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4][5][10][11][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 公司:特斯拉、华为、字节跳动、英伟达、One Technology、飞格、Agility、波士顿动力等[4][6][7][8][9][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人形机器人行业进入爆发期: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2024年被认为是机器人元年,2025年将进入应用场景和软件测试的关键阶段[10][11][17] - 特斯拉的量产计划:马斯克计划2023年生产几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4年预计销量为5万到10万台,2025年目标为50万台[4][11][25] - 行业投资风格转变:人形机器人行业从主题投资转向景气投资,投资者更关注产业链确定性和业绩弹性[5][13] - 技术迭代与产业链分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分为软硬件一体化公司(如特斯拉、华为)、纯软件公司(如英伟达)和硬件代工公司(如国内制造商)[6][7][8][9][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 政策支持:国家政策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养老等领域的应用[11][23] 其他重要内容 - 技术瓶颈: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瓶颈主要在于感知、运动模型规划和小脑模型的迭代[20][21][22] - 商业场景:短期应用场景包括车企自用和特种场景(如养老、医疗),远期目标是家庭应用[23] - 产业链机会:建议关注特斯拉产业链、国产链(如华为、字节跳动)以及高价值量零部件(如思钢减速器、粒子传感器)[13][14][24] - 英伟达的技术突破:英伟达在GTC大会上发布了全球首发的感知物理世界模型,加速了机器人大模型的迭代[12][13] - 国内外公司布局:国内外公司纷纷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国内公司数量超过百家,海外公司包括特斯拉、One Technology、飞格等[15][16] 数据与百分比变化 - 特斯拉2023年计划生产几千台Optimus,2024年预计销量为5万到10万台,2025年目标为50万台[4][11][25] - 预计2025年物流领域人形机器人销量为1000台,2026年为1200台[14] - 亚马逊等公司已获得1万台订单,显示从千台到万台的销量增长[14]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计划超预期,国内外机器人产业链有望共振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