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25年展望
机器人机器人(SZ:300024)2025-01-10 13: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奇略等车企,以及第三方机器人公司[1][2][3] - 公司涉及特斯拉比亚迪小鹏奇略H链英伟达链智原链赛里斯链等[4][5] - 其他相关公司包括瑞幸威全智科技奥比通关等[20][21][2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的量产计划:2023年预计量产3000台,2024年5-10万台,2025年可能达到百万台,远超市场预期[4]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加速成熟,国内车企和互联网公司全面参与,进入量产和本地化阶段[2][3] - 核心零部件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环节技术逐步成熟,但部分环节如丝杠在小批量生产时仍面临效率问题[6][7] - 国内供应链快速发展,国产6V传感器电子皮肤等技术已应用于本地厂商[10] - 汽车行业对人形机器人的参与度高,车企如小鹏长城比亚迪小米等已布局相关团队[14] - 磁材行业从公用磁材向高附加值磁组件转型,毛利率有望提升10%以上[27] 其他重要内容 - 奥比通关在3D光学识别领域全面覆盖,应用于智慧医疗和3D打印,2024年收入预计增长3倍[21][22] - 瑞幸威全智科技分别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主控芯片,价格分别为50美元5美元[20] - 磁材行业经历产能扩张和价格下调后,2025年有望迎来需求改善和价格回升[28][29]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从技术讨论转向产品落地,2023年将是关键转折点[30] 总结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在2023年进入加速成熟期,特斯拉的量产计划远超预期,国内车企和供应链企业全面参与[1][2][3][4] - 核心零部件如丝杠、减速器、传感器等技术逐步成熟,但部分环节仍需提升效率[6][7] - 磁材行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型,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27][28] - 奥比通关瑞幸威全智科技等技术公司在3D识别、芯片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