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微公司[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2024年基本面情况:预计收入约90.65亿元,同比增长44.73%;刻蚀设备销售金额约72.76亿元,同比增长55%左右;研发费用约24.5亿元,增幅达94.13%;归母净利润在15亿 - 17亿元之间,同比减少16%至4.81%;扣非净利润在12.8亿 - 14.3亿元之间,同比增速在7.43%至20%之间[2][4] - 2025年设备和产品布局及研发方向:布局刻蚀设备、薄膜沉积、泛半导体领域的大平板、MOCVD以及量测等;二十多种设备处于研发管线中,计划2025年推向市场,部分获批量订单;研发投入比例大致为4:2 [5] - 政策变化影响:2024年下半年起客户对国产设备接受度提升,地缘政治加速国产替代,美国限制促使公司更紧迫应对市场需求 [6][8] - 客户结构变化:存储类客户收入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预计单一或三家主要客户占比过高情况改善,更趋平均 [6][9] - 增量贡献:主要来自先进逻辑和存储领域,先进工艺端突破有望带动更广泛发展 [10] - 零部件供应链:2023年起进行零部件去美化,去年底完成100%非美化;平衡供应商结构,从海外为主转向扶持国内供应商;计划找2 - 3家替代方案,使供应链更均衡 [12] - CVD和薄膜设备领域增长预期:2025年推出面向先进逻辑和DRAM客户新产品,品种从三款增加到六至八款,预计市场显著增长 [6][14][15] - ALD设备订单与收入预期:2024年及2025年市场前景乐观 [16] - 逻辑芯片领域增长机会:2024年资源重心在存储客户,逻辑客户投入大但未爆发增长;2025年关注先进制程,解决关键问题,成熟制程影响较小 [17][18] - 2025年订单展望:订单能见度不高,但公司内部体感不比2024年更悲观 [20] - 2025年盈利能力预期:边际上好于2024年,2024年新产品、毛利率磨合等压力大,2025年各方面应改善 [22] - 2025年研发投入规划:需匹配全年实际情况,表现好加大力度,表现中性减少扩张速度 [22] - 量检测新品规划:2025年可能有实验室demo,2026年达成熟完备状态 [23] - 量检测设备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从瑞丽光学检测转向电子束检测,自主研发,从海外招募近十人团队,项目推进顺利,订单转化收入有保证 [25] - 产品品类拓展计划:未来2 - 3年完成金属类薄膜全面覆盖,涉及清洗、抛光、镀铜等环节但不大量投入 [26] - 激励政策:每年给全体员工提供股权激励,定期执行,减持按计划进行 [27] - 订单构成:先进制程订单比例接近80%,反映高端市场显著份额 [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薄膜沉积领域2024年取得批量订单,交付超100台设备,预计2026年显著增长 [7] - 目前供应链无短缺或“卡脖子”情况,与全球供应商保持多元化结构确保安全可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