大项目)、地产政策(收储及城中村改造)的具体目标[2] 2. 宏观调控措施 - 财政和金融将成为主角,需关注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及政府贷的发行节奏,直接影响财政支出及经济企稳[4] - 金融方面,重点关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兑现情况,包括一季度降息降准落地及信贷总量数据表现[4] 3. 未来几个月需跟踪的领域 - 财政与金融:专项债发行节奏、超长期特别国债、政府贷发行速度、准财政政策性银行与地方国有企业负债端[5] - 需求端:消费政策接续及扩围、投资规划(公路投资及重大项目)、地产政策(收储及城中村改造)[5] 4. 市场成交量变化及影响 - 市场成交量从11月中旬的峰值约2.5万亿元回落至1.4万亿元,两融资金流出约200亿元,反映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偏弱[8] 5. 稳增长政策与房地产风险防范 - 政府在价格低位时展现出强烈的稳增长决心,政策空间充足,但需防范房地产风险,尤其关注4月份美元债和国内债务集中到期[9] 6. 市场底部评估与未来走势 - 通过历史回撤幅度、重要资金安全垫、成交额回落评估市场底部,预计未来货币政策或将择机降准降息[10][11] 7. 资产配置建议 - 短期偏向红利配置(银行、家电、白酒、医药龙头等),中长线关注消费服务业及小盘成长股[13] 8. 债券市场变化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下行至1.6%,未来可能继续下行至1.5%以下,资本利得博弈为主要驱动[14][15] 9. 美元指数走强逻辑 - 美元指数走强主要源于欧元区经济疲软、政治不确定性及能源价格高企[18] 10. A股与港股市场表现 - 本周市场普遍下跌,上证指数单周下跌5.55%,创业板指下跌8.57%[22] - A股短期模型看空,中期中性,长期看多;港股成交量模型看多[24] 11. 基金表现与募集情况 - 本周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为-0.77%,股票ETF平均收益为-6.3%,公募基金募集金额116.8亿元[23] 12. 政策方向与增量资金 - 政策方向未发生重大变化,央行完成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支持保险公司、基金及证券公司参与互换便利[27] - 明年权益市场展望乐观,包括第二期互换便利工具带来的550亿潜在增量资金[29] 13. 房地产市场影响 - 10年期国债及公积金贷款利率下降尚未达到广谱利率降50个基点的标准,不足以稳定一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33] - 建议关注港股中的绿城中国、华润置地及贝壳等标的[34] 其他重要内容 - 地方政府对"开门红"的重视程度:经济大省在1-2月份召开的常务会议中,对"开门红"的诉求表达次数较多时,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重视程度较高[3] - 消费升级相关政策实施进度: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措施是否及时接续并扩大范围,将直接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12] -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与启动时间点:公路建设计划及各省重大项目金额及开工时间点,显著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表现[12] - 基金仓位及机构加减仓情况:本周机构最大加仓行业是医药和石油石化,国防军工和化工被最大减仓[25] - ETF产品发行:第三批中证500ETF的发行及上证180ETF的申报,为未来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提供重要支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