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基本情况与布局:公司在港股和A股同时上市,主要业务为投资建设运营核电站及销售电力,已形成核电运维、工程建设等专业化能力,在运和在建机组总装机容量占全国核电约45%,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辽宁等地,浙江和贵州项目由集团委托管理,未来将继续注入相关业务[3][4] - 2024年经营表现:上网电量同比增长6.13%,利用小时数达7,710小时,得益于新机投产和大修减少,财务业绩预计三月下旬公布[3][5] - 项目进展:宁德六号机组完成调试即将开工;苍南三号进行FCD准备工作,贵州项目预计今年三季度进入FCD阶段;惠州三四号23年底获批,苍南三四号24年下半年获批[3][6][7] - 市场化交易定价:广东年度市场交易均价0.391元/度,签约321亿度;广西防城港均价0.34元/度,签约100多亿度;辽宁六台机组总上网471亿度,签约324亿度;福建宁德市场交易330亿度[3][8] - 电价影响:2025年广东和广西电价影响大,辽宁和福建影响小;广西长协电价降约6分钱,售电收入减约6亿;广东市场均价0.39元/度,最终结算约0.36元/度[3][10][13] - 铀价格影响:铀价长期看涨但短期不快速上涨,公司通过长期供应协议锁定成本,确保供应稳定[3][14] - 市场化趋势:核电市场化比例将逐步增加,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推进中,南方区域预计2025年底试运行[3][17] - 国家规划与核准:国家计划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占比达10%,今年预计批准8台左右机组,公司将沿海及内陆项目纳入上市公司[3][21] - 分红影响:电价下降对分红影响不大,新投产机组可部分抵消降价影响,但分红增长幅度可能减少[3][22] - 盈利稳定性:尽管有负面因素,但新投产项目和集团电站注入将维持整体盈利稳定性[27] - 核发电竞争量:核发电竞争量占比不高,各省政策保障核发多发满发,竞争量能得到保障[28] - 电力消纳顺序:核电在国内电力消纳顺序中位于火电之前,稳定性使其能在其他电源受限提供可靠供电[29] - 长期购电协议:国内主要通过年度长协交易锁定大用户和价格,国家鼓励多年长期交易[30] - 核电建设与资产负债率:未来核电建设主要由上市公司承担,上市公司负债率相对较低有提升空间[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广西防城港项目持股比例约36%[15] - 国家出台新能源全面入市文件提出多退少补概念,长期看核电电价将逐步市场化且利好多于利空[20] - 各省新能源装机和政策不同,火电成本短期内对整体电价影响大,核电需保持合理利润率[23][24] - 煤炭价格下降降幅有限,不会显著拉低整体新能源定价机制[25] - 核电竞争力提升至10%以上主要为实现双碳目标,涉及国家规划,市场化运作非决定因素[26]
中国广核2025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