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斯拉机器人量产计划超预期-产业链迎重大拐点
300024机器人(300024) -·2025-01-10 13:5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 - 公司:特斯拉、华为、字节跳动、苹果、英伟达、三花智控、拓普集团、林涛股份、赵薇机电、福来金牌、合川科技、托斯达、爱福特、中坚科技、智元铝塑、亚马逊、波士顿动力、致远智慧君、宇树等[1][3][4][5][7][8][9][10][11][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特斯拉计划2024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2025年目标5-10万台,2027年目标50万台,体现其从主题投资转向业绩兑现的战略转变[3][4] - 国内企业布局:华为、字节跳动等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软件端,苹果公司的新感知模型为机器人训练提供新思路,但硬件制造方面进展相对滞后[4][5]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2024年被视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元年,2025年将重点关注应用场景拓展和智能化测试,中国政府政策支持将加速产业发展[4][6] - 英伟达新技术发布:英伟达发布全球首个物理世界模型及聚生智能机器人模型平台,大幅提升研发效率,加速大模型迭代,推动行业技术进步[7] - 高确定性投资机会:当前高确定性投资机会集中于特斯拉产业链,如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以及边际变化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如林涛股份等,国产核心零部件也值得关注[8][15] - 国产机器人产业链现状:国产机器人产业链尚不成熟,华为、字节跳动等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但仍需持续完善和发展[9] -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预测:特斯拉及其他厂商推动下,预计达到1,000台以上,海外市场需求增长显著,国内政府支持和企业出货量将进一步刺激市场需求[10][11] - 国内外企业发展情况:自2023年以来,人形机器人领域进入爆发期,国内发布人形机器人的公司超过百家,海外包括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传统强势企业,以及一些新兴AI公司也在积极布局[12] - 技术难点: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难点在于感知与认知层面的进展,小脑(运动控制)技术瓶颈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与模型泛化上,大脑(AI决策)则受益于AI大模型的进步[13] - 商业应用场景:短期内,人形机器人可能应用于车企内部测试或政府主导的特种场景,长期目标是进入家庭应用市场[14] 其他重要内容 - 特斯拉产业链投资机会:优先推荐特斯拉产业链,其次是三花智控和拓普集团,再其次是维特科技,国产链和边际变化较大的灵巧手产业链也值得关注[15] - 马斯克目标实现可能性:马斯克提到2025年生产数千台,如果测试顺利,2026年达到10万台,甚至再乘以10倍,这一目标相对来说有一定实现可能性[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