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urora Innovation(AUR)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费用(含股份支付)总计1.99亿美元,不含股份支付为1.64亿美元,其中研发费用(不含股份支付)为1.42亿美元,包含71.4万美元试点收入,2024年试点收入280万美元,同比增长59%,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不含股份支付)为2200万美元 [42][43] - 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运营现金使用量分别约为1.42亿美元和6.11亿美元,资本支出分别为800万美元和3400万美元,低于外部沟通目标 [44] - 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表强劲,现金和短期投资超12亿美元,预计流动性支持商业发射并维持运营至2026年下半年,2025年季度现金使用量预计在1.75 - 1.85亿美元之间 [45] - 2025年公司预计收入为中个位数百万美元,随着业务推进逐步增长,商业发射时开始确认收入,包括无人驾驶收入和试点收入 [46][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1月底,达拉斯 - 休斯顿发射车道安全案例完成度ARM达99%,高于10月底的97%,得益于多项软件声明的完成 [16] - 第四季度除前两周外,88%的负载达到100% API,多周超过商业发射预估的90%,公司预计商业发射时该指标达约90% [24] - 累计至今,公司在车辆操作员监督下为试点客户自主交付超9500个负载,行驶超260万商业英里,准点率近100% [3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4月在达拉斯和休斯顿之间推出首批无人驾驶卡车运输客户货物,采用循序渐进策略,先从1辆开始,逐步增加到10辆,年底达数十辆 [15][25] -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扩展产品能力,包括夜间驾驶和雨天条件,开始车道扩展战略,在沃思堡到埃尔帕索车道开展无人驾驶运营,并延伸至凤凰城 [26] - 公司与沃尔沃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合作,第四季度与DHL供应链启动试点运营,使用极光驱动的沃尔沃VNL自动驾驶卡车,在达拉斯到休斯顿和沃思堡到埃尔帕索两条车道运输DHL货物 [29][30] - 公司与NVIDIA和大陆集团达成三方合作,NVIDIA的DRIVE Thor系统级芯片将集成到大陆集团计划2027年开始量产的极光驱动硬件套件中,2025年上半年将提供生产样品用于测试 [35] - 公司认为自身在自动驾驶卡车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专注安全的战略、技术进步、财务纪律和合作伙伴关系使其脱颖而出,行业监管环境有利,美国联邦政府已允许无人驾驶部署,多数州允许部署自动驾驶卡车 [10][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和2025年初是公司重要时期,接近商业发射的高潮,公司处于运输新时代的黎明,有望重塑货运未来 [9] - 公司对2025年充满信心,认为这将是决定性的一年,随着商业发射的开始,公司将实现使命,团队更加专注和充满活力 [40][41] - 行业监管环境有利,新总统政府对创新、安全和自动驾驶车辆全国框架的热情可能进一步支持无人驾驶部署的有利监管环境 [13] 其他重要信息 - 极光驱动的卡车已实现行业领先的燃油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5%,与客户深入合作后,有望将燃油使用和排放降低32% [27][28] - 公司继续推进第二代商业硬件套件,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预计带来性能提升并降低硬件成本,第四季度已从合同制造商收到8个样品并集成到第一辆车进行测试 [38][3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对车道扩展和硬件成本降低的信心及相关细节 - 公司对车道扩展非常乐观,美国高速公路网络自相似性高,若能在一处行驶,就能在其他地方行驶,新车道扩展将更容易,后续工作相对较少 [53][55] - 硬件方面,公司先推出第一代商业硬件,可生产少量产品,与Fabrinet合作支持中级扩展,与大陆集团合作实现汽车级规模生产,随着生产规模扩大,成本将下降,有信心通过大陆集团硬件实现健康利润率 [57][60][61] 问题2: 英伟达合作中硬件的专有性 - 英伟达的系统级芯片是现成产品,但公司和大陆集团在将其集成到系统中,以及在可制造性、可靠性、规模和性能要求等方面带来独特价值,使用方式和创造的价值具有独特性 [65][66] 问题3: 详细解释“先慢后快”的商业化策略,以及如何看待2025年第三、四季度运营卡车数量,是否有4月商业负载和累计里程目标 - “先慢后快”策略是为确保能让利益相关者参与技术变革过程,符合当地利益相关者和监管机构的预期,逐步建立对公司方法和合作性质的信心 [74][76] - 公司更关注展示商业无人驾驶产品的价值,扩展运营技术领域,如夜间、雨天和新车道,而非绝对行驶里程,希望先有优质产品,里程自然会增加,同时避免在等待第二代硬件时过度使用第一代硬件 [77][78] 问题4: 2025年资本支出的具体情况及建模思路 - 预计资本支出不会大幅增加,运营支出会因新硬件等项目有轻微增加,两者增加幅度都较小,1.75 - 1.85亿美元季度现金使用量中,剩余部分为资本支出 [81][82] 问题5: 4月商业发射前还需完成的工作 - 只需完成少量收尾工作,安全案例完成度ARM达99%,API接近发射标准,公司对进展感到满意 [87][88] 问题6: 何时开始看到业务真正增长,2026年是否会有显著提升 - 2026年将是业务指标有显著变化的一年,确认产品可靠并继续拓展车道后,运营卡车数量和行驶里程将大幅增加,行驶里程增加不仅基于卡车数量,还基于利用率提升,公司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正毛利 [90][91][92] 问题7: 何时开始向第三方客户交付卡车 - 最晚在大陆集团生产硬件套件时,将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的生产线安装直接交付给客户,在此之前可能有针对特定客户和用例的交付,预计2027年将大量向客户交付 [97][98] 问题8: 如何评判4月发射及后续几个月的成功 - 到年底若有无人驾驶卡车在路上行驶,将证明技术可行;年底将获得产品可扩展的强烈信号;还将首次体验到能实现初步盈利的硬件 [102][103][104] 问题9: 如何描述竞争格局 - 公司认为自身领先于竞争对手且优势在扩大,美国货运市场规模达万亿美元,公司有机会为自己和客户赢得很大份额 [107][108] 问题10: 2025年成本降低计划中除Fabrinet和大陆集团合作外的其他关键变量 - 公司业务成本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硬件成本及折旧、现场支持成本、远程支持成本和车辆保险成本,在硬件方面,从内部制造到合同制造商再到大陆集团,硬件可靠性将提高;远程支持方面,2025年操作员与卡车比例将优于10:1;保险方面,随着安全性能提升和损失降低,保险定价将改善 [110][111][113] 问题11: 奥罗拉能否采用新的训练技术及降低AI训练成本的方法 - 公司认为数据质量比数量重要,一直注重获取高质量数据以满足需求,同时也在关注大型模型的其他有趣元素以增强现有业务 [116][118] 问题12: 2026年实现正毛利的其他因素,以及商业合同定价趋势、投入成本和运营进展 - 成本方面,除已提及因素外,终端运营效率很重要,公司通过三年试点运营积累经验,有信心降低终端运营成本;收入方面,产品质量越高,定价潜力越大,公司预计产品更安全、更省油、更可靠,定价能力较强 [120][123] 问题13: 解释股东信中提到的FMCSA裁决及应对措施 - FMCSA拒绝了公司关于允许卡车上安装闪烁灯的请愿,公司认为该决定错误,正推动联邦政府重新评估,新政府有可能改变这一决定,该拒绝不影响公司商业发射,公司有运营和技术手段来合规运营 [127][128][129] 问题14: 是否与监管机构就新政府下更广泛的监管进行对话,以进入当前受限市场 - 公司认为最大的推动因素是在其他州展示技术价值,促进经济增长和道路安全,其他州可能会效仿;同时预计新联邦政府可能推动全国性标准,交通部长杜菲曾提及自动驾驶车辆的重要性和全国框架的价值 [134][135] 问题15: 向单操作员转变的进展,以及到2025年底的变化情况 - 2025年底重要的是实现无车辆操作员,测试将继续采用单操作员和双操作员混合模式,重点是根据任务确保安全和运营效率,公司内部不跟踪单操作员任务的百分比 [139] 问题16: 年底增加到数十辆卡车的上限,以及悲观和乐观情况下的情况 - 公司目前没有更多信息分享,建议关注收入的逐步增长,公司早期专注于执行,随着更多车道的推出,对卡车的需求将很高,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满足需求 [142]