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萤石网络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转型与渠道拓展 - 2024年开始推动新零售店转型,2025年继续推进,以平衡线上线下渠道,应对经销商渠道压力[2][4] - 国际市场重点建设欧洲KA渠道,引入多种智能家居产品,计划探索更多创新型产品[2][4] 2. 产品线发展状况 - 摄像头是现金流业务,受运营商影响增速放缓,但仍占重要地位[2][5] - 智能入户设备预计2025年成为第二条现金流业务,公司将加大对其利润考核权重[2][3][5] 3. AI技术应用 - 采用矩阵式研发,通过蓝海大模型端云协同,将AI功能分层应用于产品和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并控制成本[2][4] - 以视频视觉为核心优势,扩展至物联网场景,积累专业数据提升空间智能化水平,提供高阶AI解决方案[2][7] - 更新AI策略为“二加五加二”,垂直一体化模式提升视频视觉和AI交互竞争力[2][8] 4. 市场竞争策略 - 以视频和视觉为核心技术,结合AI交互,开放物联网云平台接入生态产品,学习华为和小米营销能力[8][9] - 云服务在B端市场发展速度快于海康威视EDG,提供全站开放的PaaS平台,覆盖更多场景[15] 5. 云业务发展 - 云业务增速迅猛,增长逻辑主要体现在订阅模式上,2024年B端收入增速超C端,占比更高[12] - C端增值服务与硬件强耦合,AI应用推动C端增值服务,B端全站开放PaaS平台推动数字化转型[2][12][13] 6. 智能服务机器人规划 - 业务涵盖C端和B端市场,C端占比相对较大但仍处于孵化阶段,B端推出商用新产品BS One[9] - BS One是业内唯一采用ETS全视觉感知系统的商业机器人,与海康威视渠道协同推广B端市场[11] 7. 其他业务情况 - 发布一款手表,未来继续探索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推出更多具备AI交互功能的产品[8] - 物联网卡配合4G流量以及萤石云服务增速不错,但规模未达特别大程度,云存储比例下降但仍占较大比重[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存储芯片价格下降,2024年成本红利相比2023年有所减弱,公司通过采购和存货管理平衡成本,但受大周期影响[18] 2. 短期内利润改善不明显,受整体供应链大周期影响[19] 3. 采用自研模型与第三方模型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自研集中在视频视觉和垂直互联场景,第三方模型偏向半通用型[17] 4. 超低功耗芯片是核心项目,适用于电池类产品,公司还有其他技术定制需求的原材料,与供应商深度联合研发[22] 5. 摄像头价格下降因平台补贴,公司不提倡价格战,根据不同国家地区调整产品布局策略[25]
萤石网络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