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胜电子202402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行业 - 公司:均胜电子、君盛集团(下属君普智能、君胜电子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 发展阶段与驱动力:当前人形机器人普及关键在于稳定双足行走、低/无代码交互及多模态异构大模型,得益于高级别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和AI芯片发展,边缘算力需求预计为2000TOPS;目前仅达最终目标20%水平,未来三年内工业场景应用可行,五到十年内公共服务及居家场景将逐渐普及[3][5] - 中国的角色与优劣势:中国在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具备庞大市场需求、强大制造能力和丰富人才储备等优势,但面临技术积累不足、高端芯片依赖进口等挑战[3][5] 技术挑战与应对 - 技术挑战:人形机器人主要面临运动控制、环境感知、能源管理以及量产成本标准化与稳定性等问题,稳定双足行走需轻量化设计与关节自由度优化[6] - 提升行走与轻量化:可通过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提升行走能力,轻量化需降低一体式关节重量并提升扭矩,材料学突破如轻质钢和新型高分子材料至关重要[3][7] - 感知技术借鉴:智能驾驶领域的感知技术(如OCC)和电气架构(如FD)可应用于机器人,开发集成大脑采用国产AI芯片及Orin芯片,结合x86处理器和MCU[3][8] 行业竞争格局与成本控制 - 竞争格局:未来机器人行业竞争或类似智能驾驶,大型企业凭借降本增效和供应链管理优势更易胜出,零部件供应商可将车规级经验应用于工业级产品[3][9] - 成本控制与规模化生产:通过合作和供应链优化,可降低整体成本约40%,实现规模化生产[3][10] Deepstick模型影响 - 推理优势:Deepstick模型具备推理能力,通过整合多元异构信息提供更合理推理结果,提高可感知性和可解释性,利于风险控制[11][12] - 高速场景应用:采用“大脑 - 小脑”模式,大脑负责复杂语义处理,小脑负责高频率实时动作执行,保证系统快速响应[3][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君盛集团战略规划 - 研发重点:君盛集团下属君普智能专注智能装备和人形机器人研发,将研发重点放在泛化场景和大模型能力与人形机器人结合,应用于工业场景,目标是与现有工业机器人配合[15] - 合作与生产: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实现批量化生产和成本降低,与高校联合实验室合作进行产品化、降本及工程化应用,君胜电子负责关键零部件传感器工程化落地及批量生产[15][16] 材料选择关键因素 - 轻质硬质钢材:决定机器人整体重量和强度,对提升稳定性和性能重要[13][18] - 灵巧手驱动绳材质:目前驱动绳子延展性要求高且耐磨性差,需寻找合适材质[18] - 外壳材料:特斯拉用钢材,国内用工程塑料,需寻找更好材料提高安全性和耐久性[18] - 嗅觉和触觉传感器材料:嗅觉传感器需找更多受体材料提升应用价值,触觉传感器需找更好材料解决不耐磨和精度偏差问题[18] 公司布局进展 - 电源管理和无线充电:为一些公司提供电源管理和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开发通过机器人脚底板供电技术,功率达千瓦级别,处于实验阶段[19] - 传感器布局:围绕六维力、MU和嗅觉传感器展开,六维力传感器解决轻量化等问题,MU形成有竞争力产品并供样,嗅觉传感器用于检测气体并计划应用于车载电子鼻系统[19] 雷达应用看法 - 认为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分辨率和对金属物体过敏反应使其不适合机器人操作,选择RGBD双目摄像头、带有ToF的传感器以及固态Flash雷达,成本更低[20][21] 显示技术探索 - 尝试使用Micro LED技术提高机器人显示交互体验,但面临降本、巨量转移良品率等挑战,若成功应用将成新增长点[26] 客户合作策略 - 北美客户:向北美大客户送样集中在显示、外壳皮肤等领域,未送样六维力传感器因标定设备问题,合作展示核心技术能力,未来以偏硬件供应链为主[27][29][33][39] - 国内客户:与两家潜在头部公司深入合作,供货产品包括6AD、DDCDC无线充电整体解决方案以及MU等,未来可能向域控制器为主的大脑开发第三方人形机器人供应商转变[3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